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陈捷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陈捷魁台湾话Tân Tsia̍p-khue,?—?),字汝梅[1]台湾燕雾上堡茄苳脚( 今彰化县花坛乡花坛村 ) 人,祖籍泉州南安[2]。清代贡生、军事人物。

生平

陈捷魁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未满20岁便考中秀才[2]。道光末年,廖春波主讲白沙书院,讲授诗文及古文,彰化仕绅争相作诗,文风大盛,其中又以陈捷魁、陈肇兴、曾惟精、蔡德芳、廖景瀛的诗最为杰出[3]。咸丰初年,与该四人一同被誉为“白沙书院五杰”[2]。咸丰七年(1857年)与庄文蔚、唐情萃、洪济纯等人在番仔田组织文艺社团“玉峰社”,会员84名[4],并捐资购置学田[2]。咸丰十一年(1861年)辛酉科拔贡[5]

同治元年(1862年)戴潮春事件爆发,陈捷魁担任白沙坑二十四庄总理。台湾镇总兵曾玉明招募陈捷魁、廪生李华文、生员陈宗庭、嘉宝潭职员陈耀及和美线(今彰化县和美镇)沿海一带的泉州人,赴鹿港大本营领取“义民”白旗,共同抵御戴潮春势力[6]。同年六月十九日,戴彩龙、郑玉麟率领200馀人前往燕雾派饷,陈捷魁密约唐允文、白培英及二十四庄民众,当天发誓“效命报国”,准备起兵,后杀掉戴彩龙、郑玉麟[7]

曾玉明相当器重陈捷魁,时常邀请其讨论征讨戴军之策。他曾请曾玉明:“北方联系联和美线、泉州厝等村庄,南方联系二十四庄及社口等35庄作为左右臂,脚跟立定之后,便可以专心进取。”并建议:“各村庄加入天地会的人一开始未必都有反叛的念头,不外乎是情况压迫所致。撇开漳州泉州区域不谈,如果天地会党人剃发归降于清朝,都可以让他们改过自新;假如他们建立功绩的话,就会有奖赏。”时任彰化县知县凌定国与陈捷魁意见不合,于是陈写了一篇文章《酷吏论》讽刺他,凌定国非常生气,但也拿他没办法[8]

同治元年(1862年)八月十五日,林日成彰化圣王庙中与戴潮春部下会合,歃血祭旗,率领二万馀人攻打二十四庄。陈捷魁与李华文、李宗文等人率壮丁作战,戴军退回彰化,此后势力大减[9]。闰八月,彰化快官的张俊标竖立白旗,起兵抗拒戴潮春,并与陈捷魁、李华文等人讨论,计画从虎山岩山后开通一条通往快官的道路,以让救兵迅速赶往征讨戴军[10]。同治二年(1863年),与李华文、陈宗文等人带领壮丁跟随曾元福曾玉明作战[11],受清廷赏赐五品衔、戴蓝翎[12]。同治三年(1864年)三月,七十二庄张三显起事,即将攻打彰化县城。凌定国派吴登建至二十四庄求援,吴登建与陈捷魁率领二十四庄三百馀名壮丁先到县城,战于八卦山脚[13]。后赏四品衔、戴花翎,并担任都司[2]

戴潮春事件平定后,陈捷魁开始撰写《戴案示略》,但尚未刊出,稿子即散失[2]

纪念

因陈捷魁在戴潮春事件中担任白沙坑二十四庄总理,召集义勇与戴潮春势力抗争,事件平定后,清廷便将二十四庄赐名为“义民村”[2][14]

