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布劳格
- العربية
- مصرى
- Asturianu
- تۆرکجه
- Беларуская
- Беларуская (тарашкевіца)
- Български
- भोजपुरी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ansk
- Deutsch
- English
- Esperanto
- Español
- Eesti
- Euskara
- فارسی
- Suomi
- Français
- Galego
- עברית
- हिन्दी
- Hrvatski
- Magyar
- Հայերեն
- Bahasa Indonesia
- Ido
- Íslenska
- Italiano
- 日本語
- ქართული
- ಕನ್ನಡ
- 한국어
- Kurdî
- Latina
- Lëtzebuergesch
- Lietuvių
- Latviešu
- Malagasy
- Македонски
- മലയാളം
- मराठी
- Bahasa Melayu
- Plattdüütsch
- Nederlands
- Norsk nynorsk
- Norsk bokmål
- ਪੰਜਾਬੀ
- Kapampangan
- Polski
- پنجابی
- Português
- Română
- Русский
- संस्कृतम्
- Srpskohrvatski / 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
- Simple English
- Slovenščina
- Српски / srpski
- Svenska
- தமிழ்
- తెలుగు
- ไทย
- Türkçe
- Українська
- اردو
- Tiếng Việt
- Winaray
- 吴语
- მარგალური
- Yorùbá
- 閩南語 / Bân-lâm-gú
- 粵語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2年8月5日)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也不要翻译不可靠、低品质内容。依版权协议,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 {{Translated page}} 标签。 |
诺曼·布劳格 | |
---|---|
出生 | Norman Ernest Borlaug (1914-03-25)1914年3月25日 美国爱荷华州克雷斯科 |
逝世 | 2009年9月12日(2009岁—09—12)(95岁)[1] 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 |
国籍 | 美国 |
公民权 | 美国 |
母校 | 明尼苏达大学 (B.S., 1937) (Ph.D, 1942) |
知名于 | |
奖项 |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
机构 |
|
论文 | 镰刀菌的变异和变异性研究(1942) |
诺曼·布劳格(Norman Ernest Borlaug,1914年3月25日—2009年9月12日),美国生物学家、人道主义者、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被称为绿色革命之父。曾获美国的总统自由勋章、国会金质奖章和印度的莲花赐勋章。
生平
1937年在明尼苏达大学拿到植物病理学和遗传学博士学位。后在墨西哥进行农业科学研究,培育出20多种矮秆高产抗病小麦品种。 20世纪中叶,他致力于在墨西哥、巴基斯坦、印度等地推广高产小麦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 1963年墨西哥成为小麦净出口国,1965-1970年,巴基斯坦和印度小麦产量增加了一倍,被称为“绿色革命”,千百万人因此免于饥饿。他于197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之后他继续在亚洲和非洲推广绿色革命。 2009年9月12日去世,享年95岁。
参考文献
- ^ Swaminathan, M. S. Obituary: Norman E. Borlaug (1914–2009) Plant scientist who transformed global food production. Nature. 2009, 461 (7266): 894. Bibcode:2009Natur.461..894S. ISSN 0028-0836. PMID 19829366. S2CID 36572472. doi:10.1038/461894a.
- ^ Phillips, R. L. Norman Ernest Borlaug. 25 March 1914 – 12 September 2009. Biographical Memoirs of Fellows of the Royal Society. 2013, 59: 59–72. S2CID 75211546. doi:10.1098/rsbm.2013.0012.
1901年—1925年 | |
---|---|
1926年—1950年 | |
1951年—1975年 | |
1976年—2000年 | 1976年:威廉斯、科里根 / 1977年:国际特赦组织 / 1978年:萨达特、贝京 / 1979年:德蕾莎修女 / 1980年:佩雷斯 / 1981年:联合国难民署 / 1982年:默达尔、加西亚 / 1983年:瓦文萨 / 1984年:图图 / 1985年:国际防止核战争医生组织 / 1986年:维瑟尔 / 1987年:阿里亚斯 / 1988年: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 / 1989年: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 1990年:戈尔巴乔夫 / 1991年:昂山素季 / 1992年:门楚 / 1993年:曼德拉、德克勒克 / 1994年:阿拉法特、佩雷斯、拉宾 / 1995年:帕格沃什科学和世界事务会议、罗特布拉特 / 1996年:西门内斯·贝洛、奥尔塔 / 1997年:国际反地雷组织、威廉斯 / 1998年:休姆、特林布尔 / 1999年:无国界医生 / 2000年:金大中 |
2001年至今 | 2001年:联合国、安南 / 2002年:卡特 / 2003年:艾芭迪 / 2004年:马塔伊 / 2005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巴拉迪 / 2006年:尤努斯、孟加拉乡村银行 / 2007年:戈尔、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 2008年:阿赫蒂萨里 / 2009年:奥巴马 / 2010年:刘晓波 / 2011年:约翰逊-瑟利夫、格鲍伊、卡曼 / 2012年:欧洲联盟 / 2013年:禁止化学武器组织 / 2014年:萨塔亚提、优素福扎伊 / 2015年:突尼斯全国对话四方集团 / 2016年:桑托斯 / 2017年: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 / 2018年:穆奎格、穆拉德 / 2019年:阿比 / 2020年:世界粮食计划署 / 2021年:雷萨、穆拉托夫 / 2022年:比亚利亚茨基、纪念、公民自由中心 / 2023年:穆罕默迪 / 2024年:日本原水爆被害者团体协议会 |
注:年份不一定是实际获奖时间,1912年、1919年、1925年、1929年、1933年、1935年、1944年、1952年、1954年、1960年、1962年、1976年的奖项都延后一年颁发。 |
- 自2022年8月需要从英语维基百科翻译的条目
- 需要从英语维基百科翻译的条目
- 含有hCards的条目
- 本地相关图片与维基数据不同
- 含有英语的条目
- 包含FAST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ISNI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VIA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WorldCat实体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BNE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GN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J9U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LCC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Libris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NDL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NK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NLG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NT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PLWAB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CINII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NAR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SNAC-I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SUDO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