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马尔蒂·阿赫蒂萨里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马尔蒂·阿赫蒂萨里
Martti Oiva Kalevi Ahtisaari
第10任芬兰总统
任期
1994年3月1日—2000年3月1日
前任毛诺·科伊维斯托
继任塔里娅·哈洛宁
芬兰共和国坦桑尼亚赞比亚索马里莫桑比克大使
任期
1973年—1977年
个人资料
出生(1937-06-23)1937年6月23日
芬兰维堡(现属俄罗斯)
逝世2023年10月16日(2023岁—10—16)(86岁)
芬兰赫尔辛基[1]
国籍 芬兰
政党芬兰社会民主党
配偶埃娃·伊尔梅莉·阿赫蒂萨里
(Eeva Irmeli Ahtisaari)
儿女马尔科·阿赫蒂萨里

马尔蒂·奥伊瓦·卡莱维·阿赫蒂萨里芬兰语Martti Oiva Kalevi Ahtisaari,1937年6月23日—2023年10月16日),芬兰社民党人,曾任芬兰总统联合国副秘书长,2008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简历

阿赫蒂萨里1965年进入芬兰外交部工作,1970年代中期曾任芬兰共和国坦桑尼亚赞比亚索马里莫桑比克大使。1977年进入联合国,历任联合国驻纳米比亚专员英语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er for Namibia、联合国秘书长驻纳米比亚特别代表、联合国副秘书长。1994年至2000年,担任芬兰第10届总统。阿赫蒂萨里是一名外交家和国际调停专家,长期致力于国际和平事务。他对纳米比亚问题、印尼亚齐问题和科索沃问题的处理都起到重要作用,也参与了伊拉克北爱尔兰中亚非洲之角等地区的和平进程。由于他“为解决国际争端作出的重要努力”,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决定授予阿赫蒂萨里2008年诺贝尔和平奖。[2]

成长经历

阿赫蒂萨里出生于芬兰维普里(今俄罗斯维堡)。其曾祖父为挪威移民,其父亲奥伊瓦(Oiva)是一名军士。奥伊瓦·阿赫蒂萨里1929年加入芬兰国籍,1935年将姓氏由“阿多尔夫森”(Adolfsen)改为“阿赫蒂萨里”(Ahtisaari)。持续战争爆发后,奥伊瓦被征往前线充当军事技工,而阿赫蒂萨里则跟随母亲蒂内(Tyyne)搬到库奥皮奥以躲避战争。[3]阿赫蒂萨里在这里度过了他童年的大部分时光,从这里开始他的学生生活,也是在这里认识了他后来的妻子埃娃。

1952年,由于父亲的工作关系,阿赫蒂萨里全家搬到奥卢。他在奥卢加入了基督教青年会。完成兵役后(他在芬兰陆军预备役里是一名上校),他开始修读奥卢大学的远程课程。经过两年的学习,他在1959年取得了小学教师资格。除了母语芬兰语之外,阿赫蒂萨里还熟练掌握瑞典语法语英语德语

1960年,阿赫蒂萨里前往巴基斯坦卡拉奇,领导基督教青年会的物理教育培训基地,除了管理学生外,还参与教师培训。这段经历让他接触并适应国际环境。1963年,他回到芬兰,开始活跃于一些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的组织。1968年,他与埃娃·伊尔梅莉·许韦里宁(Eeva Irmeli Hyvärinen)结婚。[4]阿赫蒂萨里夫妇育有一子,马尔科·阿赫蒂萨里(Marko Ahtisaari),是一名科技企业家音乐家[5][6]

外交生涯

1965年,阿赫蒂萨里进入芬兰外交部技术合作署工作,1971年升任助理署长。1972年至1973年任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7]

1973年至1977年,阿赫蒂萨里担任芬兰共和国驻坦桑尼亚、赞比亚、索马里和莫桑比克大使。[8]

1977年至1981年,阿赫蒂萨里担任第二任联合国驻纳米比亚专员。1978年8月,他被任命为联合国秘书长驻纳米比亚特别代表。[7]1987年1月1日至1991年6月30日,他担任联合国主管行政和管理事务的副秘书长。[7]1989年至1990年,他领导联合国过渡协助小组(United Nations Transition Assistance Group,简称UNTAG)在纳米比亚开展工作。由于安哥拉“西南非洲人民组织”(SWAPO)武装力量声称发起进攻,南非派遣Louis Pienaar英语Louis Pienaar向阿赫蒂萨里寻求其同意部署南非防卫军(SADF),以稳定局面。阿赫蒂萨里征询正在当地访问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意见后,批准了南非防卫军的部署。

