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万善同归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万善同归,又称万善同同归所(取义于“万善同归之所”),是奉祀无主孤魂的小祠。

简介

万善同归原是佛家语,指“万种善行同归实相”,乃永明延寿禅师所提出,他认为,各种修道行善,最终归向西方净土。而此一词语,在民间逐渐变成为众亡魂祈求冥福的词语。

台湾开垦之初,瘟疫痢疾频传,械斗战争不断,众多无人收尸敛葬的死者,而民众秉持善心,往往聚而收埋,号曰“万善同归”或“万善同”等。现台湾台北市士林区芝山,仍有同归所一祠,安奉孤魂。

中元节时,庙宇设法会普渡亡灵,亦用纸扎一房舍,上书“同归所”,以供各路无主平民的孤魂在法会时栖身之处,两旁各设“男堂”、“女室”。中设一神位,书“无祀男女孤魂滞魄等众香位”、“界内五音十汇无祀男女孤魂滞魄等众香位”、“沃焦山下男女孤魂滞魄众等众香位”、“无祀冥府阴光孤魂滞魄等众香位”之类字样。

2016年5月,台中市生命礼仪管理处将接管原来由台中市各区公所管理的公墓,但要求各区公所先排除各公墓都有的百姓公庙、同归所等祠庙,引发台中市议员质疑不符民情[1]

参见

参考文献

  1. ^ 卢金足. 百姓公、萬善堂 集中歸一所? 議員指不符民情恐掀爭議. 中国时报. 2016-05-07 [2016-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