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香港威海卫警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威海卫警察(俗称山东差)是香港警队成立初期时从山东英租威海卫招募的警察人员。当时,香港警队有西方人,也有印度人、尼泊尔人等,而这些由威海卫而来的警察人员则是另一支警员部队。

历史

起源

1914年8月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至同月4日,英国德国宣战。根据香港政府统计,有264名香港居民被征召赴英国及参与战争,当中包括不少香港警务人员威海卫作为英国的租借地,基于威海卫的防务与治安需要,遂招募山东人组织雇佣军,负责威海卫的防卫任务。期间山东人的表现出色,先后镇压当地反抗,包括于1900年协助八国联军剿灭义和团,事后威海卫华勇营指挥官巴恩斯赞赏这批山东人雇佣军兵,认为他们表现出与其指挥官坚定地站在同一阵线。[1][2]

1922年,香港政府于9月派遣一名外籍教官、3位华籍教官和一名翻译人员远赴威海卫,招募第一批威海卫警察,共约50名。首批鲁籍人员于1923年2月抵达香港,同年再有两批陆续到埗。1924年8月来到香港的一批为人数最多的一批,有102名警员和5名翻译员[3]。招募初期,这些人员被调遣往旺角警署旧赤柱警署接受基本训练[4][2]

1949后到人事重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少鲁籍人员在港出生的后代,都继续投奔香港警队[5]。而1949年以后大量内地移民涌入香港,其中有不少自称威海卫人而投考威海卫警察,结果在1950年至1953年间,编入威海卫警察的就有过千人,是人数最多的时期,估当时香港警队总编制的五分之一。到1964年香港警队人事重组,考虑到1950年代后入职、年轻威海卫警员的前途,香港警队在1964年4月1日将华籍警察改组,威海卫警察作为香港警队独立警员门类的历史始告结束。此后仍然不断有威海籍人士加入警队或其他纪律部队服务香港[6][2]

招募条件

在招募鲁籍人员的要求比招募其他人更为严格,应聘者身高最少达57(170公分),而且体格尤其健硕。这批人员在当地受训半年后,于隔年3月被派驻香港协助维持公共安全。当时,威海籍警察被香港警队特别编为D队,以兹识别。直至1950年代末,由于警队编制逐渐扩大,警队方把地区编队队名撤销[7][2]

据一些退役人员忆述,其鲁籍外祖父参加警察招募面试时,须把双手伸出,让招募警官触摸。据说手粗的候选人后来多能获得聘用,原因是考官倾向挑选吃过苦头的人出任警员[8][6][2]

职务和外判工作

当时鲁籍人员往往被编成同一组别,其人员编号亦有别于一般广东人。鲁籍人员较少担任接触市面的巡逻勤务,而多成为卫哨部队,被派往新界,逐步取代印度籍警员交通部冲锋队或是香港岛山顶警区以及保卫港督府

其中位于港岛山顶,开埠初期主要由英国人聚居。因此当时中西警区及山顶范围常可看见鲁籍人员执勤。1929年前来往香港及中国的英国商船,为提防中国沿海海盗抢掠,会雇用英军护航。到1929年英军决定不再为离开香港的船只护航后,转由港英政府指令香港警队,专门组建了由休更警员组成的反海盗护航队,从英军处接手受雇驻船的护航职责。当时俗称“护航勇”的威海卫警察,在一名白俄籍士官带领下一般是4到6人为一组护航队,作为护卫英国籍商船的骨干力量,此项工作是直至太平洋战争后才结束[6][2]

生活情况

远道来香港服役的鲁籍人员身处异乡,当中不少热衷学习,以争取晋升机会,当年不少鲁籍人员在日后晋升至警长职级。

在服务条件中,鲁籍人员享受特别待遇,包括优先入伙刚落成的警察宿舍(例如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在香港服务满3年后可以获准休假一季及免费乘搭轮船返回家乡探亲。当中不少人会回乡结婚,并且携眷回来香港落地生根。此外,鲁籍人员于退休后,可以获得海外雇员津贴。

警队为了应付鲁籍人员的饮食习惯,当年有鲁籍人员驻守的警署均聘有山东人厨师,以供应山东口味的膳食。鲁籍人员的食量非常惊人,有些人吃了两份牛肉炒面后,仍然会说“打了个底”而已。另外,每逢大时大节,在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生活的鲁籍人员的家庭均会包饺子,因此该处在节庆日子均会传出剁肉声音。

知名人士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其父梁忠恩即为当年被港英政府威海卫招募来香港的鲁警,曾驻守港督府太平山荷李活道警察宿舍[9][2]

艺人刘丹的父亲从威海逃难至香港后,亦曾担任警察。[10]

相关参见

参考注释

  1. ^ Arthur Alison Stuart Barnes. On Active Service with the Chinese Regiment: A Record of the Operations of the First Chinese Regiment in North China from March to October 1900. Grant Richards. 1902: xiii–xiv.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谢选骏. 辛亥革命百年透视 下册. Lulu.com. 2015-09-29: 633. ISBN 978-1-329-58121-0. 
  3. ^ 军人加入香港警队概况(三)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警声》 第683期
  4. ^ 梁振英父山东来港当警察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苹果日报》 2014年7月28日
  5. ^ 香港警务处退役同僚协会专栏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警声》 第829期
  6. ^ 6.0 6.1 6.2 刘智鹏, 刘蜀永. 香港威海衛警察口述歷史. 香港: 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2018. ISBN 9789629373818 (中文(繁体)). 
  7. ^ 香港威海卫警察 威名远播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警声》 第919期
  8. ^ 梁振英 狮子山下的狮子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都市日报》2012年3月27日
  9. ^ 《香港大撕裂(上): 香港的命运系列 雨伞运动》,萧若元著,Hong Kong New Media Limited,2015年03月初版,ISBN 978-988-1417-60-2
  10. ^ 一個四十後的故事 劉丹 - 娛樂放題 - 留星語. 东周刊. [2023-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

《警声》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