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家蚕
成年的雌蛾(上)与雄蛾(下)
五龄幼虫
驯养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目: 鳞翅目 Lepidoptera
科: 蚕蛾科 Bombycidae
属: 家蚕蛾属 Bombyx
种:
家蚕 B. mori
二名法
Bombyx mori
Linnaeus, 1758

学名Bombyx mori)是鳞翅目蚕蛾科家蚕蛾属完全变态昆虫,为丝绸的主要原料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家蚕原产中国,其幼虫华南地区俗称蚕宝宝娘仔,成虫称为蚕蛾

家蚕的英文名为“silkworm”(意为“丝虫”),因为它用。茧是由一根300-900米长的丝织成的。

家蚕是由野家蚕Bombyx mandarina)驯化而来,家蚕的驯养在中国已有超过5000年的历史[1],并先后传播到印度韩国尼泊尔日本和西方国家。

由于经过人类长久的驯养,家蚕和家蚕蛾属的其他物种在外观形态上已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它们不但失去了飞行能力,身体也因失去了色素而变成白色。[2]

特征

幼虫有13个环节,胸腹部有8对足,依品种不同身体呈青白色或黑色,虫足极具黏性。

成虫有3对足,两对翅膀,身体上有白色的鳞毛。头部有一对黑色的复眼和一对齿状的触角

性别特征

蚕在四龄时,身体变大,易区分雄与雌。

从蚕的身体的尾部算起,如果在第二、三环节之间有一个叫做海洛尔特氏腺的凸出的小圆点,则是雄性;如果在倒数第二、三环节的下面,有被称为石渡氏腺(Ishiwata's gland)的四个凹形的小圆点,则是雌性。

从蚕茧分辨

蚕茧尾端的下方,如果有个X形,则是雌的;如果没有则是雄的,而且母的蚕茧较为肥胖,雄的蚕茧比较尖长。

从成虫分辨

蚕蛾更容易分辨:雌蚕蛾身体较肥胖,交配后会产卵,雄蚕蛾身体则比较尖长。

历史

从考古家在吴越发现的丝绸实物来看,在5000年前的江南地区就有蚕业。[3]

相传早于西元前三千多年,黄帝的妻子嫘祖就开始“养蚕取丝”。

中国丝绸的秘密,后来随移民传播至朝鲜印度等地,传说在公元六世纪拜占庭基督教僧侣从中国偷运蚕蛹,养蚕技术才传到了欧洲。

蚕是对人类贡献最久、最伟大的昆虫之一。

习性

成虫蚕蛾
野家蚕的成虫蛾
蚕茧
梁楷《蚕织图》,蚕茧

家蚕主食为桑叶,也可用其它一些树叶(柞树柘树亦可养蚕)。家蚕有很强的食欲,它们昼夜不停地吃桑叶,因而长得很快,有成语蚕食鲸吞。此外蚕非常怕冷,温度稍低就有可能冷死,必须注意室温保暖,蚕同时也是蚂蚁的美食,也需注意蚂蚁对蚕的生命威胁。

当它们头部的颜色变黑的时候,即表明它们将要蜕皮。在完成四次蜕皮之后,它们的身体会变为浅黄色,皮肤也变得更紧,这表明它们将要用丝来包裹自己(茧),在茧中变态。它们从小长到长大,可以长大9000倍。

如果蚕蛹变为成虫(蚕蛾),它们会将茧溶解并钻出。由于它们破洞而出,故而蚕茧会被破坏,丝线将会变短,不能用于纺丝织绸,所以要在其尚未破茧以前,即将蚕茧放入沸水中,以杀死蚕蛹,并使茧易于拆解。

家蚕的虫及蛹可以食用,并有食疗的功效。[来源请求]

蚕蛾经过人类驯化后已失去飞行能力,它们的唯一目的只在于产卵繁殖后代。它们在成虫阶段并不进食,交配完后雄蛾会马上死去,雌蛾则于产卵结束后死亡。

因其久远的驯养历史和经济上的重要性,家蚕的基因已成为现代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但由于近年家蚕疾病猖獗,原多用作教学上的目的,已渐渐式微,甚至在作为研究用途上也具一定的挑战性。

疾病

目前,以病毒互传染引起的软化症为主,其病体和粪便若无隔离处置,将导致蚕成个体水肿破臭,该群体大量死亡。并且饲养的合适温度为23度为佳。群聚感染自蚕可见。

医用

蚕是传统中药“僵蚕”的来源。僵蚕是蚕的4-5期幼虫感染了一种名为白僵菌真菌并死亡后的干燥体,具有散风和化痰祛痰的功效。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载:“蚕蛹性味咸温,主益精气”;《食疗本草》载:“蚕蛹富含养分,食用甚益人”。现代医学证实蚕蛹油脂和蚕蛹蛋白具有降血糖、增强免疫、抗衰老等功效。[来源请求]

食用

炸柞蚕蛹

在中国北方,柞蚕蛹(俗称“茧蛹”)是一种传统的食品,北魏时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有“以蚕蛹御宴客”的记载。

中国北方十多个省份有养殖柞蚕,其中规模最大的是辽宁,所产蚕蛹的90%左右用于食用。[4]

在泰国有炸蚕料理。

教育

中国大陆以及台湾小学的课程中,通常会让学生养蚕(俗称“蚕宝宝”),观察及纪录蚕蛾的生活史[5]

参考资料

  1. ^ E. J. W. Barber. Prehistoric Textiles: the Development of Cloth in the Neolithic and Bronze Ag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Aegea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31. ISBN 978-0-691-00224-8. 
  2. ^ Captive breeding for thousands of years has impaired olfactory functions in silkmoths. [2022-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7). 
  3. ^ http://content.edu.tw/primary/nature/ks_gc/nctheme/ckl01/3-5-9.htm)。在[永久失效链接]浙江吴兴的郊外,考古学家发现了具有五千年之久的人类的遗物,其中就有丝织品。
  4. ^ 闻英奇. 柞蚕蛹是啥?就是市场常见的茧蛹子. 华商晨报. 2018-05-18 [2021-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6) –通过新浪新闻中心. 
  5. ^ 生命教育 為何一定要養蠶寶寶?. 台北市教育e周报. 2007-01-06 [2019年4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9) (中文). 

外部链接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蚕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