评价

吴德功:“曾玉明以秋丞轻进,引为殷鉴,暂驻鹿港,请陈捷魁共议战守恢复之策。魁年少,负磊落之才,忠直敢言,与官长论事,有王景略扪虱而谈、旁若无人之慨。尝与知县凌定国论事龃龉,即作酷吏论以嘲之。至是,魁以平贼自任,请曾镇以北联和美线诸泉庄、南联二十四庄以及三十五庄而后立脚能定,可图恢复。然当是时,无论漳泉之人,多与会盟,不特无人敢竖白旗,亦无人可与同事。魁乘贼索饷,密约二十四庄为义首,绅士富户一齐举事,乘其归,半途而击之,适天降大雨,而贼衣服军装皆湿,俯首就戮,悉数皆歼,无异风雨助昆阳之捷也。贼闻风破胆,各处泉庄纷纷领旗反正,而鹿港之藩篱益固。是役也,为倡竖义旗之首,实为恢复彰化之基,故大书特书之 ( 廪生柯承晖避乱白培英家,亦力劝乘势截杀 ) 。”[15]

家族

陈捷魁出身燕雾巷陈家,祖父陈礼文为泉州南安人,乾隆年间渡台[16]:66。其父陈博,为清代茄苳脚庄富绅,育有5子[2],陈捷魁为长子,三弟为陈捷升,又名陈让,台湾日治初期曾任茄苳脚区区长、保良局长等公职;五弟为陈捷华,在施九缎事件中协助官府平乱[2][17]