可能由于批准SADF部署时比较勉强,阿赫蒂萨里成为南非国民合作社(Civil Cooperation Bureau,简称CCB)的袭击目标。2000年9月份南非事实与和解委员会(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的一次会议记录显示,两名CCB杀手Kobus le Roux和Ferdinand Barnard被安排袭击阿赫蒂萨里。由于阿赫蒂萨里未按计划参加在Keetmanshoop酒店举行的活动,使两名杀手的计划落空。[9]

纳米比亚独立后,阿赫蒂萨里被授予“纳米比亚荣誉公民”称号。南非授予他“O R Tambo奖”,表彰他“作为一名外交官的突出成就和为非洲自由与世界和平所做的努力”。[8]

芬兰总统

阿赫蒂萨里仍在一个处理波黑事务的理事会工作时便开始了他的芬兰总统竞选。芬兰当时的经济衰退使执政者失去公众支持。另外,那时芬兰开始直选总统,而不再是由一个选举团决定。1993年,阿赫蒂萨里成为芬兰社会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他认为,芬兰应该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这一政见也成为其总统竞选的纲领之一。1994年2月,阿赫蒂萨里经过两轮投票以微弱优势战胜瑞典族人民党候选人伊丽莎白·雷恩英语Elisabeth Rehn,成功当选芬兰总统,于3月1日上任。[7]

阿赫蒂萨里上任总统不久,就发生了由埃斯科·阿霍总理领导的中间党政府解散事件。埃斯科·阿霍没有通过阿赫蒂萨里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外交政策。在国内问题上,如失业问题,阿赫蒂萨里的言论也引起争议。他在芬兰和国际上广泛出行考察,因此被昵称为“Matka-Mara”[注 1]。每个月在国内不同地区的考察,以及和普通市民的接触,极大地提高了他的政治声望。

1998年1月,一些非政府组织政客和著名文化人士批评阿赫蒂萨里向印度尼西亚林业部长以及印尼RGM公司主要拥有者授奖。RGM公司的子公司四月公司(April Company)被指责破坏热带雨林,而印尼则在人权问题(尤其是东帝汶问题)上被广泛批评。社民党主席埃尔基·图奥米奥亚对此项授奖提出质疑,称可能破坏芬兰在人权政策上的公共形象。艺术学生们在赫尔辛基游行示威,表达抗议。[10][11]

阿赫蒂萨里支持芬兰加入欧盟。在1994年全民公决中,56%的芬兰投票者对加入欧盟投了赞成票。在阿赫蒂萨里的总统任期内,他促成了叶利钦和克林顿在赫尔辛基的会谈。1999年,他还与维克托·切尔诺梅尔金米洛舍维奇磋商,争取停止在前南斯拉夫省份科索沃的战争。

由于经常受到倾向谨慎外交政策的芬兰议会的抵抗,以及来自自己的政党社民党内部的压力,2000年总统换届选举时阿赫蒂萨里并未谋求连任。外交部长塔里娅·哈洛宁接过总统职位,成为芬兰首位女总统。

卸任之后

卸任总统后,阿赫蒂萨里接受邀请,在多家国际组织任职。作为前国家元首,阿赫蒂萨里也成为马德里俱乐部的一名成员。[12]2000年,他建立了一个独立的非政府组织“危机管理倡议”(Crisis Management Initiative,简称CMI),致力于推动和维护不安定地区的和平。2000年12月1日,阿赫蒂萨里被富尔布赖特协会授予富尔布赖特国际理解奖,以肯定他在世界上一些最不安定地区扮演和平缔造者角色所做的努力。

2000年至2001年,阿赫蒂萨里参与了独立国际解除武装委员会(Independent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Decommissioning)对爱尔兰共和军的武器核查。这项行动是北爱尔兰和平进程的一部分。

2005年,在阿赫蒂萨里和CMI的调停下,自由亚齐运动和印尼政府进行了和平谈判。双方在2005年8月15日达成协议:自由亚齐运动彻底解除武装、放弃亚齐省独立要求,印尼政府从亚齐省撤出非本地驻军和警察部队。[13]

2005年11月14日,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任命阿赫蒂萨里为科索沃最终地位问题谈判特使。[14]2006年初,阿赫蒂萨里在维也纳建立了联合国科索沃特使办公室(UNOSEK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反对阿赫蒂萨里解决方案的人士试图破坏他的名誉。但一些巴尔干媒体关于阿赫蒂萨里腐败及不正当行为的报道被美国国务院新闻发言人汤姆·凯西(Tom Casey)指为“伪造”(spurious),并补充说阿赫蒂萨里的方案是“最佳解决方案”,“得到美国的全力支持”。[15]纽约时报指出,塞尔维亚族对阿赫蒂萨里的批评使科索沃地位谈判“陷入困境”(bog down)。[16]

