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SK L/45 38厘米舰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SK L/45 38厘米舰炮“Max”
装载于铁路发射平台上的“Max”
类型舰炮
铁道炮
原产地德意志帝国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1915年~1918年
使用方 德意志帝国海军
参与战争/冲突第一次世界大战
生产历史
研发日期1912~1914年
生产商克鲁伯
生产日期1914~1918年
制造数量8
基本规格
重量267.9吨
长度31.61公尺
枪管长度16.13公尺(45 倍径

炮弹分离装药式
口径38厘米(15英寸)
后膛水平滑动式
后坐力液压气动弹簧式
载具2 x 5车轴 +
2 x 4车轴转向架
射击仰角+0°至+18.5°(若固定则可达+55°)
回旋角度左右各2°(若固定则可360°)
射速每分钟2~3发
枪口初速每秒800~1040公尺
有效射程22,200米(24,278码)(列车载运时)
最大射程47,500米(51,947码)(固定炮座时)

SK L/45 38厘米舰炮“Max”[注 1],或昵称为“Langer Max”(直译为“长麦克斯”)是一款德国的长程舰炮,不过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以岸防炮或铁道炮的形式服役于德军。虽然原先设计为舰炮,但由于装备本炮的战舰建造时程被推迟,而且德军意识到这门炮的巨大口径将能在西线战场上发挥作用,因此便将本炮改装为陆基火炮。

第一批SK L/45 38厘米舰炮于1915年2月被装载于凡尔登的固定炮兵阵地内,然而由于本炮尺寸巨大,建造能承载其重量与后座力的水泥基座相当耗时,因此本炮稍后又被改装为铁道炮以增加机动性。本炮后来的衍生版本参与了1918年的春季攻势第二次马恩河战役

1918年10月16日,比利时军队在库克拉勒俘获一门SK L/45 38厘米炮;另有七门幸存的火炮于1921年至1922年间被销毁。

设计

移动中的SK L/45。弹药吊篮可见于主炮后方。

SK L/45 38厘米舰炮原先设计为巴伐利亚级战舰的主要武装,但稍后主要以陆基火炮的形式出现;本炮通常被部署在固定水泥炮座(Anschiessgerüst)或半活动式炮座(Bettungsgerüst)上,而不论是哪种炮座,建造时间都可能花上数周甚至数个月。[1]陆基版本的SK L/45有一项与海军舰炮相当显著的区别,那就是在炮耳前方设有一组巨大的折叠配重块,用以抵销炮膛的重量。虽然这种设计十分笨重,但要比加装可达同样效果的平衡器来得更简单。配重块在运输时会折叠起来以降低炮身高度。[2]

为了达到增强机动性与更易部署的目标,克鲁伯于1917年底以自萨克森号战舰符腾堡号战舰上卸下的舰炮为基础设计了一款铁路发射载台(Eisenbahn und Bettungsgerüst - E. u. B.)。这款载台可供火炮在铁路上的任何一个区段发射,也可暂时成为固定火力平台。E. u. B.使用了托架与滚动式后座力系统来吸收舰炮发射时的巨大后座力。[3]载台上的火炮仅可左右移动2°,若要射击超出此射界的目标,则整部列车都要跟著移动。火炮仅能在炮身完全水平的状况下进行装填,因此每射击一次均要重新瞄准。铁道射击的一项问题就是火炮最大仰角仅能上升至18° 30',超过此一高度,炮膛的后座行程便会与地面相撞,进而造成毁损;这导致列车载台上的火炮仅有22.2公里的最大射程。[4]本炮的运输列车后来也被使用在知名的巴黎炮上。部分舰炮也被编入位于占领区内的奥斯滕德的波美拉尼亚炮兵连与德国炮兵连中。

本炮的第一座陆基炮座采用水泥建造,费时数个月才完工。德军于1917年冬季至1918年初在西部战线上建造了许多炮座,以为即将到来的春季攻势做准备。自1918年5月起,德军开始以数量不详的金属托架(Bettung mit Eisenunterbau)取代部分水泥炮座以缩短建造时间。[5]金属托架包含一具中央旋转平台、主托架以及两具用于组装射击炮座所必须的构台起重机辅助滑轨,同时还有一组外环轨道用以运送弹药。中央旋转平台在其中一个轴心上设有滑轨。要将火炮安装于E. u. B.上仅需将火炮置于发射平台中央,抬起炮身,移除平板车厢,将平台90°水平旋转后再将炮身固定在平台上即可。[6]

