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亚尔王朝
齐亚尔王朝 زیاریان | |||||||||||||||
---|---|---|---|---|---|---|---|---|---|---|---|---|---|---|---|
公元930年—1090年 | |||||||||||||||
首都 | 伊斯法罕 (931年–935年) 雷伊 (935年–943年) 戈尔甘 (943年–1035年) 阿莫勒 (1035年-1090年)[1] | ||||||||||||||
常用语言 | 波斯语 吉拉基语 马赞德兰语 | ||||||||||||||
宗教 | 祆教 (930年–935年)[2] 伊斯兰教逊尼派 (935年–1090年) | ||||||||||||||
政府 | 君王制 | ||||||||||||||
国王 | |||||||||||||||
• 930年–935年 | 马尔达维季(建国者) | ||||||||||||||
• 1087年–1090年 | 吉兰沙,即吉兰国王的意思(末代君王) | ||||||||||||||
历史时期 | 中世纪 | ||||||||||||||
• 建立 | 公元930年 | ||||||||||||||
• 终结 | 1090年 | ||||||||||||||
|
历史系列条目 |
---|
伊朗历史 |
年代历史 伊朗主题 |
齐亚尔王朝(Ziyarids, 波斯语:زیاریان)是个伊朗人中的吉兰人所建立的王朝,在公元930年至1090年之间统治著塔巴里斯坦,国力极盛时,版图包含今日伊朗西部及北部大部分。
起源
王朝统治者是沙汉莎哈文德部落首领瓦尔登沙(Vardanshah)的后代,其起源可追溯到传说中的国王阿鲁什·法哈丹,他是吉兰的统治者,存在于伊朗列王纪中传奇国王凯·霍斯罗在位时期。[3]瓦尔登沙有个儿子名为齐亚尔 (Ziyar),他与吉兰国王Harusindan的姐妹联姻,生有一子,名叫马尔达维季。后来马尔达维季在一位吉兰军事领袖阿斯法·伊本·希鲁亚(Asfar ibn Shiruya)麾下效命,但他背叛后者,而把塔巴里斯坦征服,建立以他父亲为名的齐亚尔王朝。
历史
之后,马尔达维季开始大举扩张领土,杀死吉兰军事领袖阿斯法·伊本·希鲁亚,并占领伊朗几个重要城市,如哈马丹、迪纳瓦、卡尚、伊斯法罕、设拉子[4],以及原来由阿拔斯王朝所控制的阿瓦士。[5]马尔达维季进一步计划通过征服巴格达,和驱逐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来恢复萨珊王朝,但他在935年被谋杀。[5]马尔达维季死后,由担任将军的兄弟武什米尔加冕为新的齐亚尔王朝统治者,建都在雷伊 (伊朗)。
白益王朝统治者阿里·伊本·白益的兄弟之一哈桑·伊本·白益(Hasan ibn Buya)趁马尔达维季之死,从齐亚尔王朝手中取得伊斯法罕。萨曼王朝也想利用这个机会,但被武什米尔击败,武什米尔又将戈尔甘从萨曼人手中夺下。
然而,武什米尔很快决定接受萨曼王朝为其宗主国,并于公元936年把戈尔甘交给德莱木军事领袖马坎·伊本·卡吉。[6][7]然后回头对付哈桑·伊本·白益,在938年夺回伊斯法罕。在939或940年,萨曼王朝在呼罗珊的总督阿布·阿里·查加尼袭击戈尔甘;虽然武什米尔提供援助予马坎·伊本·卡吉,但戈尔甘在遭到长期围困后仍然沦陷。然后,阿布·阿里·查加尼与武什米尔在雷伊的战斗中,击败武什米尔,马坎·伊本·卡吉则阵亡。武什米尔逃到塔巴里斯坦,但他在萨里的总督,哈桑·伊本·发鲁詹(是马坎·伊本·卡吉的表亲),指责这位齐亚尔王朝统治者该为马坎·伊本·卡吉之死负责,而发动叛乱。武什米尔将他击败,但哈桑·伊本·发鲁詹说服萨曼王朝的阿布·阿里·查加尼入侵塔巴里斯坦。武什米尔被迫再次承认萨曼王朝为宗主国。哈桑·伊本·发鲁詹在940年夺下伊斯法罕,进一步加剧齐亚尔王朝的忧患。
当阿布·阿里·查加尼离开塔巴里斯坦前往呼罗珊时,武什米尔将雷伊夺回。然后在943年,雷伊被白益王朝的哈桑·伊本·白益占领,齐亚尔王朝从此永远失去这座城市。武什米尔返回塔巴里斯坦后,被先前占领戈尔甘的哈桑·伊本·发鲁詹击败。武什米尔逃往塔巴里斯坦东部山区的巴文德王朝,然后再逃到萨曼王朝努一世的宫廷。哈桑·伊本·发鲁詹与哈桑·伊本·白益结盟,但当阿布·阿里·查加尼于945年从白益王朝手中夺走雷伊时,哈桑·伊本·发鲁詹屈服于萨曼王朝的权威。武什米尔在在945年透过萨曼王朝的支持而攻占戈尔甘,但仍无法统治当地。直到947年,他才得以在庞大的萨曼王朝军队帮助下,从哈桑·伊本·白益手中夺下戈尔甘和塔巴里斯坦。
公元948年,哈桑·伊本·白益(自从白益王朝于945年进入巴格达以来,他一直使用Rukn al-Dawla (Pillar of the State,国之支柱)头衔)入侵塔巴里斯坦和戈尔甘,从武什米尔手中将此两地夺走。在哈桑·伊本·发鲁詹支持白益王朝的同时,武什米尔则依赖萨曼王朝盟友撑腰。塔巴里斯坦和戈尔甘易手数次,直到955年,在与萨曼王朝签订的条约中,哈桑·伊本·白益承诺让武什米尔保住塔里巴斯坦。但双方间的和平并未持续太久。958年,武什米尔短暂占领白益王朝哈桑·伊本·白益的首都雷伊。哈桑·伊本·白益随后反攻,于960年暂时占领戈尔甘,然后在962年短暂占领塔巴里斯坦和戈尔甘两地。他可能另外在966年也占领过塔巴里斯坦和戈尔甘,但为期不长。[8]
