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侨民
金门侨民是指离开金门[注 1]到海外谋生的金门人。而因为政治因素,前往中国大陆或台湾地区发展的金门人不算在侨民的范围里。这些人又被称作是“出洋客”。
历史
金门人开始向海外发展的时间据说是在明隆庆、万历左右,而在金门各族谱中,也有在鸦片战争之前已有金门人在海外发展的记录[1]:9、10。而在马来西亚马六甲的三保山,可发现刻著乾隆卅七年(1772年)的“金门陈坑陈巽谋之墓”[1]:11。
而从19世纪后半到1949年以前,金门有四次主要的移民潮[1]:11。第一次是1860年代,由于〈北京条约〉签订,清廷开放华工出洋[1]:11。第二次则是在1912年到1929年,因为当时南洋商业发达、治安较良好等因素,吸引了青壮人口前往[1]:12。第三次移民潮则是在1937年到1945年,因日军侵华,金门被日军控制[1]:13。当时不想当日军军伕的金门人很多逃去投靠南洋的亲戚友人,称作“走日本手”[1]:13。第四次则是在1945年到1949年间,因为治安恶化且逃避国民政府抽丁参与国共内战,当时金门侨民不愿返乡,壮丁又再次逃往南洋[1]:13。
分布
金门侨民前往的国家主要是东南亚各国,例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地的主要港口[1]:14。根据金门县华侨协会在1971年做的统计,侨居人口最多的是新加坡,约5万人[1]:14。其他地方则是印尼约2.5万人、马来半岛约2.4万人等等,而全部则有11万多人[1]:14。
另外金门移民的机制为“连锁式移民”,同乡或同族的人大多会聚集在同一个地点[1]:14、15。例如烈屿人大多前往汶莱,古宁头李氏大多前往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巴生市[1]:14。
参见
注释
- ^ 指金门岛、烈屿等等金门地区的岛屿。现归中华民国金门县管理的乌坵通常不算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