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颌龙属
锐颌龙属 化石时期:白垩纪前期,
| |
---|---|
锐颌龙的正模标本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总目: |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 Saurischia |
亚目: | 兽脚亚目 Theropoda |
科: | †角鼻龙科 Ceratosauridae |
属: | †锐颌龙属 Genyodectes Woodward, 1901 |
模式种 | |
迟晚锐颌龙 Genyodectes serus Woodward, 1901
|
锐颌龙属(学名:Genyodectes)是角鼻龙下目的一属恐龙,生活于下白垩纪的南美洲。正模标本(编号MLP 26-39)是一个完整的鼻端,包括前上颌骨、部份上颌骨、右及左齿骨、一些牙齿、左夹板骨碎片及部份冠突骨。这些都是在阿根廷丘布特省发现的。这些化石都保存得较差,而有一些仍保持连接的关节。锐颌龙的前上颌骨有相对较大及向前倾的牙齿,它的学名亦是因这些牙齿而得来。
分类
由于锐颌龙的化石都是碎片,而其准确的发现位置及地层亦存疑,故它一直被认为是疑名[1]。直到2004年,一份重新描述似乎重新确立此属的有效性[2]。在1901年,英国古生物学家亚瑟·史密斯·伍德沃德爵士描述、命名了锐颌龙[3],是继酋长龙[4]后的第二个被命名的南美洲非鸟类恐龙;也是至1970年代以前,最完整的南美洲兽脚亚目恐龙。在过去十年内,正模标本曾被归类于斑龙科、暴龙科、兽脚亚目的位置不明属、以及阿贝力龙科(有可能是阿贝力龙的次异名)。直到将附加于正模标本的人工部份移除后,才能对这个标本能作出重新的评估。在2004年的重新述叙,指出这个标本缺乏阿贝力龙科及暴龙科的主要共有衍征,但却有很多新角鼻龙类的特征[2]。这显示锐颌龙较衍生的阿贝力龙科更接近角鼻龙。再者,根据骨头的保存及历史纪录,该标本有可能是从Cerro Barcino地层(阿普第阶到阿尔比阶)中挖掘的[2]。
-
锐颌龙的生态复原图
-
锐颌龙已发现的化石部位
-
锐颌龙与人类的体型比较
鉴定
在2004年,奥利佛·劳赫(Oliver Rauhut)将锐颌龙定义为拥有下特征:前上颌骨的牙齿以雁行方式重叠排列,而上颌骨的最长牙齿齿冠大于下颌厚度最薄处,这些特征与其他所有兽脚类恐龙不同,可能除了角鼻龙以外。而锐颌龙拥有4颗前上颌骨牙齿,角鼻龙拥有3颗[2]。
参考资料
- ^ Tykoski, R.S., and Rowe, T. Ceratosauria. Weishampel, D.B., Dodson, P., and Osmólska, H. (Eds.) (编). The Dinosauria 2nd ed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ISBN 978-0-520-24209-8.
- ^ 2.0 2.1 2.2 2.3 Rauhut, O.W.M. Provenance and anatomy of Genyodectes serus, a large-toothed ceratosaur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Patagoni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4, 24 (4): 894–902.
- ^ Woodward A. S. On some extinct reptiles from Patagonia, of the genera Meiolania, Dinilysia, and Genyodectes. Proceedings of the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1901: 169–184.
- ^ Ameghino, F. Nota preliminar sobre el Loncosaurus argentinus, un representante de la familia de los Megalosauridae en la Republica Argentina. Anales de la Sociedad Cientifica Argentina. 1899, 47: 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