参见

参考资料

  1. ^ 清·吴德功·《戴案记略》:“陈捷魁(字汝梅) ......”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顾雅文、蒋敏全. 陳捷魁. TBDB 台湾历史人物传记资料库. [2022-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0). 
  3. ^ 日·连横·《台湾通史:卷三十四:文苑列传:陈肇兴》:“道光季年,高鸿飞以翰林知县事,聘廖春波主讲白沙书院,始以诗古文辞课士。鸿飞亦时莅讲席,为言四始六义之教,间及唐、宋、明、清诗体。一时风气所靡,彰人士竞为吟咏。而肇兴与曾惟精、蔡德芳、陈捷魁、廖景瀛等尤杰出。”
  4. ^ 林翠凤、蔡秀君. 〈簡榮聰〈登瀛書院碑記〉考釋〉 (PDF). 《东海大学图书馆馆刊》: 第37–38页. [2022-02-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2-24). 
  5. ^ 陈赐卿、赖炽昌、黄溥造、毛一波、王捷经 (编). 《彰化縣志稿.卷八:教育志》. 彰化县文献委员会. 1958-09: 第224页. 
  6. ^ 清·吴德功·《戴案记略》:“曾帅见贼顽固,知不可以理喻;遂招二十四庄总理拔贡生陈捷魁(字汝梅)、廪生李华文(字如清)、生员陈宗庭(字宪章) 、嘉宝潭职员陈耀(即鹿港举人陈宗潢长子)以及和美线一带延海滨之地凡属泉人皆应命,赴鹿大营领“义民”白旗。”
  7. ^ 清·吴德功·《戴案纪略》:“六月十九日,贼副帅戴彩龙、大将军郑玉麟往燕雾派饷。是夜,宿于大庄武举赖登云家;随行二百馀人,咸梦见鬼吏燃炬照视其脸。及觉,所言皆符。二贼知不祥,遂欲急退。而桥仔头庄李炎亦引贼到陈茂才宗文家勒贿,备极横逆;强迫良家闺女出为把盏。茄苳脚拔贡生陈捷魁,密约唐允文、白培英暨二十四庄之众,当天立誓“效命报国”,遂各密为准备。俟诸贼退至半途,庄中丁壮尽出,鸣锣截拏,铳声如雷;贼惧溃散,阵伍遂乱,然诸贼首皆有精悍死党相随不散。唐允文恐与力斗,未免俱伤;遂令庄众围困之,使其不得逸,意令其将自毙。俄,大雨倾盆,火绳、火药皆淋湿,铳遂无功。庄民见贼无所恃,竞上前截杀;短兵肉薄,血雨横飞,生擒李炎于阵。戴彩龙突阵逃出,足为莿竹刺所伤,跛而行;亦为追者所拏。郑玉麟恃其枭勇,手舞双刀冲杀伤数人。庄丁大怒,咸攒刺之;格架不及,亦被杀。馀贼死者十有八、九,逃者十只一、二而已。戴如璧潜伏竿草岸中,亦被搜出。翌日,陈捷魁等解李炎、戴彩龙、戴如璧等及郑玉麟首级到鹿港曾军门处献功。”
  8. ^ 清·吴德功·《戴案纪略》:“陈捷魁少年英伟,胆略过人;曾公甚器重之,时邀之计议剿贼之策。陈慷慨敢言,颇以平贼自负,有王景略扪虱之风;请曾帅‘北联和美线、泉州厝等庄,南联二十四庄及社口等之三十五庄以为左右臂,脚跟立定,则可专心进取’。且详陈当时致乱之由,以‘各村与会者初未必皆有叛心,不外事势渐迫所致。勿论漳、泉区域,若剃发自拔投诚,皆许自新不究(当时贼立天地会,与会之人均留一短发于外层以为别);苟效力立功,另有拔擢之奖’。曾然之。不旬日,反侧之徒果纷纷投到,并给领白旗;缘是散贼之势甚多。时署彰化县凌定国颇刚果,尝与陈论事不合,遂生龃龉;陈作“酷吏论”以嘲之,凌阴衔之,无可如何也。”
  9. ^ 清·吴德功·《戴案纪略》:“八月十五日,林日晟大会贼渠于彰邑之大圣王庙歃血祭旗,大兴贼党二万馀人以攻二十四庄;盖欲报戴、郑之仇也。白沙坑有福德祠,其神甚灵;自红旗起事以来,贼欲来犯,辄先降乩指示庄民,历验不爽。当十六日贼之大举而来,庄民尚不知。是早,忽有一白发老人由茄苳脚至三家春等处,鸣锣讨救。陈捷魁、李华文、陈宗文等急引壮丁驰至,比到白沙坑,竟寂寂无睹,方群讶其诳;甫少歇,拟午饭而回,突接急报,大股贼分三路而来。林晟率林猫由大岸头大路,攻白沙坑;郑知母欲报其弟玉麟之仇,独攻口庄;王万同江有仁由福人坑山路,攻虎山岩:势甚锐,杀声震天地。陈捷魁与陈宗文亲出阵头督战,铅子如雨,手中所执令旗凡三易,皆为铅子所碎;而身体屹无一伤,胆气亦愈壮。自辰至申、酉之交,两边皆无少辍。忽叶虎鞭引所部之众由口庄竹巷横截杀出,各庄中外来避乱之人不下万馀人、中有丁壮数千人,亦奋勇助战。戆虎晟登观音山遥望白沙坑,见槟榔树森列、杂以竹木,参差茸茂,全不见屋宇。顾江有仁叹曰:‘路径丛杂,守御得法,无异铁国;诚未易著手也’!江有仁亦以为然。会日夕,方鸣金收兵。越日再战,不利;议退兵。独郑知母曰:‘今兹再退,何日能拔!且此劲敌不拔,终为肘腋之患’。林晟从之,连攻四日。忽贼营中毒蛇甚多,骚扰不安,被伤者多死;始退回彰化。是役,贼人死四百馀人,伤者千馀人,大受创伤;始未敢轻视二十四庄之人。”
