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栽培
葡萄栽培(英语:Viticulture)是一门专门研究葡萄和生产葡萄的学科,内容包含所有在葡萄园中所进行的园艺工作,为园艺学的一个分支。
葡萄栽培的工作内容为育苗、选地种植、灌溉、施肥、树冠管理、冬季剪定、病虫害防治、观察果实的发育情况以及其中的酒品特色等,并决定采收时机。
葡萄栽培历史
葡萄栽培最早起源于中亚南部、北非,包含里海、黑海、北地中海以及南高加索、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距今已有8000年以上的历史。[1][2]
西元前1000年左右,葡萄栽培开始在古希腊出现,并随著罗马帝国的兴起,势力范围扩展至东欧、北非埃及等地,同时也将两地的葡萄栽培技术传到了义大利、法国以及其他西欧国家,由于地中海沿岸气候适合葡萄栽培,因此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生产便开始在此地区兴盛起来,之后并随著贸易、殖民等活动将葡萄栽培等产业扩展到全世界。[1][2]
目前葡萄栽培遍及世界五大洲,大部分的葡萄园位于北纬20°-52°与南纬30°-45°之间的地区,总栽培面积超过七百万公顷,年产量逾六千万吨。[3]
葡萄生物学特性
葡萄形态与特征
葡萄植株由根、茎、叶、花、果实所构成,以下将葡萄各部份器官及其形态特征分别作概述:[4]
根
葡萄的根部系统相当发达,属肉质根,可贮藏大量的有机营养物质,主要由骨干根与吸收根(幼根)所组成。骨干根为多年生,呈黑褐色,幼根刚萌发时呈白色或微黄色,之后逐渐木质化外表而转成褐色。[4][5]
茎
葡萄为藤本植物,因此地上部的茎会攀缘著其他树木或者物体向上生长,葡萄的茎又称之为枝蔓,主要由主干、主蔓、侧蔓、结果母枝、新梢或副梢所组成。[4][5]
叶
葡萄的叶为单叶互生,叶柄长而且叶片较大,叶片呈掌状,有三裂、五裂、全缘三种型态,嫩叶叶片背面绒毛较多,在葡萄品种鉴别上,可依据叶片形态、色泽以及叶背绒毛的多寡来帮助辨别。[4][5]
花絮、花朵、卷须
葡萄的花絮为复穗状的总状花序或圆锥花絮,花絮由花絮梗、花絮轴、花梗和花蕾所组成。葡萄花有完全花、雌性花及雌性花三种类型。由于完全花具有正常的雌、雄蕊,授粉容易,因此栽植葡萄大多数会选择完全花品种。[4][5]
葡萄卷须与花絮都是茎的变态,两者为同源器官。在栽培过程中,为了减少养分消耗以及避免管理上的麻烦,通常会将卷须摘除。[4][5]
果穗、果实、种子
葡萄的果穗是由花序上的花朵,经授粉受精后结果而来,主要由穗梗、穗轴和果实组成,果穗形状因品种而有圆锥形、圆柱形、球形等。果穗大小以果穗长度来作区分,长度在10公分以下者为小型,10~15公分为中型,15公分以上为大型,通常果穗大小与果穗上果实著生密度会与品种及栽培过程控制有关。[4][5]
葡萄的形状、大小、颜色因品种而异。常见的有圆形、扁圆形、长圆形、椭圆形、鸡心形、卵形、倒卵形等。果皮的颜色有黄、绿、红、蓝、黑、紫等颜色。 一般果实中含1~4颗种子,种子发育会与果实发育息息相关,内含种子数量多的果实较大、含种子数量少的果实偏小。[4][5]
葡萄生命周期
葡萄的生命周期从种子萌发开始,一直到成年、死亡为止,其间不同的发育阶段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6]
- 胚胎期
- 幼年期
- 结实期
- 衰老死亡期
葡萄年周期
除了葡萄的生命周期以外,每年葡萄还会进行周期性的变化,尤其在温带气候下甚为明显,分为:[6]
- 休眠期
- 营养生长期
葡萄品种
葡萄是葡萄科葡萄属的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全属共有70多种。而目前在全世界作为栽培用的葡萄品种则有一万种以上,这些品种主要是来自于欧洲种(欧亚种)、美洲种、东亚种以及欧美杂交种。[7][8]
