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号弦乐四重奏 (舒伯特)
第14号弦乐四重奏 | |
---|---|
舒伯特作品 | |
其他名称 | 《死与少女》 |
调性 | D小调 |
创作 | 1824年3月 |
乐章 | 4 |
配器 | 弦乐四重奏 |
首演 | |
日期 | 1833年3月12日 |
位置 | 柏林 |
D小调第14号弦乐四重奏《死与少女》(德语:Der Tod und das Mädchen),目录第810号,是弗朗茨·舒伯特的室内乐晚期重点作品之一。[1]起草于1824年,当时舒伯特大病初愈,死亡的阴影攫获了他,作曲家回望自己1817年的同名歌曲《死与少女》(目录第531号),并将其中的元素使用在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当中。
背景
舒伯特在1823年的大半时间里,都在与自身的病症抗争。一些学者认为,第三期梅毒的症状,使他必须在5月时住院疗养。[2]此外舒伯特的经济拮据,与迪亚贝利的出版合约没有为他带来收入,歌剧《费拉布拉斯》是一场失败,对此他自述:[3]
试想你的健康不再好转,凡事都往坏处发展⋯⋯对美的事物提不起劲,不断自问,是否还有比我更不快乐的人。
令人震惊的是,即使身处这样的生活景况,舒伯特仍然笔耕不缀。《美丽的磨坊女》曲集(目录第795号)、F大调八重奏(目录第803号)等都出自这个时期,持续为维也纳的沙龙音乐圈贯注活水。[4]
1824年3月,《死与少女》四重奏完成。[5]承前所述,舒伯特使用了歌曲《死与少女》的元素,包括原曲的节奏型(以钢琴奏出,典型的送葬进行曲节奏),以及死神向少女道出的最后几句歌词(在我怀里,安稳地睡吧。)等,都显示出此刻的舒伯特深深被死亡所触动。
首演
《死与少女》四重奏并没有在舒伯特生前公开地被演奏。1826年1月,舒伯特曾亲自参与作品的演出(他演奏中提琴)。[6]2月1日,在约瑟夫·巴尔特(Joseph Barth)家中也做了演出,但这些都是非正式的演出纪录。
以伊格纳兹·舒庞吉为首的四重奏,曾在作曲家弗朗茨·拉克纳家中演奏此曲。舒庞吉是当代领衔的小提琴家,本身也首演了贝多芬和舒伯特的四重奏作品,他对于《死与少女》则没有好评。
出版
1831年,在舒伯特逝世三年后,《死与少女》才由迪亚贝利出版。[7][注 1]
分析
舒伯特多数的弦乐四重奏作品,都是少年时期所作。这些早期四重奏作品所采的笔法,更为接近海顿时期的习惯,即以第一小提琴负责大部分的旋律。这点在C小调四重奏(1820年,目录第703号)、《萝莎蒙德》四重奏(1824年,目录第804号)等晚期的创作中有所改观,声部之间的配比被调整为相近,互动因此精采许多,这个特性也延伸至此曲。另外,《死与少女》四重奏在音乐主题上的凝聚性,如何以一个乐念贯彻全曲四个乐章,则显然是受到贝多芬的影响。华尔特·W·科贝特(Walter W. Cobbett)则是认为,舒伯特晚期作品的价值,在于其艺术性。“不再只是为了习作或委托而写作,这些作品也不是以取悦友人为目的,而是其内心世界的写照。”[8]
除了明显与死亡议题连结的第二乐章之外,《死与少女》第一乐章慑人的四声部齐奏,调性(D小调)的选择,迈向失控的第四乐章塔朗泰拉等,都是致使作品脍炙人口的特点。
《死与少女》是传统的四乐章体:
- 快板(Allegro)
- 流动的行板(Andante con moto)
- 诙谐曲,甚快板(Allegro molto)
- 急板(Presto)
第一乐章
在14个小节长的强力序奏中,使用鲜明的三连音节奏型,确立了整个乐章的主调。次要主题转往F大调,抒情且柔和许多。尾奏段是令人不安的平静,之后序奏的元素以更加猛烈的姿态再返,却在终点前嘎然而止。乐章最后逐渐缓慢的节奏,可说是再明显不过的譬喻。
第二乐章
主题与变奏形式,主题段使用歌曲《死与少女》的钢琴节奏型,长-短-短的节奏与其寓意已有前例(贝多芬第7号交响曲)。第一变奏段与第二变奏段分由第一小提琴、大提琴担任旋律,第三变奏段为全体齐奏,第四变奏段转为G大调,藉以制造第五变奏段的对比性。主题在乐章的最后再返,在平静当中结束。
第三乐章
由舒伯特的记谱,可以知道这是一阙典型的贝多芬式诙谐曲,不宜以过慢的速度演出。如同前篇,第三乐章的中段亦转往大调,句构俨然有兰德勒(Ländler)歌曲之风。
第四乐章
拍子的塔朗泰拉舞曲,采回旋奏鸣曲式。科贝特称此一乐章“死亡之舞”。[9]
录音推荐
- 阿班·贝尔格四重奏团,EMI,1996年(实时录影)
改编
《死与少女》四重奏受到当代音乐家和演奏家的推崇,改编应运而生:
衍生作品
轶事
- 《死与少女》四重奏在探险家弗里乔夫·南森的葬礼上被演奏,取代了相关人士的致词。
注释
参考资料
- 参照
- ^ Rothwell, Jessie. String Quartet No. 14 Death and the Maiden. Los Angeles Philharmonic Association. [2017-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3).
- ^ Brown 1982,第38页.
- ^ Einstein 1947,第88页.
- ^ Brown 1982,第106–158页.
- ^ Brown 1982,第41页.
- ^ Berger 2001,第183页.
- ^ Brown 1982,第72页.
- ^ Cobbett 1929,v. II, p. 357.
- ^ Cobbett 1929,v. II, p. 359.
- ^ 經典·傳承 音樂會樂曲解說. [2022-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2).
- 文献
- Berger, Melvin. Guide to Chamber Music. Dover Publications. 2001. ISBN 978-0-486-41879-7.
- Brown, Maurice J. E. The New Grove Schubert. MacMillan. 1982. ISBN 0-333-34195-3.
- Cobbett, Walter Willson (编). Cobbett's Cyclopedic Survey of Chamber Musi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29.
- Einstein, Alfred. Music in the Romantic Era. W. W. Norton. 1947. ISBN 9780393097337.
- Griffiths, Paul. The String Quartet: a History. Thames and Hudson. 1983. ISBN 978-1-4349-9324-3.
延伸阅读
- Stowell, Robert (编).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 String Quartet. Cambridge Companions to Musi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0-521-80194-X.
- Schumann, Robert. Konrad Wolff , 编. On Music and Musicians. Pantheon Books, Inc. 1952. ISBN 9780520046856.
参见
外部链接
- 舒伯特第14号弦乐四重奏:国际乐谱典藏计划上的乐谱
- 舒伯特:死与少女(四重奏)
- BBD广播三台的节目与介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