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美洲鬣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美洲鬣蜥
美洲鬣蜥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爬行纲 Reptilia
目: 有鳞目 Squamata
亚目: 鬣蜥亚目 Iguania
科: 美洲鬣蜥科 Iguanidae
属: 美洲鬣蜥属 Iguana
种:
美洲鬣蜥 I. iguana
二名法
Iguana iguana
Linnaeus, 1758)[2]

美洲鬣蜥[注 1](学名:Iguana iguana)又名绿鬣蜥,是一种生活在上的大型蜥蜴,头尾全长可达1~2公尺,寿命可长达10年以上。为草食性,以植物、嫩芽、果实植物为食物,为日行性爬虫类,每胎可产24-45颗卵。主要分布于中美洲墨西哥巴拉圭间、南美洲加勒比海佛罗里达等地。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中。性情温驯、饲养容易、并不会攻击人,因此常被作为宠物饲养,中国和部份美洲国家设有养殖场大量饲养绿鬣蜥以作售卖用途。

习性与行为

绿鬣蜥为树栖动物,擅于攀爬与跳跃,游泳,移动速度快加上天然保护色故一般不会受到猛禽威胁,喜栖息于有水道湿地旁草丛杂树林地,以便遇到天敌可以快速掩蔽逃窜,当遇到人类靠近时会试图上下摆动头部以威吓。如果示威对侵略者没用,绿鬣蜥会迅速逃离,与一般本土爬虫类一样并不会主动攻击,故发现绿鬣蜥无须害怕。

繁殖期

成熟的雄性绿鬣蜥,在繁殖期时,体色会变得鲜艳,呈橘红色。母蜥和公蜥大概在晚冬时期交配,在早春时产卵。母蜥准备产卵时,会不断得寻找下蛋的地点,并大量饮用水。

生态危害

台湾

入侵种

因为人为引进做为宠物饲养及不当野放,在台湾已建立族群,被农业部列为有害动物,主要危害为农作物。绿鬣蜥作为外来种,的确在某些地区引发了生态和农业上的问题。由于它们繁殖能力强,且在缺乏天敌的环境中能迅速繁衍,这使得它们在新环境中能够快速建立族群,造成生态失衡。

屏东县政府对于这一问题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每周捕获大量的绿鬣蜥,以减少其对农业的影响和保护当地生态。捕获的数量和进行的盘点确实显示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面对外来种的挑战,持续的监控和管理措施是必要的,以确保当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农民的生计。[3]

族群分布

台湾中南部地区多县市如台中市[4]、彰化县、嘉义县(市)、台南市、高雄市、屏东县、台东县及等邻近乡镇已有繁殖族群。由于在台湾中南部地区适应良好少有天敌,会啃食农作物故被农业部列入危害动物进行移除行动[5]

饲养规范

台湾自2020年9月开始到11月30日止,饲养绿鬣蜥须先行登记,否则将依《野生动物保育法》罚1万至5万元;而2020年11月30日后截止登记逾期未登记者将成为非法持有,可处新台币1万至5万元,并没入动物[6]

绿鬣蜥与禽龙

首次发现禽龙化石(为一牙齿)的曼提尔医生以为,其发现的是鬣蜥的牙齿,所以把禽龙命名为Iguanodon。

注解

  1. ^ “鬣”,拼音liè注音ㄌㄧㄝˋ,音同“列”

参见

参考资料

  1. ^ Bock, B.; Malone, C.L.; Knapp, C.; Aparicio, J.; Avila-Pires, T.C.S.; Cacciali, P.; Caicedo, J.R.; Chaves, G.; Cisneros-Heredia, D.F.; Gutiérrez-Cárdenas, P.; Lamar, W.; Moravec, J.; Perez, P.; Porras, L.W.; Rivas, G.; Scott, N.; Solórzano, A.; Sunyer, J. Iguana iguana (amended version of 2018 assessment).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8: e.T174481A174437922. doi:10.2305/IUCN.UK.2020-2.RLTS.T174481A174437922.en可免费查阅. 
  2. ^ Iguana iguana. ITIS. [2010-10-5]. 
  3. ^ https://udn.com/news/story/7470/8292063.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4. ^ 綠鬣蜥中部現蹤 橫行興大嚇壞學生. 联合报. 2023-07-04 [2024-11-19] (中文(繁体)). 
  5. ^ 存档副本. [2021-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6. ^ 9月進入綠鬣蜥每年第2次繁殖期 屏縣加強移除. 自由时报. 2020-08-30 [2023-01-16] (中文(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