一般常见的酿酒葡萄原产地最早是从西欧一路到波斯的里海沿岸,但因为葡萄对环境的的高度适应力,以及偶然发生的突变,加上人类不断的引进至新环境,直至今日,全世界除了南极洲以外的地区都可以见到葡萄的踪迹。[9]
葡萄栽培概述
育苗
葡萄的育苗分为三部分:育苗地选择、适合的繁殖方法、有效的栽培管理。[10]
育苗地选择
因为葡萄的生长期喜好在温暖、阳光充足且干燥的环境中,因此育苗地最好要选在向阳、地势平坦、土壤深厚、灌溉及排水良好的土地上,低洼地、盐碱地、灌溉不便的地方较不适宜。[11]
繁殖方法
葡萄繁殖方法为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两种,一般在栽培上以无性繁殖为主,分为扦插、压条、嫁接、茎尖培养四种。[12]
栽培管理
葡萄架式
葡萄是攀缘植物,在适合的生长条件下,生长非常迅速,一年新枝的生长量可达十公尺,因此为了能够有效利用生长空间,在有限的单位面积下容纳更多的枝条来进行结果,以及充分利用日照,获得高产量与高质量的葡萄,同时降低土地及管理成本,因此需要利用各种架式来进行葡萄栽培,一般架式可分为篱架、棚架、棚篱架三种。[13]
葡萄整枝
葡萄整枝即是配合葡萄架式以及修剪工作,将葡萄树冠培养成一定的形态,促进各部份枝蔓生长均衡,能够充分接受到日照,以获得良好的生产。[14]
参见
参考资料
- 脚注
- ^ 1.0 1.1 翟衡(2001年):《酿酒葡萄栽培及加工技术》,第4页,北京市:中国农业出版社。
- ^ 2.0 2.1 魏文娜(1984年):《葡萄栽培与加工》,第5页,中国大陆: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董清华(2001年):《葡萄优质高效栽培》,第1页,北京市:知识产权出版社。
-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魏文娜(1984年):《葡萄栽培与加工》,第42-44页,中国大陆: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5.0 5.1 5.2 5.3 5.4 5.5 5.6 张国海(2006年):《葡萄栽培技术》,第20-25页,中国大陆:中原农民出版社。
- ^ 6.0 6.1 董清华(2001年):《葡萄优质高效栽培》,第37-39页,北京市:知识产权出版社。
- ^ 张国海(2006年):《葡萄栽培技术》,第5-6页,中国大陆:中原农民出版社。
- ^ 魏文娜(1984年):《葡萄栽培与加工》,第22页,中国大陆: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Johnson, H. Vintage: The Story of Wine. Simon and Schuster. 1989: 17–19. ISBN 0-671-68702-6.
- ^ 魏文娜(1984年):《葡萄栽培与加工》,第72页,中国大陆: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董清华(2001年):《葡萄优质高效栽培》,第46页,北京市:知识产权出版社。
- ^ 董清华(2001年):《葡萄优质高效栽培》,第47-48页,北京市:知识产权出版社 。
- ^ 魏文娜(1984年):《葡萄栽培与加工》,第93页,中国大陆: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张国海(2006年):《葡萄栽培技术》,第45页,中国大陆:中原农民出版社。
- 文献
- 魏文娜. 《葡萄栽培與加工》. 中国大陆: 湖南科学技术. 1984年12月: 223页 (中文(中国大陆)).
