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颈龙属
长颈龙属 化石时期:三叠纪中期,
| |
---|---|
长颈龙重建图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爬行纲 Reptilia |
目: | †原龙目 Protorosauria |
科: | †长颈龙科 Tanystrophidae |
属: | †长颈龙属 Tanystropheus Meyer, 1852 |
模式种 | |
显著长颈龙 Tanystropheus conspicuus Meyer, 1852
| |
种 | |
| |
异名 | |
长颈龙属(属名:Tanystropheus)是种生存于三叠纪的爬行动物,身长约6公尺(20呎)。主要的特征是极长的颈部,颈部长3公尺(10呎),比身体与尾巴相加还长。尽管颈部如此长,但颈部只有12个脊椎骨,每个脊椎骨都相当长。长颈龙的化石发现于欧洲与中东。
在义大利的Besano地层,发现许多长颈龙的完整幼年标本,地质年代为三叠纪晚期的卡尼阶,约2亿3200万年前[1]。长颈龙的属名意为“长的脊椎”。
长颈龙的可能生活方式
因为长颈龙极长而僵硬的颈部,它们经常被假设是水生或半水生爬行动物,并且以此假设重建它们。这个理论因长颈龙化石在半水生地点极常发现而获得支持,而半水生地点很少发现陆地动物化石。大部分理论根据它们长而狭窄的口鼻部,以及锐利而交错的牙齿,而认为长颈龙是鱼食性动物。在几个幼年标本的颌部发现了三尖头的颊部牙齿,显示它们也可能是食虫性,然而在真双型齿翼龙、伦巴底蜥(Langobardisaurus)身上也发现相同的牙齿型态,它们两者都被认为是鱼食性。此外,在某些标本的腹部附近发现了头足类的骨勾,还有可能是鱼鳞的东西。
长颈龙被认为是重回两栖生活的爬行动物之一,它们在岸边使用长颈部与锐利牙齿,捕抓浅水里的鱼类与其他海生动物。不对称的颈部造成生活方式的几个问题。有些科学家争论说不对称的颈部使得长颈龙的重心位在手臂前方,让它们将颈部伸出时,头会贴近地面。基于这个理由,大卫·彼德斯(David Peters)提出长颈龙是陆地动物,它们以后肢用二足方式站立,而颈部垂直于地面使身体保持平衡。支持这个论点的人认为长颈龙在树的底下等待,并使用长颈部与小头,补抓树枝上的小型树栖动物。彼德斯与其他科学家认为原蜥形目是翼龙类的祖先,因此认为原蜥形目动物是优势陆地动物。
长颈龙的另一个次异名是Procerosaurus,该属有两个种,其中一种曾被归类于禽龙,之后在2000年被乔治·奥利舍夫斯基(George Olshevsky)建立为坏骨龙;另外一种是在1902年由弗雷德里克·冯·休尼(Friedrich von Huene)命名,目前是长颈龙的次异名。
在2006年,Silvio Renesto博士在瑞士发现了一个标本,推翻原本的长颈龙半水生生活方式论点。这标本第一次发现了长颈龙的软组织,包括皮肤的非方形、部分重叠鳞片[2]。这标本透露出在尾巴基部的不寻常黑色物质,包含数个由碳酸钙构成的小球,显示有相当数量的肌肉位在长颈龙的臀部上。除了强壮的后肢肌肉,巨大的臀部能将长颈龙的重心移往后方,在长颈龙将3公尺长的颈部伸出时稳定重心[2]。
分类
在1886年,三丽齿龙(Tribelesodon)被Francesco Bassani归类于翼龙类,但现在被认为是长颈龙的次同物异名(Junior Synonym)。最著名的种是T. longobardicus,其他已被确认的种包括:T. conspicuus与T. meridensis[3]。
在2002年,在中国西南部的三叠纪海相沉积层发现了近亲恐头龙。恐头龙身长2.7公尺,而颈部与头部占了1.7公尺。恐头龙的标本在2004年被叙述、命名。
大众文化
长颈龙短暂出现在BBC《与恐龙共舞》(Walking with Dinosaurs)电视节目第一辑,以及《海底霸王》(Sea Monsters)。在节目里,奈吉尔·马文(Nigel Marven)在三叠纪海洋游泳时,他在遇到一只长颈龙、两只幻龙类、一只杯椎鱼龙。他尾随长颈龙游泳,并测量长颈龙的断尾,但断尾是根据对于蜥蜴的幻想。
匹兹堡的卡内基美术馆在2000年引进了一个长颈龙小型模型。模型呈绿色与棕色,下方呈蓝色,以及可动式颈部。在2007年,这个长颈龙模型被更换,身体呈咖啡色,头部、颈部呈绿色。
参考资料
- ^ Dal Sasso, C. and Brillante, G. (2005). Dinosaurs of Ital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ISBN 0253345146, 9780253345141.
- ^ 2.0 2.1 Renesto, S. (2005). "A new specimen of Tanystropheus (Reptilia Protorosauria) from the Middle Triassic of Switzerland and the ecology of the genus." Rivista Italiana di Paleontologia e Stratigrafia, 111(3): 377–394.
- ^ Tanystropheu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Vertebrate Palaeontology at Milano University. Retrieved 2007-02-19.
- George Olshevsky expands on the history of "P." exogyraru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n the Dinosaur Mailing List
- Procerosaurus in The Dinosaur Encyclopaed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 Dino Russ's Lair
- Huene, 1902. "Übersicht über die Reptilien der Trias" [Review of the Reptilia of the Triassic]. Geologische und Paläontologische Abhandlungen. 6, 1-84.
- Fritsch, 1905. "Synopsis der Saurier der böhm. Kreideformation" [Synopsis of the saurians of the Bohemian Cretaceous formation]. Sitzungsberichte der königlich-böhmischen Gesellschaft der Wissenschaften, II Classe. 1905(8),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