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西德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1949年—1990年
国歌:
西德的领土范围(1957年-1990年)
西德的领土范围(1957年-1990年)
首都波恩
最大城市汉堡
常用语言德语
政府联邦制
议会制
共和立宪制
联邦总统 
• 1949年-1959年
特奥多尔·豪斯
• 1959年-1969年
海因里希·吕布克
• 1969年-1974年
古斯塔夫·海涅曼
• 1974年-1979年
瓦尔特·谢尔
• 1979年-1984年
卡尔·卡斯滕斯
• 1984年-1990年
里夏德·冯·魏茨泽克[注 1]
总理 
• 1949年-1963年
康拉德·阿登纳
• 1963年-1966年
路德维希·艾哈德
• 1966年-1969年
库尔特·乔治·基辛格
• 1969年-1974年
维利·勃兰特
• 1974年-1982年
赫尔穆特·施密特
• 1982年-1990年
赫尔穆特·科尔[注 2]
立法机构联邦议会
历史时期冷战
• 成立
1949年5月23日
1989年11月9日
1990年10月3日
人口
• 1990年
63254000
货币德国马克
前身
继承
盟军占领下的德国
萨尔保护领
德国
今属于 德国

西德(德语:Westdeutschland),又称联邦德国,是对于1949年5月23日成立至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期间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语: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之俗称。

联邦德国建立于其初期范围包括二战后由美国英国法国所占领的德国领土;除了德国西部的领土外,东德境内、德国原本的首都柏林市区西半部在当时也属于西德非法定的事实领土。如此一来,西柏林成为一个飞地,被东德领土所包围。冷战开始时,欧洲西方集团东方集团瓜分。德国实际上被划分为两个国家和两个特殊领土,即萨尔州和分裂的柏林。西德西南部的三个州于1952年合并形成巴登-符腾堡州,而萨尔兰州于1957年加入西德。西柏林被认为是非官方的事实上的第十一州,虽然在法律上不属于西德,但由于柏林在盟军控制委员会的控制下,西柏林在政治上与西德结盟,并在其联邦机构中直接或间接代表。

1950年代的经济奇迹奠定了日后德国占据重要地位的基础,当时西德从二战造成的巨大破坏中崛起,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第一任总理康拉德·阿登纳一直任职到1963年,他致力于与北约完全结盟而不是保持中立,并获得了军事联盟的成员资格。阿登纳也是发展成为当今欧盟的协议的支持者。1975年G6成立时,对于西德是否会成为其成员,并没有严肃的争论。

随著柏林围墙的开放促使东方集团走向瓦解,两个领土都采取行动实现德国统一。东德于1990年投票决定解散并合并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它的五个战后州与重新统一的柏林一起重组,结束了其特殊地位并形成了一个额外的土地。他们于1990年10月3日正式加入联邦共和国,将州总数从10个增加到16个,结束了德国的分裂。重新统一的德国是以前非正式地称为西德的国家的直接延续,而不是一个新的国家,因为这个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自愿加入的行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扩大到包括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另外六个州共和国。扩大后的联邦共和国保留了西德的政治文化,并继续其在国际组织中的现有成员资格,以及其西方外交政策与联合国北约经合组织欧洲经济共同体等西方联盟的联系。

称呼

西德官方认定的本国名称只有一个,即“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是“BRD”。

但在东德地区、欧美和日本,对“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有很多别的称呼,例如“西德Westdeutschland)”或“西德意志联邦共和国Westdeutsche Bundesrepublik)”,这些别称在1950~1960年代间被频繁使用。这是因为在《1968年宪法》颁布以后,西德、西柏林和东德、东柏林已经完全不同,外国人在称呼“德国的概念”时如果不用特别的称呼的话会产生很多歧义。从1970年代早期开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逐渐能缩写成“BRD”,《新德意志报》是第一个采用这个缩写的报纸。1973年,东德接受了“BRD”这个词作为西德的官方简称,由于东德的同意,其他东方集团国家也随之效仿,“BRD”一词也迅速在国际上流行。

为了回应这一变化,早在1965年,西德的“两德内部关系部长”埃里希·门德就写了一篇名为《关于德国的称谓的指令》的文章,建议政府部门不要使用缩写,以免矮化西德的正统地位。到了1974年5月31日,西德的“联邦州政府首脑会议”正式宣布:在官方出版物里称呼西德时,必须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这个全称。从那时起,西德的各种媒体就避免使用缩写,唯左翼中的马克思派系的媒体依旧跟随东德使用缩写。1979年11月,“西德联邦政府”和“西德联邦议院”在德国电视一台二台中发表公开布告,呼吁全西德的民众都不要用缩写来称呼自己的国家[1]

在除了西德以外的所有国家,均不会认为“西德(Westdeutschland)”一词是带有歧视性的,而认为这只是一种表达地理方位的名字。像奥地利瑞士卢森堡这样的德语国家们亦广泛使用“西德”一词来称呼联邦德国,并没有因为它们的国家也说德语,就跟随西德的叫法而使用全称。在英语系的国家,“西德”及其同等的术语更多的是用在政治学、新闻学或学术界之中的,而平民称呼西德时的叫法随意,英语系国家的政府们也没有对它进行过强制规定。

