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稻荷森古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稻荷森古坟

左边是前方部分,右边尽头是后圆部分
位置日本山形县南阳市长冈字稻荷森
规格形状:前方后圆坟
规模:坟丘长96米
高9.6米
建成时间古坟时代前期(约4世纪末)
被葬者不明
现状出土文物:土师器
史迹指定:日本国史迹

稻荷森古坟(日语:稲荷森古墳いなりもりこふん Inarimorikofun)是位于日本山形县南阳市长冈字稻荷森的一座前方后圆坟,为日本国史迹,乃山形县最大,东北地方第6大规模的古坟,推测建于古坟时代前期(约4世纪末)。

概要

古坟建于山形县南部,米泽盆地日语米沢盆地北缘吉野川日语吉野川 (山形県)右岸的长冈丘陵上[1],大型古坟来说是位处于日本海侧内陆部分最北的古坟[1][2]。另外,古坟亦数次进行过调查。

古坟是前方后圆坟,前方部分朝向西南偏南[3],坟丘的后圆部分由3层组成,前方部分则是一层[4],保存良好,坟丘长约96米,为山形县最大,东北地方则是第6大规模,其表面葺石埴轮,内部则出土了土师器[4]。虽然未见有周濠,但是坟丘周围一定范围内存在土堆带[1]。主体部的墓室不明,有说法认为古坟没有石室,直接以木棺下葬。

由坟形和土师器为基础推测建于古坟时代前期(约4世纪末)[1]。在这以前,古坟建于米泽市川西町和南阳市一带,例如天神森古坟日语天神森古墳和宝领冢古坟等,稻荷森古坟的出现将这些地方统合起来,因此推测古坟曾经存在由置赐地方首长兴建的象征式纪念碑[1]。然而古坟并非其后首长的墓,原因可能是置赐地方中心转移至米泽市[1]。另外,有些意见认为古坟与宫城县名取市的大冢山古坟、同县色麻町的念南寺古坟和福岛县浪江町的堂之森古坟等坟形相似,也有说法提到古坟的入葬者与东北地方最大的规模,位于宫城县名取市的雷神山古坟日语雷神山古墳的入葬者为同盟关系[5]

1980年,古坟域获指定为日本国史迹[3]。其后,在基本维持坟丘状态下进行了史迹整理[1]

1938年,开始有学者提出此处为古坟[1]。1961年,山形大学进行了试掘坑调查日语トレンチ調査 (考古学),发现了平安时代须惠器日语須恵器,未能确认为古坟[1]。1977年,山形县史编纂室和稻荷森古坟调查团进行了测量调查,发现其为前方后圆坟[1]。1978年至1979年,山形县立博物馆进行了考古调查,得悉了坟丘结构和建造方法[1]。1980年5月24日,古坟获指定为日本国史迹[3]。1985年,南阳市教育委员会制成了古坟的精密测量图[1],并且在四年后进行了史迹整理[1]

规模

左边是前方部分,右边是后圆部分

古坟规模如下[1]

  • 坟丘长:约96米
  • 后圆部分,3层
    • 直径:约62米
    • 高:约9.6米
  • 前方部分,1层。
    • 长:约34米
    • 前端阔:约30米
    • 高:约5米

与后圆部分的坟丘相比,前方部分是较低且短的“铫子式”[4],前方部分朝向米泽盆地中央方向[1],而后圆部分的3层中,底层相对高很多,仿如就地而建,第二层和第三层则以夯土的方式建成[4]

坟形方面,由于前方部分呈不规则状,因此有些说法认为前方部分有一半是刻意没有建成的“前方部半截型”[4][1],这是源于建于同时期东北地方最大规模的雷神山古坟的入葬者对古坟作出的规制[1]。然而,另外有些说法并不认同这种半截型的说,因此亦有待验证[1]

出土文物

考古调查中主要的出土文物。

  • 高环形土师器
    古坟建造以前,其后圆部分底下的竖穴式住居日语竪穴式住居遗迹的土器[1],这种盐釜型古式土师器是4世纪前半至中期的产物,古坟则是在其之后才建成[1]
  • 底部穿孔土师器壶形土器
    从地山削出部分发现的土器,为古坟建造当时的产物,但是并非置赐地方普遍可见的土器形式,应为外来传入的物品,无法反映古坟的建造时期[1]

古坟域在平安时代至中世纪时曾经当为墓地使用,出土了相关的墓圹和石塔碎片[6]

文物

日本国史迹

  • 稲荷森古坟,1980年5月24日指定[3]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