跳转到内容

用户:HNlander/2019-04-11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您觉得我抬杠,我丝毫不介意。如果我是要斗争,我倒是羡慕拉帮结派的那种,至少我不会喉咙干哑;我也不会遇到争议就神隐,搞得我好像某些政治人物一样。
小的才疏学浅,不得不长篇大论,还请原谅。
1. 关注度问题需要“有效介绍”“可靠来源”“独立于主题实体”,还需要满足“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之类的社群共识。
首先,不是每一次解放军跨越什么东西,就能写个条目的,不然维基百科早就应该充斥着200X年解放军穿越宫古海峡事件等云者。解放军穿越巴士海峡、宫古海峡等等条目如果真要写,还真是有大量新闻报道评论可以写作,还有美国、日本的回应、拍照档案等等,且有首次通过什么海峡、首次通过第一岛链等等等的意义云者。但是维基百科不是这些琐碎新闻动态的收集地,而且后续的学术研究更有可能研究“解放军穿越岛链活动”而非“解放军第一次穿越岛链某海峡”这种单一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我不认为此次事件采取了学术界的可靠来源,而且我认为学术界甚少关注连续事件中的孤立事件并为之长篇大论,但是诸位可以以此写作满足学术界可靠来源的关注度。
其次在谈论新闻组织的可靠来源时,“混有较多评论的报道不应视为新闻报道,其可靠性需单独讨论”,且说明“由外部作者撰写的评论文章,是作者观点的可靠一手来源,但不能作为事实的可靠来源”。

a) 我认为,此处的外部作者和新闻组织包括台湾的政府新闻发布机构,其对事件作出的评价只能代表自身立场和观测,这就像印度军方指责中国在边界使用无人机一样,维基百科不应当预判其正确与否。以此为依据作为再评论的文章,其可靠性需要进行讨论。

b) “混有较多评论的报道”的可靠性需要单独讨论。首先,社评多数情况下不应该作为来源;其次新闻事实陈述里面的评论,我认为也不应该作为对事实描述的来源;第三点,评论太多的文章往往缺乏“有效介绍”。如同文章引述的大量文章里面,大多仅仅指某年某月某时跨越海峡中线,引起台湾方面某某反应等等,过于简略,对事件具体情况语焉不详,称不上“有效介绍”,且这些事实从内容到来源高度重复。

在讲事件引起“台湾方面某某反应”时,更像是在以事件为引子介绍“台湾方面某某的反应”,而对于事件本身则一笔带过。如果如此浅薄的关联性就能凸显这些评论对于条目本身的重要性,那么大陆社会大小事项的条目里面都应该有王思聪的评论才对,在某次灾害的描述里面,应该把所有明星的祈祷及其内容一一列上去。事实上,我觉得除非媒体在介绍这件事情的时候提到王思聪的评论或者明星的哀悼,否则百科没有必要把所有人的评论记录在案,而不是看到王思聪对此事的意见就加上去。这篇文章大量引述有的没的观点以及回应,反而不利于事实陈述。

并非是不允许跟进新闻报道,但是如今的新闻媒体报道,仍属于琐事性质,除非有概括性、回顾性的报道或者文献去针对这次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去进行全方位的梳理。概括性、回顾性的报道也可以证明此次事件本身不是琐事且具有独立关注度。

c) 此外,虽然说大部分报道的新闻机构属于“独立于主题实体”,但是其多为依据“主题实体”的描述转述而未加独自求证时,这不构成多方来源。如果不能认清这一点,则会造成循“真消息的转引多,因而转引多的消息为真”的逻辑谬误,维基百科不应当作出如此的判断,而且逻辑自相矛盾违反内容方针,逻辑谬误不止有实质内容的错误,其论证逻辑也很关键。文章中多处“为了”等词汇所使用的逻辑,疑似造成相关蕴含因果后此故因此的逻辑谬误,而且在这件事情上论证因果逻辑很荒谬,因为你其实并不是中南海的蛔虫,你怎么知道军方是怎么想的?这样,来源的可靠性再次受到质疑。

d) 在可靠的来源论及如何评估来源时,谈到:“若是二次文献,那么该文献的作者是否有引用多个分别独立的一次文献?”这个条目的一次文献在哪里呢?台湾行政部门,而且诸多媒体少有写引用出处。我觉得我去质疑其来源可靠性,没有什么问题。

综上,大量可靠来源缺乏有效介绍造成琐事记录过多,进行介绍的来源可靠性方面存在疑问且难以独立于事件主体。加之当前事件名称存在歧义(见后文),名称未见于诸报端或者学术讨论中,我无法做出其符合关注度的判断。

