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黑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亲潮
  黑潮

黑潮(日语:黒潮くろしお kuroshio),又称日本暖流,是太平洋洋流的一环,为全球第二大洋流,只居于墨西哥湾暖流之后。自菲律宾开始,穿过台湾东部海域,沿著日本往东北向流,在与亲潮相遇后汇入东向的北太平洋洋流。黑潮将来自热带的温暖海水带往寒冷的北极海域,将冰冷的极地海水温暖成适合生命生存的温度。黑潮得名于其较其他正常海水的颜色深,这是由于黑潮内所含的杂质和营养盐较少,阳光穿透过水的表面后,较少被反射回水面。黑潮的流速相当的快,可提供回流性鱼类一个快速便捷的路径,向北方前进,故黑潮流域中可捕捉到为数可观的回游性鱼类,及其他受这些鱼类所吸引过来觅食的大型鱼类。

黑潮流速约为100至200厘米每秒(39至79英寸每秒),厚度约在500—1,000米(1,600—3,300英尺),宽度约200多公里。于日本四国的潮岬外海测得海水流量达65,000,000立方米每秒(2.3×109立方英尺每秒),约是世界流量最大的亚马孙河流量之360倍。[1] 黑潮年平均水温约摄氏24至26 °C(75至79 °F),冬季约为摄氏18至24 °C(64至75 °F),夏季可达摄氏22至30 °C(72至86 °F)。黑潮也较邻近的黄海高7至10 °C(45至50 °F),冬季更可高出20 °C(68 °F)。 黑潮的主流并非沿著东亚大陆边缘流动,而是沿著东亚岛弧流动,因此,黑潮对岛弧的影响也较大陆显著。[2]黑潮的支流则延伸进入东亚大陆的边缘海,也对大陆区域造成一定影响。[3][4][5][6]

黑潮主流及支流

日本列岛近海海流
1. 黑潮 2.黑潮续流 3.黑潮再循环流 4.对马暖流 5.津轻暖流 6.宗谷暖流 7.亲潮 8.リマン(Liman)寒流

黑潮主流从与那国海峡进入东海后,钓鱼台附近分出一支,向西北流入浙江近海,称为台湾暖流。而黑潮主流沿东海深沟流向东北,在日本九州岛西南又分出一支,穿过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称为对马暖流。对马暖流又于济州岛南边分出一小支进入黄海,称为黄海暖流,也叫西朝鲜暖流[1][3]

黑潮主流

黑潮主流于北纬35度附近转向东流,另有一分支继续流向东北,与南下的亲潮寒流会合,形成西北太平洋渔场。[1]

台湾暖流

台湾暖流沿台湾海峡的槽状凹地北上,一直可达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口外,约北纬31度附近,洋流在中国舟山群岛附近与长江入海迳流所形成的沿岸流相汇,形成明显的锋面,当地人称为“流隔”,也因此形成台湾海峡最大的舟山渔场[1][7][8]

黄海暖流

黄海暖流大致沿东经124度北上,然后通过渤海海峡流入渤海。这支海海流呈现一个相对高温和高盐的水舌英语Nappe (water),从南黄海一直伸入到渤海,它对形势封闭的渤海有重要的影响。黄海暖流冬季较强,夏季较弱,甚至消失。由于黄海暖流的影响,中国的秦皇岛葫芦岛等地成为中国大陆北方著名的不冻港[1][3]

对马海流

通过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的暖流。[1][9]

黑潮的经济效益

黑潮海流可用作船只的航道,在顺潮流行驶时,可以节省时间和燃料。然而,逆流航行的船只将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燃料以弥补逆向水流的阻力。[10]

黑潮有利于许多渔业。黑潮从台湾东北部沿东海陆架斜坡向东北流动,携带竹䇲鱼鱼卵和幼鱼到日本南部和本州岛[11]这些幼鱼被捕获后,会以水产养殖到成年并收获。因此竹䇲鱼种群成为日本、韩国和台湾重要的渔业资源之一。[12]其他重要的渔业还包括绿青鳕沙丁鱼鳀鱼[13] 近年黑潮的变化及其变暖现象影响领航鲸的迁徙,影响相关收入来源的人们。[14]

