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场
红包场是一种台湾的歌厅形式,多分布于台北市西门町徒步区的汉口街、峨眉街、西宁南路上。
红包场起源于1960年代,当时针对由中国大陆来台的军官、军眷,模仿上海歌厅形式设立。一开始并无“红包场”的称呼,因为后来有听众为了鼓励自己喜爱的歌手,会直接将金钱包在红包袋中,上前献给演出中的歌手;渐渐的,这类型的歌厅,被称为红包场。
早期红包场演唱的曲目多是1920-1950年代上海的流行歌曲,例如〈天涯歌女〉、〈舞衣〉、〈苏州夜曲〉、〈秋水伊人〉等,听众也多属于年纪较长的老兵。歌厅为了招徕客人,会为歌手另外取个“小周璇”、“小白光”等称号,歌手也会刻意模彷当时歌手的演唱方法。
但随著时代的演变和听众的转变,曲目也由上海时期转为1950-1970年代在台湾、香港等地的流行歌曲,例如〈神秘女郎〉、〈情人的眼泪〉、〈意难忘〉、〈月亮代表我的心〉、〈小城故事〉、〈问白云〉、〈甜蜜蜜〉。歌手的舞台肢体动作也较以往活泼,观众从过去的外省籍老兵,渐渐成为台籍中年男性居多,因此歌手的艺名选择,也早已经跳脱上海时代的风格,近年来除了洋化以外,言情小说式的梦幻感艺名,也陆续成为歌者们的选项。
红包场的消费不高,歌手多穿著华丽的礼服,舞台上下交流互动热络是红包场的特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