萨曼王朝军队抵达,预备联合武什米尔攻打白益王朝时,武什米尔却在在一次狩猎中受野猪攻击身亡。由长子比苏通继位。但萨曼王朝的军队偏好武什米尔另一儿子卡武斯,而与比苏通对抗。比苏通随后对哈桑·伊本·白益臣服,成为附庸,以换取白益王朝保护以对抗萨曼王朝,萨曼王朝的军队因此被迫撤回呼罗珊。公元971年,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穆提给予比苏通Zahir al-Dawla的称号。比苏通于977年去世,由其弟卡武斯继任。但卡武斯在980年被白益王朝统治者阿杜德·道莱驱逐,原因是他给予阿杜德·道莱敌对的兄弟法赫尔·道莱庇护。卡武斯在呼罗珊流亡期间,白益王朝在塔巴里斯坦统治已达17年。卡武斯在998年返回塔巴里斯坦,并重新确立齐亚尔王朝的统治权。然后他与当时控制呼罗珊加兹纳维德王朝统治者马哈茂德建立良好关系,但卡武斯仍拥有自己的独立主权。在卡武斯统治时期,他的王国对于学者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中世纪伟大科学家比鲁尼得到卡武斯的赞助。而在1000年左右将自己的年代记事作品比鲁尼的年代记事献给卡武斯,并在卡武斯的都城戈尔甘观测到当时的月食。[9]
由于卡武斯的暴烈统治方式,他在1012年被自己的军队推翻,由他儿子曼努齐尔继任,曼努齐尔迅速承认加兹纳维德王朝的宗主权,并迎娶统治者的女儿。曼努齐尔于1031年去世,由儿子阿努希尔凡·撒拉弗·马利继承,这继承人系由马哈茂德所挑选。从1032年到1040年,王位背后的真正掌权者为阿努希尔凡·撒拉弗·马利的亲戚Abu Kalijar ibn Vayhan。1035年,Abu Kalijar ibn Vayhan停止向加兹纳维德王朝呈献贡品,导致加兹纳维德人入侵塔巴里斯坦,并洗劫齐亚尔王朝都城阿莫勒。[1]Abu Kalijar ibn Vayhan知晓不向加兹纳维德人呈献贡品的后果之后,被迫继续呈贡。阿努希尔凡·撒拉弗·马利趁机将Abu Kalijar ibn Vayhan问罪下狱,而后得以重新掌权。在1041/1042年,当时呼罗珊地区的新主人 - 塞尔柱人入侵齐亚尔王朝,迫使阿努希尔凡·撒拉弗·马利接受塞尔柱帝国为的宗主国。
阿努希尔凡·撒拉弗·马利于1059年去世,他的堂兄弟凯卡武斯继位,他是波斯文学里面重要著作 -《卡武斯·纳马,英文译名为 Mirror of Princes》的那位出色作者。凯卡武斯于1087年去世,由他儿子吉兰沙继承。但吉兰沙的统治时间很短。1090年,哈桑·沙巴领导的什叶派尼扎里·伊斯玛仪政权入侵并征服他的领土,齐亚尔王朝从此结束。
艺术与建筑
齐亚尔王朝最著名的建筑作品之一是贡巴德·卡武斯高塔(英文译名“Dome of Qabus”,这座高塔也是卡武斯的陵寝)。这陵寝是最早的砖造纪念碑之一,陵寝上注有日期的铭文历经伊斯兰统治,仍能幸存。陵墓为用烧砖建造的巨大圆柱型建筑,顶上覆盖有圆锥形屋顶,由10个平面构成,直径17公尺,砖墙厚度3公尺[10]。从基座到塔尖的高度为49公尺。相传卡武斯的遗体被封在玻璃棺材中,棺材由铁链悬挂在塔内的圆顶内。
齐亚尔王朝统治者名单
- 马尔达维季(公元930年到935年)
- 武什姆吉尔(935年到967年)
- 比苏通(967年到977年)
- 卡武斯(977到981年)
- 白益王朝占领时期(977到997年)
- 卡武斯(997年到1012年)
- 曼努齐尔(1012到1031年)
- 阿努希尔凡·撒拉弗·马利(1030年到1050年)
- 凯卡武斯(1050年到1087年)
- 吉兰沙(1087年到1090年)
统治者族谱
瓦尔登沙 | |||||||||||||||||||||||||||||||||||||||||||||||
齐亚尔 | |||||||||||||||||||||||||||||||||||||||||||||||
马尔达维季 公元930年–935年 | 武什米尔 935年–967年 | ||||||||||||||||||||||||||||||||||||||||||||||
Farhad | 比苏通 967年–977年 | 卡武斯 977年–1012年 | Salar | Langar | |||||||||||||||||||||||||||||||||||||||||||
曼努齐尔 1012年–1031年 | Dara | Iskandar | |||||||||||||||||||||||||||||||||||||||||||||
阿努希尔凡·撒拉弗·马利 1030年–1050年 | 凯卡武斯 1050年–1087年 | ||||||||||||||||||||||||||||||||||||||||||||||
吉兰沙 1087年–1090年 | |||||||||||||||||||||||||||||||||||||||||||||||
另请参照
参考文献
