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民权运动
日语写法 | |
---|---|
日语原文 | 自由民権運動 |
假名 | じゆうみんけんうんどう |
平文式罗马字 | Jiyū minken undō |
政治系列 |
自由主义 |
---|
自由主义主题 政治主题 |
自由民权运动(日语:自由民権運動/じゆうみんけんうんどう;英语:The Freedom and People's Rights Movement),是在日本明治时代发生的一场政治及社会运动。自1874年民撰议院设立建白书递交以来,该运动的分子就向明治政府提出一系列开设议会、减免地租、修改不平等条约、保障言论自由与集会自由等等的要求。直至1890年帝国议会开设后,该运动仍继续。
过程
五条御誓文
明治天皇于庆应4年阴历3月14日(1868年4月6日)发表五条御誓文。明治天皇亲率文武百官在京都御所的正殿紫宸殿向天地、人民宣誓,揭示国是方针,开启了明治维新的历史序幕。五条御誓文第一条“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1],是树立议会政治的宣言。
运动的展开
1873年因征韩论失势而下野的板垣退助,与后藤象二郎、江藤新平及副岛种臣等人在1874年成立爱国公党并向左院提交民撰议院设立建白书,及后在高知县成立立志社。1875年,虽然在全国也成立了爱国社,但不久因板垣在大阪会议后复归参议及资金困难,爱国社解散。江藤在递交建白书后,1874年发起了佐贺之乱。士族知道江藤被判处死刑后,多对明治政府抱有反感;而当时的自由民权运动就是建基于这个情况上,与武力斗争只有很少的分别。但是,以武力进行对抗的士族动乱的西南战争(1877年)最终平息了;而当时藉著西南战争发动叛乱的立志社,其干部最终在立志社之狱中被逮捕。
运动的进展
1878年,爱国社再次复苏;1880年,在第四次大会中成立了国会期成同盟,并向政府多次提出开设国会的诉求。提倡地租改正的主张上,该运动除了渗透至不满的士族外,也渗透至农村,特别是当时各地的农村指导层正背负著地租的重压。因此,该运动开始演变成全国民性的运动。
在这时,以不平士族阶层为中心所进行的运动称士族民权,以农村指导层为中心的则称为豪农民权。除此之外,都市中的资产阶级、草根阶层、以至博徒人士等,也对当时的政府抱有各式各样的批判立场,并加入至该运动中。
私拟宪法
在国会期成同盟提倡国约宪法论的前提下,国会期成同盟决议会员自行撰写宪法,并在1881年之前把自己所写成的草案带来交换浏览。于是撰写宪法的小组诞生,并由植木枝盛及交询社(与庆应义塾有关的组织)等人负责撰写宪法私案。1968年,在东京多摩的一农家仓库内发现了有名的五日市宪法,此发现可见当时自由民权运动在各地情势之高涨及其思想之深刻。
明治十四年政变与成立政党
面对民权运动的高涨,明治政府以颁布“谗谤律”、“新闻纸条例”(1875年)及“集会条令”等法令进行言论弹压来加以对抗。参议大隈重信虽然在政府内倡导开设国会,但1881年发生了明治十四年政变,大隈因伊藤博文的缘故而被罢免。另一方面,随著政府认识到开设国会的必要性,为了避开对政府的批评,政府藉明治天皇颁下“国会开设敕谕”,承诺在10年后开设国会。自此,开设国会的时间表得以具体落实;但实际上,政府以为10年后该运动便会冷却下来。
1881年,国会期成同盟在第三次大会决议成立自由党。明治十四年政变,赶走政府内以大隈为首同情自由民权运动的激进派,巩固以伊藤政府,为镇压运动提供更为强硬的环境。
1882年,因政变下野的大隈自行创立了立宪改进党并就任该党总理,该党主张英国渐进式的议会制度,提倡限制式的选举和两院制国会。立宪改进党支持者为知识份子、中产阶层和富商,故在城市有较大的影响力。1882年同年,自由党的板垣退助遭到暗杀,未遂,是为岐阜事件。[2]
激化事件
自由党,为开设国会准备政党化。但是,因松方财政等政策加深了农民的贫穷而引起不满,导致一些激化事件,如1881年秋田事件、1882年喜多方事件等。1884年秩父事件中,政府更出动军队镇压农民。1884同年,加波山事件后,自由党解散了;同年年尾,立宪改进党的大隈退党,该党名存实亡。
大同团结运动以后
1886年,星亨等人发起了大同团结运动,把民权运动再推上高潮,而中江兆民及德富苏峰的思想更见活跃。翌年,井上馨以欧化主义为基础的外交政策引发了三大事件建白运动,该运动并向政府要求转换外交政策、保障言论集会自由及减轻地租。对此,政府制定了新的保安条例及让大隈入阁成为外相以缓和运动。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制定完成。翌年1890年,政府实行了第一次国会选举,帝国议会正式开设。此后,政府与政党之间的对立被带至议会。植木枝盛1897年写《民权自由论》:“我要对诸位说,你们都拥有相同的一件法宝,这件法宝是什么呢?是能够用钱衡量的木材,还是金、银、宝石?不是,都不是。有一种比那些更珍贵的法宝,那就是自由权。如果不伸张民权,不争取自由,幸福也好,安乐也好,都是得不到的。”[3]:32
1900年,星亨解散了自己所属的宪政党并加入由伊藤博文成立的立宪政友会,在第四次伊藤内阁中担任递信大臣,成为内阁与议会政党间的桥梁。不过在京都疑狱事件中星亨遭受牵连下台,导致伊藤博文对在国会中本党议员失去掌控,被迫解散内阁辞职。从此日本政治陷入桂园循环,政党政治发展停滞不前。
参考文献
- ^ ‘我国宪政の由来’板垣退助著(所収‘明治宪政経済史论’国家学会编、东京帝国大学)
- ^ 知っていましたか? 近代日本のこんな歴史 | 板垣退助暗殺未遂事件 ~「板垣死すとも自由は死せず」~. www.jacar.go.jp. [2023-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3).
- ^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共同编写委员会 (编). 《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 香港第一版. 香港: 三联书店(香港). 2005. ISBN 962-04-2496-4.
参见
外部链接
- 高知市立自由民权记念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町田市立自由民权资料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