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藓糖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1年9月17日) |
赤藓糖[1] | |
---|---|
IUPAC名 (2R,3R)-2,3,4-Trihydroxybutanal (D) (2S,3S)-2,3,4-Trihydroxybutanal (L) | |
识别 | |
CAS号 | 583-50-6((D)) 533-49-3((L)) |
PubChem | 94176((D)) |
ChemSpider | 84990 (D) |
SMILES |
|
InChI |
|
InChIKey | YTBSYETUWUMLBZ-IUYQGCFVBI |
ChEBI | 27904 |
性质 | |
化学式 | C4H8O4 |
摩尔质量 | 120.1 g·mol−1 |
外观 | 浆状 |
溶解性(水) | 非常易溶 |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标准状态(25 ℃,100 kPa)下。 |
赤藓糖[2][3](英语:Erythrose),又名显红糖,在分类上属于丁糖与醛糖。在费雪投影式中,中间两个碳原子上的羟基在碳骨架的同侧。在1849年首先由法国药学家Feux Joseph Garot (1798-1869)从大黄中分离纯化而得,并在碱金属中呈现红色而得名。 其衍生物,赤藓糖-4-磷酸是磷酸戊糖途径及卡尔文循环的中间代谢物。
参考文献
这是一篇与生物化学相关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