弹药

380毫米炮弹。

当采用滚动炮架时,最后一节平板车厢后方会再加装一段平台以利炮膛后方的弹药车将炮弹运至填弹车上;填弹车接著会将炮弹载运至炮膛后方以利装填。在固定炮架的射击模式下,这段平台会被移除,弹药则会以吊篮自在外环轨道上的弹药车吊起,再装载至填弹车上。据估计将炮弹填入炮膛的作业就需要十二人才能完成。[7]依据德国海军弹药系统,本炮炮弹的弹药底火会被储存于一金属弹壳中,最先装填的引信则会包裹在一丝质袋子中。本炮最远的射击纪录是于1917年至1918年间在轰炸敦克尔克的行动中,由驻扎于法兰德斯的波美拉米亚炮兵连创下的,最远射程达44公里。[8]

澳洲军队与缴获的炮弹弹壳,1918年8月摄于许尼奥勒附近。
弹药种类(名称) 重量 装药重量 炮口初速 射程
弹底引信高爆弹  (Sprenggranate L/4.1 m. Bdz.) 750 kg (1,650 lb) 67 kg (148 lb) (HE) 800 m/s (2,600 ft/s) 34,200 m (37,400 yd)
风帽弹底引信高爆弹 (Sprenggranate L/5.4 m. Bdz. (mit Haube)) 743 kg (1,638 lb) 62 kg (137 lb) (HE) 800–890 m/s (2,600–2,900 ft/s) 38,700 m (42,300 yd)
榴霰弹 (Stschr L/3.4) 750 kg (1,650 lb) 6.7 kg (15 lb) (HE) unknown 22,600 m (24,700 yd)
风帽轻量化弹底引信高爆弹 (leichte Sprgr m. Bdz. u. Kz. (mit Haube)) 400 kg (880 lb) 31 kg (68 lb) (HE) 1,040 m/s (3,400 ft/s) 47,500 m (51,900 yd)
风帽高爆弹 (Sprenggranate L/4.4 (mit Haube)) 不详 不详 不详 55,000 m (60,000 yd)

作战历史

SK L/45 38厘米舰炮在西线战场上被用作重型攻城火炮,其中两门炮的第一轮齐射揭开了凡尔登战役前德军大轰炸的序幕。

仅有一门火炮被移交予陆军的第1015萨克森炮兵连(Sächsische Batterie)。该单位自1918年7月15日起从位于贝聚圣日耳曼的炮兵阵地发射了141发炮弹。[8]海军则仍拥有多数火炮,并以之为陆军提供岸轰支援。三门火炮参与了1918年的春季攻势,另有两门在第二次马恩河战役中对法军实施了猛烈的轰炸。[9]1918年11月间,比利时陆军在布鲁塞尔西边的一处火车站内发现了一门SK L/45 38厘米舰炮,但馀下的七门在停战协议生效前已被德军撤走。稍后于1921年至1922年间,馀下的七门火炮均被盟军联合军事控制委员会(Military Inter-Allied Commission of Control)销毁。[10]比利时军队将其俘获的火炮于1924年售予法国;该门炮于1940年法国投降时再次被德军俘虏,但没有迹证显示德军有在任何战役中使用该门炮。[11]其中一门炮在1918年8月18日的一场战斗中被澳洲军队俘虏;稍后在澳洲陆军上将约翰·莫纳什的授意下被移往亚眠安置。

注记

  1. ^ 德意志帝国海军的命名法则内,加注有“SK”(德语Schnelladekanone)字样的火炮表示其为速射炮,而“L/45”则表示炮管长度为45倍径,意即该炮管的长度是口径的45倍。

脚注

  1. ^ François, pp. 15-19
  2. ^ Miller, p. 516
  3. ^ Miller, pp. 514, 517
  4. ^ François, pp. 18-19
  5. ^ François, p. 19
  6. ^ Miller, p. 517
  7. ^ Miller, pp. 517–18
  8. ^ 8.0 8.1 François, p. 22
  9. ^ François, p. 14
  10. ^ François, pp. 20, 47
  11. ^ François, p. 21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