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华伦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华伦亭[1](德语:Hartmut Valentin,也译瓦伦丁[2]瓦伦廷[3];1923年—1977年),德国地理学家,曾任柏林工业大学地理学教授,柏林自由大学名誉教授,柏林地理学会副会长、主席。1952年著有《世界海岸》(Die Kusten der Erde)一书而在自然地理学界享有盛名。

华伦亭海岸分类

华伦亭在《世界海岸》一书中将世界上的海岸分为八种类型。[1]这被称作“H.Valentin分类系统”[4]。1982年的《地形学原理》一书中评述认为,《世界海岸》一书虽有丰富资料,但其中阐述为缺乏原则的折衷性观点,科学价值不高[4],曾科维奇,В.П.在早期有类似评述[5]。也曾有早期文献指出,华伦亭的分类方式是当时获公认的两种海岸分类方式之一[6]

分类依据

四作用

  • 沉水作用:陆地相对下降或海水相对上升
  • 离水作用:陆地相对上升或海水相对下降
  • 侵蚀作用:海岸受到海水或风力侵蚀
  • 堆积作用:海岸受到沿岸流或河流带来的泥沙堆积

三现象

海岸表现出来的前进后退现象。

  • 进夷现象:海岸线前进(海岸变大)
  • 退夷现象:海岸线后退(海岸变小)
  • 定止现象:海岸线不后退也不前进

分类

华伦亭海岸八分类法图示,座标轴上下为离水沉水、左右为侵蚀堆积、右上左下为进夷退夷

离水堆积进夷海岸

例如台湾岛西部沿海同时受到板块挤压(离水)及河流堆积而产生进夷现象。

沉水堆积进夷海岸

例如沙颈岬地形同时受到海平面上升使陆连岛与陆地分离(沉水)及沿岸流泥沙堆积成连岛沙洲而产生进夷现象。 此海岸类型的堆积速率大于沉水速率。

离水侵蚀进夷海岸

例如海阶地形同时受到板块抬昇(离水)产生进夷现象。 此海岸类型的离水速率大于侵蚀速率。

离水侵蚀定止海岸

未发现不进不退的海岸。

沉水堆积定止海岸

亚马孙河之三角洲。亚马孙河口因沉水作用强烈故难以见到三角洲。

沉水侵蚀退夷海岸

例如谷湾地形同时受到海平面上升(沉水)及海水侵蚀而产生退夷现象。 例如峡湾地形同时受到海平面上升(沉水)及海水侵蚀而产生退夷现象。

离水侵蚀退夷海岸

未发现,因为通常板块抬升速率大于侵蚀速率。

沉水堆积退夷海岸

亚马孙河、钱塘江口之三角江。高屏溪溺谷。

参考

  1. ^ 1.0 1.1 锺明哲. 新北市海岸植物與地景. 自然保育季刊. 2018-03, (101). [需要更多来源]
  2. ^ 严钦尚, 曾昭璇 (编). 海岸分类. 地貌学. 高等学校教材.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5-09: 174. ISBN 978-7-04-000533-2. 
  3. ^ 李春芬. 海岸类型. 李春芬 (编). 北美洲地理环境的结构.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05: 48. ISBN 978-7-04-002601-6. 
  4. ^ 4.0 4.1 曾昭璇. 海岸地形分类的类型学方法. 地形学原理. 华南师范学院地理系地貌研究室. 1982: 151. 
  5. ^ (苏)曾科维奇,В.П.讲;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地貌研究室纪录. 附录与曾科维奇专家座谈记录. 海岸地貌.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59-09: 58.  Authors list列表缺少|last2= (帮助)
  6. ^ (德)赖内克; (印度)辛格. 海岸:定义和分类. 陆源碎屑沉积环境. 陈昌明, 李继亮 (译).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79-08: 280. 
  • 《远足图解地理辞典》(远足文化)
  • 《智慧型通论地理》(南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