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旧社南兴宫

坐标24°10′50″N 120°42′21″E / 24.180470°N 120.705917°E / 24.180470; 120.705917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4°10′50″N 120°42′21″E / 24.180470°N 120.705917°E / 24.180470; 120.705917

旧社南兴宫
基本信息
位置 中华民国台湾台中市北屯区旧社里旧社巷43号
主神妈祖
例祭农历正月十五、三月廿三、十月十五
建立时间 大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
地图
地图

旧社南兴宫,是位于台湾台中市北屯区旧社里的妈祖庙,其妈祖称为「旧社妈」。

历史

乾隆十五年(1750年),漳泉先民在旧社庄安奉妈祖[1][2]。日后,驱赶当地原住民、开凿灌溉沟渠,移民增多,信众与日俱增,香火渐渐鼎盛,遂发起组织圣母会,购置祭田数处,做为庙里祭祀之经费[2]

据庙内“清漳福地”木匾内容,此庙首次重建于道光五年(1825年),第二次修建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光绪中叶,设管理人专司年中行事,以一年两次向信众化缘,供为庙务营运经费。[2]

乙未战争,1895年8月25日,黑旗军等抗日军与日军在头家厝激战[3]。25到26日,则是沟背之役(主战场在旧社聚落北方两百公尺金谷桥到雷公汴[4]),旧社六庄的义军利用此庙作物资后勤之地,对抗松山隆志率领的日军[5]

1935年,第三次重建。战后,祭田征收转放殆尽。早期与南屯万和宫台中万春宫台中乐成宫号称为省辖市时期台中市的四大妈祖庙。1977年信众组织信徒大会,成立第一届管理委员会,至1981年第三届时废止管理人及化缘制度。1984年,由修建委员会,重建正殿及钟楼一部份,因庙地收回不顺利,工程停顿,至1991年用地解决,续兴建钟鼓楼、金亭、墙围,到1992年底主要建物兴建完成,为地上三层楼建物。1996年,庙埕及栏杆完成。这次重建共获信众捐地42.65坪,捐款4千6百多万元。[2]

2019年8月24日,中台科技大学在旧社南兴宫举办沟背之役124周年纪念活动[5]

今址在北屯区旧社里旧社巷43号[1],里内有北屯机厂[6]以及北屯总站

庙前的榕树在改建时往前移约20公尺。附近的民众相信这株树有灵气,有人会抱著树干摩擦身体、踩树根。庙方还特别在树旁立石碑。[2]

祭祀

一楼正殿中龛主祀称为「旧社妈」的妈祖,陪祀山伯公、左龛配祀关圣帝君、右龛配祀注生娘娘。三楼中龛奉祀玉皇大帝、同祀三官大帝,左龛配祀观音,右龛配祀神农,左厢文昌殿,右厢太岁殿。[2]

庙每年有三大庆典,分别是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农历三月二十三日的妈祖圣诞及前日妈祖绕境、农历十月十五下元节的谢平安庆典,后因应时代变迁,绕境改为在妈祖圣诞前一周的星期六举行[2]。三年一次的中元普渡祭典是因早年为祈求丰收而来[7],由旧社庄头人主持而馀五庄赞襄[2]。祭祀圈旧社六庄,为旧社庄为中心,境内还有军功寮庄北屯庄三份埔庄二份埔庄及头家庄等五庄,包含北屯区、北区潭子区部分区域[7]

参考

  1. ^ 1.0 1.1 陈仲青. 南興宮二百五十年慶. 《中国时报》. 2000-04-28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苏永钦. 舊社南興宮 下元節水官聖誕叩謝平安慶典. 《新一代时报》. 2017-12-03 (中文(台湾)). 
  3. ^ 尹成基. 鄉野奇譚 白槍隊激戰日軍 骨物做見證 潭子鄉公所找出文獻 擬以建廟立碑紀念. 《联合晚报》. 1990-06-26 (中文(台湾)). 
  4. ^ 卢金足. 溝背之役古戰場 申請文化景觀. 《中国时报》. 2009-05-21 (中文(台湾)). 
  5. ^ 5.0 5.1 陈淑芬. 台中抗日溝背戰役週年紀念 民謠樂音悠揚. 《中国时报》. 2019-08-24 [2019-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中文(台湾)). 
  6. ^ 张弘昌. 150戶新建屋…都要拆 舊社捷運擴大徵收 地主抗議. 《联合报》. 2011-11-02 (中文(台湾)). 
  7. ^ 7.0 7.1 江良诚、唐苍赐、陈正喜. 南興宮普渡 供桌逾千張 三年才一次 排了三、四百公尺 樂成宮也擺三百桌 祭拜供品將濟貧. 《联合报》. 2003-08-13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