伊拉克战争开始前的危机阶段,阿赫蒂萨里坚持为美国所采取的行动辩护。[17]战争开始后,阿赫蒂萨里发表声明称:“因为我知道超过100万人被伊拉克政府杀害,我不需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18]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正是美国认为对伊开战正义的首要理由。芬兰历史教授尤哈·西赫沃拉(Juha Sihvola)[19]称赞阿赫蒂萨里的国际视角和现实态度,但他认为伊拉克战争是非正义的,他批评阿赫蒂萨里关于这场战争道德性质的结论,称其“令人惊骇”。[20]

2020年3月,阿赫蒂萨里确认感染了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型[21]

诺贝尔和平奖

马尔蒂·阿赫蒂萨里接受2008年诺贝尔和平奖
摄影:Harry Wad

2008年10月10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宣布授予阿赫蒂萨里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在过去的30多年间,跨越几个大洲,为解决国际争端而作出的重要努力”。[2]颁奖仪式于12月10日在奥斯陆举行。[22]诺贝尔委员会在公告中说,“阿赫蒂萨里终生为世界和平事业而奋斗,1989-1990年间,他在纳米比亚独立进程中起到关键作用;2005年,他和他领导的CMI充当了印尼亚齐问题和解的中间角色;1999年和2005-2007年间,他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寻求科索沃冲突的解决方案;2008年,通过CMI及其它组织,他试图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他还为北爱尔兰、中亚和非洲之角等地区争端的解决提供了建设性贡献”。[2]

然而,对于阿赫蒂萨里处理国际和平事务的行为及其影响,各界却存在争议。挪威的和平研究学者约翰·加尔通强烈批评阿赫蒂萨里处理和平进程的方式。他表示,“阿赫蒂萨里并没有解决争端,而是采取迎合西方国家的短期解决方案”。按照加尔通的说法,阿赫蒂萨里对绕过联合国法律和国际法的解决方案没有丝毫犹豫。[23]另一方面,芬兰总理马蒂·万哈宁则认为,“阿赫蒂萨里在其和平谈判中十分坚决,而只有坚决地执行和平进程才能够取得成果”。[24]

旅居瑞典丹麦学者扬·厄伯格[25]发表评论说,2008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评选结果是“又一个丑闻”;他指出,“阿赫蒂萨里所做的调解完全是依靠军事手段、违背国际法来执行,而并非遵照联合国的‘以和平方式获取和平’原则”。[26]

其它荣誉

各类奖项

名誉学位

阿赫蒂萨里获得下列大学颁发的名誉学位[14]

时间 国家 大学 名誉学位
1989年  芬兰 奥卢大学 教育学名誉博士
1990年  美国 本特利学院英语Bentley College 文学名誉博士
1995年  泰国 Kasetsart大学英语Kasetsart University 政治科学名誉博士
1995年  芬兰 图尔库大学 社会科学名誉博士
1996年  芬兰 赫尔辛基经济学院 经济和商业管理名誉博士
1997年  阿根廷 巴勒莫大学布宜诺斯艾利斯 名誉博士
1997年  芬兰 赫尔辛基大学 哲学名誉博士
1997年  俄罗斯 莫斯科大学 名誉博士
1998年  乌克兰 基辅大学 教育学名誉博士
1998年  芬兰 赫尔辛基理工大学 工学名誉博士
2000年  纳米比亚 纳米比亚大学 名誉博士
2000年  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 法学名誉博士
2000年  芬兰 于韦斯屈莱大学 社会科学名誉博士
2001年  美国 Averett学院英语Averett College 名誉博士
2005年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美国大学 文学名誉博士
2007年  瑞士 圣加仑大学 政治科学名誉博士[34]
2008年  英国 伦敦大学学院 法学名誉博士[35]