- ^ 1.0 1.1 The Ghaznavids, C.E. Bosworth, History of Civilizations of Central Asia, Vol.IV, part 1, ed. M.S. Asimov, C.E. Bosworth,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1997), 107.
- ^ A. Christian Van Gorder, Christianity in Persia and the Status of Non-Muslims in Modern Iran, (Rowman & Littlefield, 2010), 81 n27.
- ^ Madelung 1975,第212页.
- ^ Madelung 1975,第213页.
- ^ 5.0 5.1 "Ziyarids", C.E. Bosworth, Encyclopaedia Iranica, (October 1, 201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Nazim (1987), pp. 164–165
- ^ Madelung (1975), p. 213
- ^ "The Minor Dynasties of Northern Iran", C.E. Bosworth,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Vol. 4, ed. W. Madelu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214.
- ^ "The Exact Sciences", E.S. Kennedy,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The period from the Arab invasion to the Saljuqs, Vol. 4, 394.
- ^ 存档副本. [2020-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8).
资料来源
- Bosworth, C. E. The Political and Dynastic History of the Iranian World (A.D. 1000–1217). Boyle, John Andrew (编).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Volume 5: The Saljuq and Mongol Perio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8: 1–202. ISBN 0-521-06936-X.
- Madelung, W. The Minor Dynasties of Northern Iran. Frye, Richard N. (编).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Volume 4: From the Arab Invasion to the Saljuq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198–249. ISBN 0-521-20093-8.
- Edmund Bosworth, C. ZIYARIDS. Encyclopaedia Iranica, Online Edition. [2020-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27).
- Nazim, M. 存档副本. Houtsma, Martijn Theodoor (编). E.J. Brill's first encyclopaedia of Islam, 1913–1936, Volume V: L–Moriscos. Leiden: BRILL: 164–165. 1987 [2021-09-01]. ISBN 90-04-08265-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1).
|article=
和|title=
只需其一 (帮助) - Busse, Heribert. Iran under the Būyids. Frye, Richard N. (编).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Volume 4: From the Arab Invasion to the Saljuq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250–304. ISBN 0-521-20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