黑潮海流与亲潮海流相遇,创造沿岸许多的渔业城市,但该地区仍处于从福岛第一核电厂事故的恢复过程。[15]311地震后的海啸淹没了日本 350公里的海岸线,在福岛第一核电厂事故中,释放放射性铯进入周围水域。当地水体严重影响,而且放射性受到黑潮和亲潮碰撞扩散,透过北太平洋洋流运送到整个北太平洋。[16] 事故地点半径 10 公里范围内没有渔获物,即使在该区域以外的渔获物也要接受检验,打击当地渔业,[17]甚至失去超过 90% 的船队,至今渔业产量也还没恢复事故前的捕捞水准。 [18]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1.3 1.4 1.5 郭瑞涛,陈政宏,<<地球科学概论>>,新学识文教出版中心,1994,页251~252
  2. ^ julia. 黑潮發電實測成功!平均功率獨步全球,讓非核家園不再是夢想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 2016-09-02 [2017-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4)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科技部科技大觀園 -- 海洋科學與技術:黑潮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科技大观园. [2017-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4). 
  4. ^ 讓黑潮帶著漂流 廖鴻基:當你坐在海上,世界會放大. 上下游News&Market新闻市集. 2016-09-17 [2017-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4) (中文(台湾)). 
  5. ^ 张卉君. 黑潮洶湧: 關於人、海洋、鯨豚的故事. 网路与书. 2016-11-01 [2017-03-14]. ISBN 978986213749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5) (中文(台湾)). 
  6. ^ 黑潮. nrch.culture.tw. [2017-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4). 
  7. ^ 黑潮台灣. resource.blsh.tp.edu.tw. [2017-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5). 
  8. ^ 黑潮好有力 中山大學實測發電獨步全球. 苹果日报. 2016-08-31 [2017-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4) (中文(台湾)). 
  9. ^ Tsushima current - 对马海流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国家教育研究院
  10. ^ Chen, Chen; Shiotani, Shigeaki; Sasa, Kenji (2015-08-01). "Effect of ocean currents on ship navigation in the east China sea". Ocean Engineering. 104: 283–293. doi:10.1016/j.oceaneng.2015.04.062. ISSN 0029-8018.
  11. ^ Sassa, Chiyuki; Konishi, Yoshinobu; Mori, Ken (2006). "Distribution of jack mackerel (Trachurus japonicus) larvae and juveniles in the East China Se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larval transport by the Kuroshio Current". Fisheries Oceanography. 15 (6): 508–518. doi:10.1111/j.1365-2419.2006.00417.x. ISSN 1365-2419.
  12. ^ "FAO Fisheries & Aquaculture Seriola quinqueradiata". www.fao.org. Retrieved 2021-11-18.
  13. ^ Belkin, I., "Kuroshio Current: LME #49"
  14. ^ Alabaster, Jay. "New Whale Meat on Plates in Taiji as Fishermen Adjust to Whimsical Kuroshio Current | JAPAN Forward". japan-forward.com. Retrieved 2021-11-18.
  15. ^ "10 years after tsunami: A Japanese town rebuilds its homes and heart".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2021-02-26. ISSN 0882-7729. Retrieved 2021-11-18.
  16. ^ Kumamoto, Yuichiro (2016). "Spreading of Fukushima-derived Radiocesium in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Ocean by the End of 2014". Bunseki Kagaku. 66 (3): 137–148. doi:10.2116/bunsekikagaku.66.137.
  17. ^ "Fukushima Fishing Industry Still Far from Recovery". nippon.com. 2020-03-09. Retrieved 2021-11-29.
  18. ^ "Recovery and Change: Sanriku Fisheries Shifting Focus Seven Years After 3/11". nippon.com. 2018-03-09. Retrieved 2021-11-18.

参见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