  10. ^ 清·吴德功·《戴案纪略》:“闰八月,快官义省张俊标竖白旗应官兵,贼屡攻之;思山路蚕丛,救兵未能速至,恐致误事,乃商于陈捷魁、李华文等,议从虎山岩山后开通快官之路以灵通消息。陈、李皆然之,遂将工事委白沙坑总理黄开安及五品衔吴登健设法。吴乃来庄避乱者,雄武多技;年已六十,能舞十八斤大刀旋转如风,十馀人不能近。灭贼心急,亲率庄丁开路,晓夕督工不懈;尝手杀十一贼。林晟恨乏次骨,悬五百金购其首级。”
  11. ^ 清·吴德功·《戴案纪略》:“同年四月孟夏,鹿港海防分府兴廉(字宜泉,满洲人),以曾玉明累攻不克,详请闽浙总督耆龄,请添兵。督委游击萧瑞芳、守备陈启祥解运大炮十馀尊,由冲西抵鹿;再命记名副将北路协曾元福泉州晋江人带兵千人由鹿港登岸。旋进兵白沙坑,驻扎观音山前敌,距城只四里许;贼扎大岸头及湳尾以拒。元福分二路进兵,一令五品蓝翎梁征辰率把总林逢照、林清辉与贼酣战,一由虎山岩后圹底以攻待人坑,一由乌瓦厝以攻大岸头;又约曾玉明进攻后港仔及湳尾,以分其势。时军中主兵者两曾姓,故人以玉明为“大曾”、元福为“小曾”以相分别。二十四庄绅士陈捷魁、李华文、陈宗文等各引庄兵助战,计十馀阵不能取胜。大曾令陈大戆、叶虎鞭进扎水返桥,令萧瑞芳、游绍芳、胡松龄攻湳尾;贼坚守,瑞芳以大烦轰之。奈竹围甚密,虽弹丸所中,祗折其半;而竹尾蒙葺,仍倒垂覆敌,转以护铳楼之墙壁,佥为障护难倒。故猛攻数阵,亦不可拔。”
  12. ^ 清·丁曰健·《治台必告录》:“绅士举人蔡鸿猷、举人蔡德芳、候选训导杨清珠、廪生陈捷魁、贡生蔡廷元等五名,拟请给五品衔,均请赏戴蓝翎......”
  13. ^ 清·吴德功·《戴案纪略》:“春三月,张三显反。先是,三显世居七十二庄,以雄武霸一方。及献戴潮春,自以谓莫大功劳;及赏薄,大失所望,怏怏觖望。红旗馀孽陈梓生、陈湳等逃死无所,遂劝三显反,树青旗为号;大肚陈狗毋、赵憨、北势湳洪欉及红旗残党陈在、叶中、叶清、王寿等,皆引众来应。三月二十七日,青旗贼数千人据八卦山,俯攻彰城,联扎市仔尾。时诸军初退,城内空虚;事变仓猝,知县凌定国闻变,先命五品衔吴登建奔二十四庄讨救,再派四城总理率民壮登城固守,自引亲兵数十人分巡各地;又请在城绅士助守,严密稽查。贼来攻城,严守待救,不敢出战。吴登建同陈捷魁引二十四庄义勇千三百馀人先至,与贼战于八卦山脚;鹿港练勇继至。同知蔡廷元引自募四百人冲锋而来,势如风雨;林大用由茄苳脚一路杀来。林文察方攻小埔心未下,闻报,急抽兵先杀散屯市仔尾之贼。诸路夹攻,斩百馀级。贼乃乌合之众,见败,遂四散奔逃。诸军进城,与凌令会见,遂分路搜剿馀匪。张三显为其族人捕解来献丁道,诛之。其海丰仑一带粤庄未平者,凌定国同游击陈启祥、把总凌定邦、义首叶虎鞭、杨金简、生员杨清时各引兵分路进剿,海丰仑贼首邱阿福、江秋即死拒竹围,官兵攻破之,各捕斩示众,其馀胁从各庄皆罚捐军饷赎罪。大体始平,旋师彰城报捷。上谕:丁曰健加二品顶戴,林占梅加按察使司;虎鞭改名叶保国,授都司现职;林大用随林文察内渡,平漳州发匪。其馀赏赉有差。”
  14. ^ 林文龙等人编. 《茄苳腳文史尋根:八十八年度彰化縣文化資產義工培訓研習》. 彰化县文化中心. 1999-06-15: 第62页. 
  15. ^ 清·吴德功·《戴施两案纪略:戴案纪略:卷上》
  16. ^ 谢英从、陈允勇、曾锦萤 (编). 《挖仔街腰站:清季彰化郵驛道路研究調查》. 彰化县文化局. 2002-12. ISBN 957-01-0231-4. 
  17. ^ 顾雅文、蒋毓全. 〈陳捷華〉. TBDB 台湾历史人物传记资料库. [2023-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6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