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茅膏菜
红孔雀毛毡苔 | |
---|---|
人工栽培的植株 | |
科学分类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
目: | 石竹目 Caryophyllales |
科: | 茅膏菜科 Droseraceae |
属: | 茅膏菜属 Drosera |
种: | 红孔雀毛毡苔 D. paradoxa
|
二名法 | |
Drosera paradoxa Lowrie, 1997
|
红孔雀毛毡苔(学名:Drosera paradoxa),为茅膏菜属的食虫植物,原生于北领地和西澳,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木质化茎可长到30cm高,叶片直立,并随著年龄逐渐变成平行,叶炳细长,约2~3cm。捕虫叶接近圆形,只有2.5~3mm宽,2~3mm长。花梗长20~40cm,开粉红或白花,每个花序有50~70朵花,花期为7~9月的干季。[1]
红孔雀毛毡苔生长于河岸边的砂石地,砂石上覆盖著贫瘠的砂质土,3~4月湿季的时候河道泛滥,栖地被湍急的水流淹没;干季则可看出植群沿著干枯的河岸生长,偶尔也可以在砂石的缝隙中发现它们。红孔雀毛毡苔分布于Kimberley地区西岸及北岸,向内陆延伸到贝弗利普林斯(Beverley Springs)、西澳,东至阿纳姆地,北至卡卡杜国家公园。[1]
红孔雀毛毡苔首次于1997年由澳洲的植物学家艾伦·劳瑞发表在西澳植物标本馆的Nuytsia期刊上。此一品种让学者感到有点困惑:在野外有些成熟的红孔雀毛毡苔在第二年就被新的实生苗取代,仿佛它们是一年生植株那样;而有些植群成熟的植株具有木质化茎,植株拉得较高;有些植群则没有木质化的表现。1993-1997年,学者们在野外进行了一连串的调查,终于搞清楚这些表现其实都是红孔雀在多年生过程中,从种子、像个针垫的莲座型植株、具有直立的木质化茎的成熟株,各阶段不同的表现而已。红孔雀毛毡苔的模式标本采集于1996年8月1日,在西澳雷恩河(Wren Creek)近郊往Pantijan的路上,Bachsten河支流处。[1]
命名者劳瑞表示红孔雀毛毡苔在1997年的植群并没有保育上的问题。此一品种虽然和 D. petiolaris 很像,但 D. petiolaris 木质化拉长的茎比较明显,红孔雀则通常呈现莲座矮密的状态。[1]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Drosera paradoxa
- Drosera paradoxa. FloraBase. 西澳政府环境保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