- 董清华、张锡金等. 《葡萄優質高效栽培》. 北京市: 知识产权. 2001年1月: 161页. ISBN 7-80011-515-1 (中文(中国大陆)).
- 翟衡、杜金华等. 《釀酒葡萄栽培及加工技術》. 北京市: 中国农业. 2001年6月: 508页. ISBN 7-109-06806-4 (中文(中国大陆)).
- 张国海. 《葡萄栽培技術》. 中国大陆: 中原农民. 2006年2月: 86页. ISBN 7-80641-926-8 (中文(中国大陆)).
- Francesco Emanuelli, Silvia Lorenzi, Lukasz Grzeskowiak, Valentina Catalano, Marco Stefanini, Michela Troggio, Sean Myles, José M. Martinez-Zapater, Eva Zyprian, Flavia M. Moreira, and M. Stella Grando. G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assessed by SSR and SNP markers in a large germplasm collection of grape. BMC Plant Biology (BioMed Central Ltd.). 2013, 13: 39. doi:10.1186/1471-2229-13-39. (英文)
- Echikson, Tom. Noble Rot. NY: Norton, 2004.
- McCoy, Elin. The Emperor of Wine. NY: HarperCollins, 2005. (英文)
- Abu-Hamdeh, N.H. 2003. Compaction and subsoiling effects on corn growth and soil bulk density. Soil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67:1213-1219.(英文)
- Conradie, W.J., J.L.Van Zyl, P.A. Myburgh. 1996. Effect of soil preparation depth on nutrient leaching and nutrient uptake by young Vitis vinifera L.cv Pinot noir.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Enol. Vitic. 17:43-52. (英文)
- Dami, I.E., B. Bordelon, D.C. Ferree, M. Brown, M.A. Ellis, R.N. William, and D. Doohan. 2005. Midwest Grape Production Guide. The Ohio State Univ. Coop. Extension. Service. Bulletin. 919-5. (英文)
- Kurtural, S.K. 2007. Desired Soil Properties for Vineyard Site Selection. University of Kentucky Cooperative Extension Service. HortFact – 31- 01. (英文)
- Kurtural, S.K. 2007. Vineyard Design. University of Kentucky Cooperative Extension Service. HortFact – 3103. (英文)
- Kurtural, S.K. 2007. Vineyard Site Selection. University of Kentucky Cooperative Extension Service. HortFact – 31-02. (英文)
- John Phin. 1862 (still in print). Open Air Grape Culture : A Practical Treatise On the Garden and Vineyard Culture of the Vine, and the Manufacture of Domestic Wine Designed For the Use of Amateurs and Others. (英文)
- Schonbeck, M.W. 1998. Cover Cropping and Green Manuring on Small Farms in New England and New York. Research Report #10, New Alchemy Institute, 237 Hatchville Rd. Falmouth, MA 02536. (英文)
- Tesic, Dejan, M. Keller, R.J. Hutton. 2007. Influence of Vineyard Floor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Grapevine Vegetative Growth, Yield, and Fruit Composi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Enol. Vitic. 58:1:1-11. (英文)
- Zabadal, J.T. Anderson, J.A. Vineyard Establishment I – Preplant Decisions. MSU Extension Fruit Bulletins – 26449701. 1999. (英文)
- Tesic, Dejan, M. Keller, R.J. Hutton. Influence of Vineyard Floor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Grapevine Vegetative Growth, Yield, and Fruit Composi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Enol. Vitic. 58:1:1-11. 2007. (英文)
延伸连结
- LIV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Low Input Viticulture and Enology, Sustainable Viticulture Certification
- AJEV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American Journal of Enology and Viticulture
- Grape Pest Management Guidelines (IP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C IPM Online Pest
- SAFECROP -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Grapevine Downy and Powdery Mildew
- Viticulture and Enology at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Guide to Grape Vines
- Viticulture on www.extension.org
- GrapeLook: remote sensing for viti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