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樵
郑樵(1104年5月7日—1162年4月3日),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宋代史学家、目录学家,世称夹漈先生。
生平
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三月三十日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小启蒙于良好的家庭教育。
宣和元年(1119年),父郑国器卒于姑苏(今江苏苏州)。郑樵一生无意于科举[1],刻苦力学三十年,立志读遍古今书[2],他与从兄郑厚到处借书求读,“寸阴未尝虚度,风晨雪夜执笔不休,厨无烟火而讽诵不绝”[3],立志“欲读古今之书,欲通百家之学,欲讨六艺之文而为羽翼,如此一生则无遗恨”,毕生从事学术研究,为了解草木、虫鱼的生长状况,他与“田夫老野往来、与夜鹤晓猿杂处”[4][5],自负不下刘向、扬雄[6],并结识当时的抗金名将如李纲、韩世忠[7]。
绍兴十九年(1149年),赴京献《诏藏秘府》一百四十卷,授右迪功郎,未接受[8]。
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同安主簿朱熹上山拜见郑樵,郑樵仅用“豆腐、白盐、白姜、荞头”相待,两人谈诗论文三天三夜;下山时,朱熹的书童对此颇有微词,朱熹却说:“此‘四白’乃山珍海味齐全也”。
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通志》初稿完成,其中《通志》的“二十略”涉及诸多知识领域,堪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这年王纶荐郑樵。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应高宗召对[9],授右迪功郎、礼兵部架阁文字,后改监潭州南岳庙。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郑樵步行三千里至临安,献《通志》一书,此时高宗幸建康(今江苏南京),无缘得见,诏升为枢密院编修兼权检详诸房文字。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春天高宗赵构返临安,三月七日命郑樵呈献《通志》,诏旨下达之日,郑樵病卒。
著述
郑樵著述等身,“十年为经旨之学”,有《书考》、《诗辨妄》、《春秋考》等;“三年为礼乐之学”,有《谥法》、《系声乐府》等;“三年为文字之学”,有《象类书》、《续汗简》、《梵书编》等;“五六为天文地理之学,为虫鱼草木之学,为方书之学”,《天文书》、《春秋地名》、《尔雅注》、《诗名物志》、《本草成书》等;“八九年为讨论之学,为图谱之学,为亡书之学”,有《求书阙记》、《校仇备略》、《书目正讹》、《图书志》、《集古系地录》等,凡81部900馀卷,但流传不多,仅《通志》、《尔雅注》、《诗辨妄》、《六经奥论》、《系声乐谱》二十四卷与《夹漈遗稿》等。其中,记载典章制度的《通志》一书最为重要,其中《二十略》相当于正史中的书志,是一本由三皇五帝,记载到隋唐时代的政书。
评价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指出:“南北宋间记诵之富,考证之勤,实未有过于樵者。”
- 章学诚说:“郑君区区一身,僻处寒陋,独犯马、班以来所不敢为者而为之,立论高远。”[10]
- 梁启超曾高度评价郑樵对史学的贡献:“宋郑樵生左(左丘明)、司(司马迁)千岁之后,奋高掌,迈远跖,以作《通志》,可谓豪杰之士也……史界之有樵,若光芒竞天一彗星焉。”
- 吕振羽赋诗称赞郑樵与《通志》:“史通莆郑著新编,门类略析脉络全。食货艺文颠主次,古今通变叙禅缘。敢提疑伪同知己,忍摭传闻近史迁。未若船山阐理势,广搜博引仰莆田。”
注释
参考书目
- 《宋元学案》
- 康熙四十四年《莆田县志》
- 乾隆二年《福建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