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结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结集梵文saṃgīti),是释迦牟尼佛涅槃后诸弟子集会,为防止异见邪说,诵出佛说之法,结合集成大小乘经典。又作集结集法集法藏结经经典结集,亦称为合诵会诵。早期的佛教没有书面和文字经典,僧众以口头传诵方式传承佛陀的教法。结集是指佛教僧团进行集会,由上座比丘主持,与会三藏比丘分别诵出佛的教法,由大众对内容共同审定,再编成次第。不同的佛教宗派所共同承认的有二或三次的结集;经过多次结集,最终形成了现在经文的文字记录。

词源

结集的梵语saṃgīti,词根为saṃg-,和僧伽(saṃgha)的词源相同,义为集合的,印欧语同源词如英文assemble(集合,收集)。

结集佛经次第

  • 所有佛教宗派共同认同的结集:
    • 第一次结集王舍城结集):佛教初次兴起时期,因为纸笔还未发明,沿袭古印度地区宗教典籍用口授传而没有文字记录。在佛陀入灭之后,众弟子为了保证佛法的流传,在佛陀弟子大迦叶尊者的领导下,于灵鹫山王舍城七叶窟英语Saptaparni Cave进行结集,共有五百名已证得四果罗汉的弟子参加。五百弟子共同推举阿难尊者口述结集“”,推举优婆离尊者口述结集“”,共同默契承认结集了经典的经律。此次结集称为王舍城结集、五百结集或七叶窟英语Saptaparni Cave结集。根据不同宗派的经典,第一次结集还有如下几种记载,被认为是在窟内结集的同时或不久后进行的,均为大众部(传闻是大乘佛教的前身)结集:
      • 窟外结集:婆师波为首的窟外大众部五藏结集。此传闻据后世记载有万人参与,但当时佛陀的僧团人只有一千两百多人。 五比丘之一的波湿波(巴利文:Vappa),已证得四果罗汉,是上座部尊者因而非大众部。《三论玄义》 提到的教授大众部结集的婆师波可能是人名翻译上的误差而是另有其人。
    • 第二次结集毘舍离结集):在佛灭百年之后,共有七百人在吠舍离(毘舍离)进行。本次结集后出现了上座部大众部的分裂,开启了日后的部派佛教时期。
位于曼德勒固都陶佛塔,收藏著敏东王时期缅甸第五次结集的三藏。
  • 缅甸主导的南传佛教近现代的结集:
    • 第五次结集:据巴利文《教史英语Sasana Vamsa·第六章:缅甸史》记载,1871年,缅甸国王敏东(Mindon,1853—1878在位)召集两千四百位高僧,于首都曼德勒举行第五次结集,由国王主持。此次结集用五个月时间考订校对巴利三藏中以律藏为中心的经典原文的同异。此次结集的三藏经典,镌刻在729块方形大理石上并竖立于曼德勒山麓固都陶佛塔(Kuthodaw,又译拘他陀塔寺)中。
    • 第六次结集英语Sixth_Buddhist_council:1954年5月17日卫塞节当日,缅甸佛教界于国家支持下举行第六次结集,目的在于团结佛教徒,增进上座部佛教之隆盛,提高缅甸独立国之地位。结集地点位于仰光北郊世界和平塔英语Kaba Aye Pagoda上,周围建筑仿照第一次结集时的七叶窟英语Saptaparni Cave而摆设。此次结集以第五次结集所镌刻之729块大理石刻文为依据,并广采锡兰斯里兰卡)、泰国高棉伦敦巴利圣典协会文本,以及缅甸各种巴利文版本,作详细考订。此次结集邀请南传佛教各国比丘参加,北传国家比丘亦受邀观礼,费时二年多,至1956年之卫塞节完成。

其他说法

参考文献

  1. ^ 《佛般泥洹经》卷2:“大迦叶贤圣众选罗汉得四十人,从阿难得四阿含,一阿含者六十疋素,写经未竟,佛宗庙中,自然生四名树,一树字迦栴,一树字迦比延,一树字阿货,一树字尼拘类。比丘僧言:“吾等慈心写四阿含,自然生四神妙之树,四阿含佛之道树也。”因相约束,受比丘僧,二百五十清净明戒,比丘尼戒五百事,优婆塞戒有五,优婆夷戒有十。写经竟,诸比丘僧各行经戒,转相教化千岁,千岁之中有持戒者,应在第四弥勒佛所,弥勒世尊当为天说经法。”(CBETA, T01, no. 5, p. 175, c1-12)
  2. ^ 《般泥洹经》卷2:“大迦叶即选众中四十应真,从阿难受得四阿含:一中阿含,二长阿含,三增一阿含,四杂阿含。此四文者,一为贪淫作,二为喜怒作,三为愚痴作,四为不孝不师作。四阿含文,各六十疋素。众比丘言:“用写四文,当兴行于天下。”故佛阇维处,自生四树,遂相捡敛,分别书佛十二部经。戒律法具,其在千岁中,持佛经戒者,后皆会生弥勒佛所,当从彼解度生死履。” (CBETA, T01, no. 6, p. 191, a19-27)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