注释

  1. ^ matka意为“旅行”,Mara为其名Martti之昵称。
  2. ^ 2007年奖项,2008年颁发。

参考文献

  1. ^ Presidentti Martti Ahtisaari on kuollut. Yle. 2023-10-16 [2023-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1) (芬兰语). 
  2. ^ 2.0 2.1 2.2 The Nobel Peace Prize for 2008. 诺贝尔基金会. 2008年10月10日 [2008年10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5月11日) (英语). 
  3. ^ Presidentti Martti Ahtisaaren esivanhemmat (PDF). Suomen Sukututkimusseura(芬兰世系学会). [2008年10月10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年4月3日) (芬兰语). 
  4. ^ Mrs Eeva Ahtisaari Curriculum vitae. 芬兰共和国总统办公室. [2008年10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英语). 
  5. ^ F-Secure Board of Directors. f-secure.com. [2008年10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9月19日) (英语). 
  6. ^ Doors of Perception 7 on Flow. doorsofperception.com. 2003年3月31日 [2008年10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5月4日) (英语). 
  7. ^ 7.0 7.1 7.2 7.3 Ahtisaari, Martti Oiva Kalevi. 芬兰共和国总统办公室. [2008年10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英语). 
  8. ^ 8.0 8.1 8.2 The Order of the Companions of OR Tambo in Gold. The Presidency,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 [2008年10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7月19日) (英语). 
  9. ^ ON RESUMPTION: 28TH SEPTEMBER 2000 - DAY 17. Department of Justice and Co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South Africa. [2008年10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9月16日) (英语). 
  10. ^ Mielenosoitus: Kunniamerkit takaisin Indonesiasta. Helsingin Sanomat, Kotimma(赫尔辛基日报国内版). 1998年1月15日: 1 (芬兰语). 
  11. ^ Ahtisaari saanee vastaehdokkaan UPM:n hallitus-vaaliin" (tässä jutussa on vain Luontoliiton osuus). Helsingin Sanomat, Talous(赫尔辛基日报经济版). 2000年3月21日: 3 (芬兰语). 
  12. ^ Martti Ahtisaari. 马德里俱乐部. [2008年10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10月18日) (英语). 
  13. ^ 印尼政府与“自由亚齐运动”签署和约. 人民网. 2005年8月16日 [2008年10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年1月15日) (中文). 
  14. ^ 14.0 14.1 14.2 Special Envoy. 联合国科索沃特使办公室. [2008年10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1月2日) (英语). 
  15. ^ Daily Press Briefing. 美国国务院. 2007年7月13日 [2008年10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8) (英语). 
  16. ^ Serbs Criticize U.N. Mediator, Further Bogging Down Kosovo Talks. 纽约时报. 2006年9月2日 [2008年10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月4日) (英语). 
  17. ^ Ahtisaari puolustaa Yhdysvaltain toimia. mtv3.fi. 2003年3月16日 [2008年10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7月21日) (芬兰语). 
  18. ^ (芬兰文)Helsingin Sanomat(赫尔辛基日报),2003年8月1日.
  19. ^ Juha Sihvola. 赫尔辛基大学. [2008年10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10月4日) (英语). 
  20. ^ Oikeutettu sota? Hyökkäys Irakiin ei täyttänyt humanitaarisen intervention ehtoja. vihrealanka.fi. [2008年10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5月10日) (芬兰语). 
  21. ^ 芬兰前总统阿赫蒂萨里确认感染新冠病毒. [2020-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4). 
  22. ^ 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举行 获奖者欢聚瑞典首都. 中国新闻网. 2008年12月11日 [2008年12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1月5日) (中文). 
  23. ^ Voima - Voima / arkisto / Vuosikerta 2008 / Voima 2/2008 / Charmantti Martti. voima.fi. [2008年10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10月19日) (芬兰语). 
  24. ^ Haapanen, Mikko. Tieto Ahtisaaren palkinnosta sai hallituksen aplodeeraamaan. Helsingin Sanomat, Kotimaa(赫尔辛基日报国内版). 2008年10月11日 [2008年10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10月13日) (芬兰语). 
  25. ^ Jan Øberg/Oberg/Öberg. The Transnational Foundation for Peace and Future Research. [2008年10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10月19日) (英语). 
  26. ^ Nobel Committee's choice again a scandal. Jan Oberg. 2008年10月10日 [2008年10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10月12日) (英语). 
  27. ^ Laureates 1982. fourfreedoms.nl. [2008年10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6月29日) (英语). 
  28. ^ Speech. Crisis Management Initiative. [2008年10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5月9日) (英语). 
  29. ^ Geuzen Medal 2008 for Martti Ahtisaari. Geuzen Resistance 1940-1945 Foundation. 2008年1月10日 [2008年10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10月19日) (英语). 
  30. ^ Delta Air Lines and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ent the Delta Prize for Global Understanding to Martti Ahtisaari. 佐治亚大学. 2008年4月4日 [2008年10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5月14日) (英语). 
  31. ^ Ahtisaari sai Unescon rauhanpalkinnon. 芬兰广播公司(Yle). 2008年5月17日 [2008年10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10月19日) (芬兰语). 
  32. ^ Ahtisaari received the UNESCO Peace Prize. valtioneuvosto.fi. 2008年10月2日 [2008年10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6月10日) (英语). 
  33. ^ 马尔蒂·阿赫蒂萨里将于10月2日获得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和平奖.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中文网站. [2008年10月11日] (中文). [永久失效链接]
  34. ^ Dies academicus 2007 at the Universityof St.Gallen - Award of honorary doctorates. 圣加仑大学. 2007年6月9日 [2008年12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13日) (英语). 
  35. ^ Honorary Graduands 2008. 伦敦大学学院. 2008年9月8日 [2008年10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12月3日) (英语). 

外部链接

前任:
毛诺·科伊维斯托
芬兰总统
1994年—2000年
继任:
塔里娅·哈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