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牛顿旋转轨道定理/档案1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准确性有待提高

一些引用文献的作者姓名拼写有错误,条目作者应该亲自验证一下为好。例如Fazal Mahomed的名字开始拼错了,其它人名可能也有类似问题--海牛 (留言) 2010年8月15日 (日) 02:28 (UTC)

我已仔细检查了资料来源,Fazal Mahomed名字的确正确。他的个人网页为[1]。能否更详细叙述问题为何?谢谢!--老陈 (留言) 2010年8月15日 (日) 05:01 (UTC)
之前您写的是fasal,见[2],已修正。另外有些first name是缩写,有些是全写,是否可以统一一下?抱歉这一块我认识的人比较少,就不一一校对了。--海牛 (留言) 2010年8月15日 (日) 05:17 (UTC)
我试著尽量找到每一位人士的第一名字。实在找不到(大概是物理系研究生,在网路上没有置入很多资料。),就只好用缩写了。--老陈 (留言) 2010年8月15日 (日) 06:18 (UTC)

关于历史背景的第一段

过去几千年来,天文学家有系统地观测天空中的星体运动。各种各样的恒星规律地绕动,永远保持相对位置不变。可是,有一些星体被观测到漫游于这些恒星背景的前方。大多数这种星体称为行星,希腊文“πλανήτοι” (拉丁化:planētoi),意思是“漫游者”。虽然它们通常沿著一条路径朝著同样方向从天空的这一端移动到那一端(请参阅条目黄道)。单独行星有时候会短暂地逆转其移动方向,显示出逆行运动。

由于中文非拉丁语系,故我认为不需要再如英文条目特别述及希腊文的行星的意思,中文的行星本身即有适合的定义。否则又有希腊原文,又附上拉丁化文字,破坏了整个版面的阅读节奏。本段文字我建议的译文为:

过去几千年来,天文学家有系统地观测天空中的星体运动,发现各种各样的恒星有规律地绕行,相对位置永远保持不变。可是,也有一些星体被观测到“漫游”于这些以恒星为背景的前方,其轨迹难以捉摸,大多数这种星体被称为行星。虽然它们通常沿著一条路径循著同样方向从天空的这一端移动到那一端(请参阅黄道),但是某些独特的行星有时候会短暂地逆转其移动方向,显示出逆行运动

行星搭乘于旋转中的圆圈……

将carried翻译成“搭载”,实在很不符合中文习惯。译者应该将原文消化后,再以译文读者易懂的方式表达,而不该逐字照翻。关于此部份,我建议的译文是:

为了描述这种忽前忽后的运动,阿波罗尼奥斯(西元前262年–前190年)提出均轮与本轮(deferent and epicycle)的概念。按照这概念,行星的本身绕行的轨迹为一个圆圈,而这个圆圈又循著另一个圆圈的轨迹绕行;如此这般一个搭著一个,就像儿童乐园里的咖啡杯游戏一般。

-- Marcus Hsu  talk  2010年9月20日 (一) 10:00 (UTC)

多谢关注!这样行吗?
过去几千年来,天文学家有系统地观测天空中的星体运动,发现各种各样的恒星有规律地绕行,相对位置永远保持不变。可是,也有一些星体被观测到“漫游”于这些以恒星为背景的前方,其轨迹比较难以捉摸,大多数这种星体被称为行星。虽然它们通常沿著一条路径循著同样方向从天空的这一端移动到那一端(请参阅黄道),但是某些独特的行星有时候会短暂地逆转其移动方向,显示出逆行运动
为了描述这种忽前忽后的运动,阿波罗尼奥斯(西元前262年–前190年)提出均轮与本轮(deferent and epicycle)的概念。按照这概念,行星的本身绕行的轨迹为一个圆圈,而这个圆圈的圆心又循著另一个圆圈的轨迹绕行;如此这般一个搭著一个,就像儿童乐园里的咖啡杯游戏一样。
--老陈 (留言) 2010年9月21日 (二) 00:46 (UTC)
咦?好像与在下所建议的没差别啊?-- Marcus Hsu  talk  2010年9月22日 (三) 03:03 (UTC)
粗体显示不同之处。--老陈 (留言) 2010年9月22日 (三) 03:38 (UTC)

优良条目候选

以下内容移动自Wikipedia:优良条目候选最后修订版本

牛顿旋转轨道定理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经典力学--物理,提名人:老陈 (留言)

