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沛霖
罗沛霖 | |
---|---|
出生 | 1913年12月30日 中华民国天津 |
逝世 | 2011年4月17日 中国北京 | (97岁)
国籍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母校 | 交通大学、加州理工学院 |
职业 | 电子学与信息学家 |
罗沛霖(1913年12月30日—2011年4月17日),曾用名罗容思、罗雨,男,天津人,中国电子学与信息学家。[1][2][3]
生平
1913年生于天津。1935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39年,罗沛霖来到重庆,历任重庆上川实业公司、新机电公司、中国兴业公司、重庆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中央无线电厂重庆分厂工程师、设计课课长等职。1940年,罗沛霖同志提出入党要求,但董必武决定在党外做统一战线工作。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徐冰的秘密领导下,和孙友余、周建南等创建了中国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协进会。随后在原青科协的基础上成立中国建社。
1947年中,党组织决定罗沛霖赴国外留学。罗沛霖向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提出了入学申请。根据他的科研业绩反映出来的学识素养,加州理工学院建议他直攻博士。1948年9月,罗沛霖赴美攻读博士研究生,并担任研究助理。他仅用了23个月便完成了加州理工学院的电工、物理和数学专业,并当选为美国Sigma Xi荣誉会会员。1950年6月,朝战爆发,提前进行了答辨,并婉谢了导师的挽留,1952年获特荣誉级哲学博士学位。于9月回国。1958年,超远程雷达的研制工作开始,他任领导小组负责技术与协调的副组长,提出了一系列提高雷达检测能力及二十五米天线反射体结构、“门波积累”的思想并用于试验雷达中,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成功地观测到了月球回波的国家,并于70年代建成并服役于我国的卫星监测网。
1964年,应古巴政府的要求,我国政府派遣罗沛霖等考察古巴电子和自动化行业,以协助古巴制定发展电子工业规划。以罗沛霖为主提出了符合实际的方案,向周恩来总理及四机部领导汇报,获得首肯。文化大革命中,罗沛霖无端受到隔离审查,蒙受了不白之冤。1969年7月,被下放到河南叶县干校劳动。
1972年,罗沛霖重返第四机械工业部,继续任科技局副局长、信息产业部高级工程师。1973-1975年期间,他组织和指导了我国最早的通用计算机100系列和200系列计算机的研制工作,在推广计算机的应用和培养软件人员方面起了开拓性的作用。这些计算机在我国的导弹试验和卫星发射中起了核心作用。1974 主持中国第一台半导体化电视机的联合研制工作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任技术科学部常务委员,计算机学科组组长,电子学科组副组长。1992年,罗沛霖与张光斗、王大珩等6名院士创议并起草了《关于早日建立中国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的建议》。1994年5月中国工程院正式成立,罗沛霖当选为第一批院士,并被选为主席团成员。[4]
家庭
父罗朝汉,曾创办天津电报学校, 任北京电话总局局长。妻子杨敏如,古典文学教授。妻兄杨宪益,妻妹杨苡,均为翻译家。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科学家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