2. 内容不稳定——阁下已经提到了一点,即后续新闻跟进。但是另一点和时间歧义有关,如果2019年不止一次“越线”事件,而条目只关注此次事件,则又会造成不合理的比重,再次损毁条目的中立性。我不认为内容有潜在机会大幅度变更的条目属于内容稳定类型。
3. 至于台湾立场明显,
第一点,我从来没有说过“大陆方面官方未发表观点”的话语,我只是提醒诸位,事件的介绍和描述未经多方证实,因此我认为应当归属潜在偏见。而且正是如阁下所言,“大陆方面官方未发表观点”,这个条目关于事实的描述更显得片面,而将片面的言论不加归属地放大,我认为是违反中立的观点的。我明白,即便我是一个认定其描述事实完全错误的人,我也应当为“敌人”写文章——但是,我“不用声称任何事,只用写道‘某某人认为____________,从而____________’”。那对于抱有事先认定事实为正确的相反偏见的人何尝不是如此呢?
其次,如同我一开始指出的,“越线事件”标题本身就带有地域中心成分,请问是哪一根线?如果阁下对台湾不够关注或者了解,真的确定不是跨越中印边界线,而能笃定是台海中线?中国大陆诸媒体在描述事件的时候,均采取引号“越线”的形式,以特指事件,并且在内文写明“台海中线”,指出台海中线不被承认[1]。为什么?我认为,一是“越线”的歧义过多,二是从中国大陆的角度而言,“台海中线”不存在,且更非国境线,而何来越线之说?以地域观点来定义事件名称,如同使用排我纳匪案等称谓时,请谨慎。此外,通过Google搜索维基百科以外的关于该条目标题时,称为越线的多为台湾媒体,其余媒体多数称为“中线”或者“海峡中线”。鉴于其命名不易于识别带有多重歧义(还有我指出的时间歧义),我不认为这篇条目的标题符合命名常规;而且我对“越线”一词使用表示不满,这一词语有暗示台海中线不可逾越之嫌疑,而这是典型的台湾立场。
再者,条目多次呈现不合理的比重。例如首段将中美台三方观点罗列,但实际上美国并非事件的参与者,如果要论及评论者亦不止美国一方。再例如,即便如同阁下所言缺少大陆的来源和回应,但是说明“大陆方面没有回应”这一事实也并非不可以做的。再例如,“此次事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战斗机自2011年后首次越过台湾海峡中线,也被认为是自1999年后首度有意地越过台湾海峡中线,同时这被视为[谁?]21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越过台湾海峡中线行为”——请问阁下“严重”一词是在讲好事的时候用的,还是在讲坏事的时候说的?即便是当作坏事来讲,有没有给讲好处的任何机会呢?此处论述不平衡、比重不合理。再例如,“同时,台湾持续增加防空战力”的后续描述因其比例不当,并不中立,已经有人指出。再例如,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媒体前面加上“官方背景”的头衔,为什么不再台湾媒体头上加上蓝绿?这种论述比例的不平衡不是在暗示什么吗?暗示环球时报代表官方发声?再例如,“美国对于中华民国政治决策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力”,这话说得对大陆就没影响力了一样,而且似乎在暗示美国和RoC是一伙的,后面的描述讲的也文不对题,评论过多。
最后,文章的背景描述有预置因果的嫌疑,我对于这种公然预设立场的行为表示强烈愤慨和谴责!“而这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越线事件,便被认为是经过计划、为了震摄台湾独立运动人士的武吓行动,而非偶发的行为。”“中华战略前瞻协会研究员揭仲便指出,中国大陆显然是针对美国近期的动作,以及为了对台湾施压,才会打破长期的默契。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国安组召集人林郁方也认为此次事件是中国大陆对美国的试探与警告。中国人民解放军专家亓乐义则认为此次越线时间的政治意涵大于军事意涵。”这样根本不算是背景描述,而已经开始谈论因果了!把后续的评论内容提前到事件描述之前,让人提前代入了一种因果判断,再去阅读事件,而不是让读者通过事实自己判断,这样所描述的内容哪里还是背景资料?不就是编者的暗示和所指吗?
4. 作者对于内容的引用不当,我也是很服气的,而且似乎还有很多借口,具体不当原因参见关注度问题谈论可靠来源,以下仅限举例。

a) 前文所陈述之环球时报例子已经有了很大修正,但是不归属人称的现象广泛存在,“被”字句大量使用导致大量描述实际上还是因为缺乏说话人物语焉不详。

b) “台湾军机被迫放弃到海峡中线以西活动”,“被迫”一词语焉不详,按照原文[2][3]意思是美国方面压力,此处按照上下文易误解为大陆方面压力。

c) “在1个小时内,中华民国外交部于第一时间通知区域内理念相近的伙伴国家”——来源文章[4]未见“1个小时内”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