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赤山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赤山村
地图
坐标:22°35′09″N 120°37′07″E / 22.585706°N 120.618646°E / 22.585706; 120.618646
国家 中华民国
县市屏东县
乡镇市区万峦乡
政府
 • 村长潘嘉明
人口(2023年5月)
 • 总计1,827人
 • 户数667
时区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村里代码10013120010
毗邻万峦乡佳和村、万金村、五沟村、新厝村、泰武乡佳平村、武潭村

赤山村台湾话Tshiah-san-tshuan台湾客家语四县腔:cagˋ sanˊ cunˊ)位于台湾屏东县万峦乡东边,北与万金村接壤。居民以平埔原住民马卡道族为主。潘姓为赤山第一大姓,该姓占了全村六成的人口数。今仍有马卡道族祭典[1]

赤山在马卡道族的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恒春半岛的马卡道族居民分布多是由万金赤山迁移过去的,当地平埔原住民文化深受赤山村影响[2]

历史

赤山,古称茄藤粟山,前者系因赤山的平埔族先民多属于凤山八社茄藤社系统,约在乾隆年间[3]:737经由社尾(位于屏东县崁顶乡园寮村)做再次迁徙来到此地,后人感念原乡,遂有此名[3]:735;后者则是相传赤山盛产米谷,堆满仓埕,若一座“粟山”,而粟、赤台湾闽南语音近,后改作赤山[3]:732;或说此地一部分先民来自于鲤鱼山赤山岩(位于万丹乡后庄村),而有此名。

茄藤社先民移入此地之时,曾与排湾族Kabiyagan社(佳平)、Amawan社(旧万安)等社有过冲突[3]:733乾隆后期屯番制施行时,赤山万金为“放索大屯”之地点,常置兵丁员数多达四百名,接受除茄藤社以外之放索社、力力社、下淡水、上淡水社等社民移垦[4]:84。同时期颁布的守隘政策,赤山属万巾庄隘[5]:612。基于这些因素,赤山一直是屏东平原上最大的马卡道族部落之一。道光二十年(1840),一部分村民再往南迁徙成新开庄[4]:79,也有些更往南直到恒春半岛[2]。赤山也是马卡道族移往东部的重要根据地之一,西元1850年代开始,不堪人口压力的平埔族,请排湾族人作为向导,越过后山在东部落脚,成为今日东部马卡道族的先民[2]

清代时期,赤山都处于番界线以东之地带[5]:612同治十三年(1874),在清廷“开山抚番”的政策之下,决定开凿南、中、北三条越岭山路到达后山,其中“赤山-卑南”道是全台湾抚番道路最早开通的一条,但在光绪年间受原住民的反抗而无法通行[5]:613。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1894)的记载也表明,在光绪年间,此处还设有番社义学

行政上赤山本与万金一体,日治时期同称赤山庄,先属阿猴厅港东上里、再隶于高雄州屏东郡万峦庄,共有千馀位的平埔原住民族居住[4]:75。战后独立出万峦乡赤山村。

文化

赤山服饰、风俗、堂号均深受附近汉族客家人的影响[6]:105,村庄内多数姓潘,少数姓王[6]:105天主教在十九世纪中叶传入赤山,今日约有三分之一人口为天主教友。村内的平埔原住民族群今分类为马卡道族,属放索社群。

传统祭仪

日治时期以前,赤山与邻近的部落如万金饷潭粪箕湖等地正月十五会一起举办马卡道族趒戏(Ma-olau)的活动[2]。根据戴炎辉《赤山地方的平埔族》所载,此传统节庆约莫在西元1920年代渐渐消失,该史料也指出,传统上在五月节,马卡道族青年也会举行俗称“走镖”的赛跑活动。

赤山的平埔族每年以农历初三为期,会回到原居地社尾进行祭祖活动,当地有一祖庙,族人会回到此进行跳舞、吟唱及祭祀活动[3]:732,同时邻近的平埔族部落也会参加[2]:168。今日此祭祀活动尚存,不过已改作与老埤等部落进行跳戏时相同的农历十月十五日[2]:169

随著社会文化的变迁,马卡道族传统的阿姆姆(或称老祖)信仰已经式微,今日赤山非天主教友的族人以奉祀妈祖的慈济宫为信仰中心,而趒戏的祭仪过程已经与汉文化祭祀活动融合,体现在年尾戏里面[2]:103

潘仙英传说

据说赤山在清朝道光咸丰年间曾有一名汉人武将潘仙英,为台湾南路番屯千总[2],官至五品,掌管放索大屯、塔楼小屯及新港小屯[6]:108。因对地方贡献良多,尤其抵御了东方排湾族的侵扰[2]:108,赤山的马卡道族人纷纷以为姓[6]:108。潘仙英死后葬于赤山,墓今已不存,仍有后裔住在赤山村内。

梅魁

“梅魁”为高屏地区的特有文化,赤山地区的梅魁古厝仍存有两间(原有七间,占总数的五分之一),潘谦铭推论来源可能为因潘仙英的影响,该家户为官员所封;或者是女儿嫁予当地的驻兵官员而来[6]:107。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梅魁象征多子多孙、源远流长的含意,并且与大户人家的赘婚、养子、嫁妆等因素有关[7]:190。而平埔原住民部落的梅魁古厝的数量较多,则显示了马卡道族从母系文化过渡到汉人父系社会,产生了较多的赘婚、养子等社会现象[7]

另见

注释

参考

  1. ^ 存档副本. [2020-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1).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刘, 还月. 《马卡道民族志》 初版. 屏东市: 屏东县立文化中心. 1996: 380. ISBN 9570077492.
  3. ^ 3.0 3.1 3.2 3.3 3.4 戴炎辉,《清代台湾之乡治》,台北:联经出版社,1998年. 附录一 《赤山地方的平埔族》
  4. ^ 4.0 4.1 4.2 翁佳音、陈怡宏,《平埔蕃调查书》(台北市: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2013)
  5. ^ 5.0 5.1 5.2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采集组。"台湾地名辞书(卷四)屏东县"。国家图书馆台湾记忆系统。2001。
  6. ^ 6.0 6.1 6.2 6.3 6.4 潘, 谦铭. 《赤山万金庄的代志》, 收录于《屏东文献第二期》 屏东市: 屏东县政府文化局
  7. ^ 7.0 7.1 廖, 德宗. 《凤山县梅魁及鸿禧门额探源》, 财团法人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 https://gis.rchss.sinica.edu.tw/mapclub_2023010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