最后,因为西德的首都位于波昂,所以一些历史学家也会称“西德”为“波恩共和国Bonner Republik)”或“波恩政权Bonner Staat)”[2]

历史

1945年4月16日—4月30日柏林战役,纳粹德国最终战败无条件投降之后,根据1945年7月的波茨坦会议四国的秘约,决定在德国战败后将其一分为四分别由四个战胜国占领,并且合组一个最高管理单位同盟管理议会(Allied Control Council,ACC)来治理德国事务。但由于理念上的差异,在战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阵营与以苏联为主的共产阵营逐渐疏远,1948年3月时,美、英、法三国在伦敦举行会议,初步决议要将三国所分别管理的德国领土合并,在德国西部组成一个政权。苏联方面也针对这点作出反制,首先是退出ACC,并进而宣布著手设立一个东德政权的计划。

1987年,部署在西德的美国陆军部队
西德空军F-104于1960年代后期

但直接导致东西德分离的导火线,则是发生在1948年6月20日,西方占领区境内的货币重整计画。当时西方三国占领区内原本分别发行的货币整合为一,但却排除苏联占领区,发行了西德马克,而苏联占领区也在短短三日后发行了东德马克,俨然象征东西德正式分离。东西德分离后,东德方面曾在1948年中开始,对使用西德马克的西柏林地区进行封锁,为期11个月,希望透过此举达到完全控制整个柏林地区的目的,但却在西方国家持续以空运方式所进行的柏林空运之支援下没有实现。在柏林封锁解除(1949年5月12日)后没多久的5月23日,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宣布正式成立。而东德方面也在同年的10月7日宣布正式成立以德意志社会主义统一党(缩写:SED)一党专政的社会主义政体。

1973年福斯汽车

西德于1955年5月8日加入北约,相对的,由苏联扶植、 德国统一社会党主政的东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则加入了华沙条约组织,使得东西德间的交界成为两大对垒阵营的最前线,冷战的焦点。

1957年,根据《萨尔条约》,原被法国托管的萨尔保护领加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为萨尔州

在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后,东德领土于1990年10月3日正式并入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从此覆盖德国全境,德国统一。1991年3月15日,四个占领国正式放弃对其的占领权。西德除了视为是一个分裂状态下的独立国家之外,因两德统一的架构是由东德被并入西德,统一德国的所有制度与统一前的西德完全一致,所以西德也可被视为是当代德国的一段历史时期。

政治制度

有鉴于魏玛共和国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的失败教训,同时避免总统制可能出现的独裁,西德实行联立制,政党需取得5%议席才能进入议会。在西德大部分时期,议会只有四个政党,分别为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拜恩基督教社会联盟德国社会民主党德国自由民主党德国绿党在1980年代后才进入德国联邦议院

联邦德国没有死刑,这点在其基本法第102条中展现。但刑法有关死刑部分则迟至1953年修为无期徒刑[3]。有证据显示,联邦德国的废死,最早来自右翼政党的提案,原先目的并非是一般罪行的凶手,而是企图阻碍盟军对战犯执行死刑[4];但实际上废死并无影响战犯的处决,也被认为无法对其法院有拘束力,所以相关处决则持续到1951年。详情可见德国死刑制度一文。

领土

蓝色: 西德
红色: 东德
黄色: 西柏林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建立于其初期范围包括二战后由美国、英国和法国所占领的德国领土而除了德国西部的领土外,东德境内、德国原本的首都柏林市区西半部在当时也属于西德非法定的事实领土。如此一来,西柏林成为一个飞地,被东德领土所包围。

经济

曾经被认为经济会非常落后,但经济一直勇猛发展。[5][6]

注释

  1. ^ 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后,里夏德·冯·魏茨泽克继续担任统一后的联邦总统至1994年6月30日。
  2. ^ 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后,赫尔穆特·科尔继续担任统一后的联邦总理至1998年10月27日。

参考文献

  1. ^ See in general: Stefan Schmidt, "Die Diskussion um den Gebrauch der Abkürzung «BRD»", in: Aktueller Begriff, Deutscher Bundestag – Wissenschaftliche Dienste (ed.), No. 71/09 (4 September 2009) 存档副本 (PDF). [2011-06-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6-05). 
  2. ^ The Bonn Republic — West German democracy, 1945-1990, Anthony James Nicholls, Longman, 1997
  3. ^ Bayerische Verfassung Art. 47, Abs. 4. [2011-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5). 
  4. ^ Charles Lane (The Washington Post, 4. Juni 2005): The Paradoxes of a Death Penalty Stance. [2011-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0). 
  5. ^ 西德50年代经济奇迹探析. 世界历史. [2023-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9). 
  6. ^ 来自竞争的繁荣. 商务印书馆. 1994: 19.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