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苏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苏峻(294年以前—328年11月13日),子高长广郡掖县(今属山东)人[1]晋朝官员,活跃于东晋初年,曾参与讨平王敦之乱,但却是数年后苏峻之乱的叛军领袖。

生平

聚众自立

苏峻年轻时是一介书生,有才学,最初为主簿。十八岁时获举孝廉永嘉五年(311年),永嘉之乱爆发,苏峻在家乡结垒自保,数千家归投。苏峻和其乡民所结的屯垒为当时诸垒中最强,而且又推行王化,收集枯骨代葬,种种行为都让他深得人心,被推为主。

当时在建邺司马睿听闻苏峻的事,于是任命苏峻为安集将军。及后青州刺史曹嶷对苏峻得人心而感到厌恶,担心会成为祸患,于是打算讨伐。苏峻害怕,于是领部下数百家南迁广陵,并获任命为鹰扬将军。此时周坚彭城叛乱,苏峻协助平定,因功任淮陵内史,后迁兰陵相。

王敦之乱

永昌元年(322年),王敦之乱爆发,权臣江州王敦起兵进攻建康,苏峻收到诏命要抵抗。但苏峻占卜后结果不吉,迟迟不进。及后朝廷军队被王敦击败,王敦攻入建康并自任丞相,控制朝政。苏峻于是退至盱眙。此时苏峻任淮陵内史时的旧下属请求朝廷让苏峻再度上任,朝廷接纳并加授苏峻奋威将军,及后又改任临淮内史。

太宁二年(324年),在江州遥控政权的王敦再次进攻建康,打算篡位,尚书令郗鉴于是召刘遐和苏峻入卫京师。王敦此时派苏峻之兄劝苏峻不要应命,但苏峻不听[2],仍率军入援建康。王敦党羽钱凤和江南豪族沈充打算乘苏峻军远道而来,尚因疲倦而未及战斗而进攻苏峻,以免经充足休息后顽强抵抗,于是进攻竹格渚。苏峻于是率领韩晃南塘截击王敦军,并大败对手。王敦之乱尾声时亦与庾亮追击逃走的沈充。事件平定后,苏峻因功进使持节、冠军将、历阳(今安徽和县)内史,加散骑常侍,封邵陵公,食一千八百户。

叛乱起兵

苏峻在王敦之乱后因有功于国,威名和声望都渐渐提高。而且苏峻手下有一万名精锐部队和精良的兵器,是一股强大的军事力量,如于咸和元年(326年)曾派兵击退南侵寿春后赵军,解除建康危机。苏峻因其功勋和精锐的军队而骄傲自满,并有异心,常收纳亡命之徒,其中更收纳因谋反被诛杀的南顿王司马宗党羽卞咸之兄卞阐,更违命藏匿,不将他送交朝廷[3]庾亮因而认定他日后必为祸乱,于是以自己为决策的辅政大臣,力排朝议而决定征召苏峻,朝廷并于咸和二年(327年)正式下诏征苏峻为大司农,明升其官,实夺其兵权。

苏峻在听闻庾亮有意征召他时就已命司马何仍向庾亮表达想留镇地方之意,及至征召后仍求改镇青州荒郡,但庾亮都不接受。苏峻常担心庾亮这是要加害自己,于是在参军任让的建议之下拒绝受命[4]。及后更与祖约联合起来举兵,以讨庾亮为名进攻建康。

苏峻军在东进期间虽遇到朝廷军队的抵抗,但主要战事都战胜,并一直逼近建康,最终于咸和三年(328年)领兵逼近建康。尚书令、领军将军卞壸和丹阳尹羊曼等人先后战死,庾亮想率军抵抗但未战先溃,被逼投奔温峤。苏峻遂陷宫城,纵兵大掠。虽然司徒王导等人守护晋成帝和宗庙,但无法阻止苏峻掳掠后宫和官库。苏峻亦驱役百官,让官员担著东西运上蒋山。苏峻亦残酷无道,在建康裸剥士女,令他们狼狈得以草席甚至泥土蔽体,哀号之声更震动城内外。苏峻又总掌大权,自任骠骑将军录尚书事,其他党羽亦获任命官职。

同年,以征西大将军陶侃为盟主的讨伐军起,苏峻因而逼迫成帝迁居石头城(江苏江宁石头山后)。温峤、陶侃等会师讨伐苏峻,但彼此相拒不下,而且苏峻军在期间又纵兵抄掠,令讨伐军士气下降,连陶侃也因不满讨伐军久无进展而一度打算回荆州。但温峤坚持,令陶侃留下。九月廿五·庚午(328年11月13日),陶侃为援救正被进攻的讨伐军据点大业垒而率水军攻石头城,温峤亦与庾亮和赵胤领兵由白石南攻向石头城,向苏峻军挑战。苏峻领八千人拒击,并派部将匡孝和儿子苏硕攻赵胤。及后劳军酒醉的苏峻见赵胤被匡孝击破而退走,于是说:“孝能破贼,我更不如邪!”及后就留下军队,仅率数骑向北突阵。但苏峻不成功,唯有撤回,但在撤回期间马匹停滞不前,苏峻被陶侃部将彭世李千以投枪击杀,堕马惨死。苏峻被杀后被斩首、碎尸和焚毁遗骨,令讨伐军军心大振,反而苏峻军开始崩溃。虽然苏峻弟苏逸随即接领部众,但都于次年兵败被杀。

注释

  1. ^ 《晋书·地理志》中长广郡没有掖县,故有一作为挺县,今山东莱阳
  2. ^ 《晋书·苏峻传》:敦遗峻兄说曰:“富贵可坐取,何为自来送死?”
  3. ^ 《晋书·庾亮传》
  4. ^ 《晋书·苏峻传》:峻素疑帝欲害己,表曰:“昔明皇帝亲执臣手,使臣北讨胡寇。今中原未靖,无用家为,乞补青州界一荒郡,以展鹰犬之用。”复不许。峻严装将赴召,而犹豫未决,参军任让谓峻曰:“将军求处荒郡而不见许,事势如此,恐无生路,不如勒兵自守。”峻从之,遂不应命。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晋书·卷100》,出自房玄龄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