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黏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黏菌纲
科学分类 编辑
门: 黏菌门 Mycetozoa
纲: 黏菌纲 Myxomycetes
拍摄于美国奥林匹克国家公园的黏菌。
草坪上的黏菌与其移动轨迹。

黏菌slime mold)是一非正式名称,指一群在陆地生态系统中不相关的真核生物,其生活史有不同阶段,它们可以单核单细胞自由生活与运动的营养体[1][2][3],或是多核的变形体呈现,却也可聚集而形成多细胞的繁殖体[4]。以往被误认为霉菌,而得名“slime mold”“黏液霉菌”[5]

黏菌虫类[6](Mycetozoa)则是一种次门级分类单元原生菌类,意思是“真菌动物”,这样的名称表现了其外观与生活型态。它们保有变形虫的身体构造,但是也与真菌类同样拥有能够释放孢子子实体,而这些特征也使他们看起来和霉菌相似。现在的系统分类学将其归位在植物真菌之间,与其他原生生物在亲源关系上有段距离,两者之间由部分植物相隔。

黏菌分布于世界各地,具有许多不同的分类群,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分解者之一[7]。其中较为著名两大类是原生质体黏菌细胞性黏菌。其中原生质体黏菌在分类上称为黏菌亚纲(Myxogastria),也称为“真黏菌”或“非细胞黏菌”。而细胞性黏菌则属于网柱黏菌亚纲(Dictyostelia)。两者的主要差异在于生命周期与生理结构。

生活史

原生质体黏菌的生活史以绒泡黏菌属Physarum)为例(如:多头绒泡菌);细胞性黏菌的生活史则以网柱细胞黏菌属Dictyostelium)为例。

原生质体黏菌

原生质体黏菌的特色是没有单一细胞,而形成一整团的原生质。其生活史可分为二倍体时期与单倍体时期。

二倍体时期从两个单倍体细胞经由配子生殖形成合子开始,之后合子进行有丝分裂之后,会形成拥有许多细胞核,但是只有一团原生质的原生质团(合胞体),称为变形体(plasmodium)。变形体发展成熟之后,会形成网状型态,且依照食物、氧气等所需养分改变其表面积。此时也称为营养时期(feeding stage),吞噬作用为其进食方式。接下来形成孢子囊(sporangium),孢子囊发展成熟后发展成为子实体。之后进行减数分裂,释放出单倍体孢子。

接下来进入单倍体时期,释放出来的孢子会经由空气传播,而且这些孢子会产生两种配子,其中一种为变形虫细胞(amoeboid cell);另一种则是鞭毛细胞(flagellated cell)。这两种细胞可以互相变换,但是最后都只会与同类细胞结合进行配子生殖(syngamy),产生二倍体的合子。

细胞性黏菌

细胞性黏菌的生活史可分为无性生殖有性生殖两种周期,两者之间可以互换。其中二倍体时期出现在有性生殖周期中。

刚离开孢子的黏菌细胞称为单一细胞(solitary cell),在单一细胞的阶段为营养时期,此时细胞以吞噬细菌的方式生存。当食物耗尽时,许多原本分开生活的单一细胞会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变形虫,长相类似蛞蝓,而且可以爬行移动。之后有些细胞进行配子生殖,形成二倍体配子。再经过减数分裂形成新的单倍体变形虫,重回无性生殖周期。有些细胞则会组成子实体,生产并释放单倍体孢子。孢子外壳破裂放出单一细胞,完成一次生命周期。

黏菌的性别决定

黏菌的配子也叫做性细胞,其性别决定于3个基因座(locus)上的基因,分别是matA、matB与matC。因此每一株黏菌皆可形成8种性别的性细胞。

此外这3个基因座上的基因皆有多种变化,目前已知matA与matB各有13种变型,而matC则拥有3种变型。由这些已知的变化,可以排列组合出500种以上的性别。

分类

全世界的黏菌大约有100个与500个。可分为3个或4个亚纲。

  • Mycetozoa(黏菌下门)
    • Protostelia(原柱黏菌纲)
      • Protostelida(目)
    • Myxogastria(黏菌纲)
      • Liceida(目)
      • Echinosteliida(目)
      • Trichiida(目)
      • Stemonitida(目)
      • Physarida(目)
    • Dictyostelia(网柱黏菌纲)
      • Dictyosteliida(目)

参考书目

  • Neil A. Campbell & Jane B Reece. BIOLOGY 6th edition. ISBN 0-8053-6624-5
  • Olivia Judson. 《Dr. Tatiana给全球生物的性忠告》(Dr. Tatiana's Sex Advice to All Creation) 潘勋译 ISBN 986-7691-08-3

注释

  1. ^ 存档副本. [2022-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6). 
  2. ^ F.W. Spiegel,Unikonts, Evolu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of (with Emphasis on Fungal-Like Forms),Encyclopedia of Evolutionary Biology, Academic Press, 2016, Pages 325-332,ISBN 9780128004265
  3. ^ 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80/server/api/core/bitstreams/93ec1dfa-ed1b-4cb1-a616-d2cd35f74ace/content
  4. ^ 李玉, 王琦, 李姝. 黏菌学的发展. 菌物学报[J], 2021, 40(2): 261-269 doi:10.13346/j.mycosystema.200383
  5. ^ majer. 黏液霉菌通过菌斑网络融合交换信息. 煎蛋网. 2019-04-26 [2019-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7) (中文(简体)). 
  6. ^ http://aims.fao.org/aos/agrovoc/c_12729
  7. ^ Zhao, Fengyun; Li, Yu; Hsiang, Tom; Liu, Shuyan. Species diversity of myxomycetes in two forests of the Lesser Khinggan Mountains, China. Biodiversity Science. 2019-08-20, 27 (8): 896. doi:10.17520/biods.2019022. 

外部链接

Template:Amoebo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