  • (+)支持:提名人票。这篇文章专门探讨物理大师艾萨克·牛顿在他的旷世钜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发表的一个定理及其应用与延伸。由于相关理论不甚艰深,很适合一般读者启发性阅读。在翻译这篇文章时,我特别将所有涉及概念都详细地描述与解释,尽可能以浅易的方程式来辅助分析证明,加上超炫动画,希望能使整篇文章明晰顺畅、易读易懂。敬请大家批评指教,给予宝贵意见,并且惠赐支持票,谢谢!——老陈 (留言) 2010年9月16日 (四) 04:48 (UTC)
  • (+)支持图文并茂,参考文献比英文版多3个,不过同项参考好像少了一点(现在流行的2010年新标准只审脚注与参考来源...)。--安可 留言請按此请来启动质量提升讨论)发表于 2010年9月16日 (四) 06:56 (UTC)
(:)回应,按照英文版,已经补足了缺少的同项参考。--老陈 (留言) 2010年9月18日 (六) 05:39 (UTC)
(!)意见:什么禁忌?写给维基中文使用者看的条目,如果解释内文的注脚不是中文而看不懂的话究竟有何意义?—Ai6z83xl3g (留言) 2010年9月17日 (五) 13:44 (UTC)
内文注脚若是原文的参考文献,绝不能同意书名翻成中文,翻译过来的中文书名不等同于发行于华文市场的使用书名,原写作者参考的也不是中文书,势将有违查证方针。— WiDE 怀德  留言  2010年9月21日 (二) 02:19 (UTC)
  • (+)支持,这是内文参考,不是内文注释,参考保留原文有助于查找,否则将很难办(当然,我不反对在保留原文的同时把论文和书籍的名称翻译成中文,但一般不需这样做)。建议把参考文献和参考书目合并或采用哈佛式引用,因为参考文献中很多是对下面参考书目中的引用,例如Chandrasekhar, p. 183.,读者(比如我)第一眼看上去可能找不到这个Chandrasekhar指的是哪本书。--迷走SuiDreamBCS Championship! Go Gators! 2010年9月17日 (五) 15:37 (UTC)
(:)回应,谢谢建议!已经改为哈佛式引用。--老陈 (留言) 2010年9月18日 (六) 23:47 (UTC)
(:)回应,请参阅条目OggGIF。简略而言,Ogg适合处理高品质数位媒体;GIF是一种常见的图形档案格式,可是功能比较薄弱。--老陈 (留言) 2010年9月18日 (六) 04:30 (UTC)
(:)回应,某一词句在英文书里的页面数,跟经过翻译后在中文译本里的页面数,可能不一样。国外很难找到这类翻译书!--老陈 (留言) 2010年9月19日 (日) 22:42 (UTC)
  • (!)意见:(1)所有标点符号请用全形,包括括弧号(WP:MOS)。(2)已有通用中译名称的名词不需再加注外文,就算是未成立的中文条目亦是。(3)有些细微修辞还需修正。譬如,“牛顿提议,任意两个物体彼此之间交互作用的重力是一种连心力,大小与这两个物体各自的质量乘积成正比……”、“牛顿建议,行星绕著太阳的公转轨道大约为椭圆形,因为太阳的重力是主掌的作用力,……”在这些句子中,使用“提议”、“建议”都是不妥的中文措词。propose在这里可以翻成“主张”、“认为”、“假设”。-- Marcus Hsu  talk  2010年9月19日 (日) 14:39 (UTC)
(:)回应,(1)谢谢建议!已修改。
(2)或许读者对于这学术领域并不熟悉,他们可能不清楚某些术语或名词的意思。为了精准地表达出每一个重要术语或名词的意思,必须附加原文或英文条目名。这样,也可以便利读者在英文维基里找到相关资料。
(3)“主张”(to advocate, to claim)、“认为”(to be of the opinion that , to consider)、“假设”(to assume, to hypothesize),这些词语都跟原作的“propose”(建议,提出)的意思有些不同。谢谢您的意见!我已将这两句稍加修饰,请再检阅评论。--老陈 (留言) 2010年9月20日 (一) 06:52 (UTC)
(:)回应:翻成“提出”是很好的。但是善意提醒一下,虽说百科条目需要严谨,但是毕竟还不需严谨到如同官方或法律条文上必需在逐字翻译上如此精确。换句话说,中文维基并不需严谨到在翻译外文维基条目时做逐字对应,甚至还可以加入原文条目未提及的资料。许多维基人在翻译时就容易出现这种问题(有些原因是太倚重工具使然),甚至是连标点、断句、字句顺序都依照原文照翻,而忽略了中文在这些方面与外文有相当大的差别。-- Marcus Hsu  talk  2010年9月20日 (一) 10:16 (UTC)
移动完毕--木木 (发呆中) 2010年9月23日 (四) 11:14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