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额巨蟹蛛
此条目的引用需要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17年8月3日) |
白额高脚蛛 | |
---|---|
雄性白额高脚蛛(左侧第三步足缺失)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
纲: | 蛛形纲 Arachnida |
目: | 蜘蛛目 Araneae |
科: | 巨蟹蛛科 Sparassidae |
属: | 高脚蛛属 Heteropoda |
种: | 白额高脚蛛 H. venatoria
|
二名法 | |
Heteropoda venatoria (Linnaeus, 1767)
| |
异名 | |
|
白额高脚蛛(学名:Heteropoda venatoria),又称狩猎巨蟹蛛或白额高脚蛛,广东话称为蠄蟧,台语称为蟧蜈(白话字:lâ-giâ,或作,或以中文音译写作喇牙、旯犽),亦有异名岷山巨蟹蛛、石门巨蟹蛛、鳞片巨蟹蛛、彭氏中遁蛛等,是巨蟹蛛科巨蟹蛛属的一种大型蜘蛛,原生于全球的热带地区,近代又因人为活动扩张至部分副热带地区,为全球分布最广的高脚蛛科动物[1]。常栖息于室内、外墙壁。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可能在温暖的美洲地区。是大型的室内蜘蛛,必要时会吐丝但不结网,是家居昆虫蟑螂的主要天敌。
亚种和分布
白额高脚蛛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及副热带地区,包括亚洲、马斯克林群岛以及加勒比海周围地区。在中国大陆主要存于东南沿海地区。
- 狩猎巨蟹蛛华东亚种(学名:Heteropoda venatoria chinesica),Strand于1907年命名。在中国分布于长江下游等地,一般生活于室内、外墙壁。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长江下游。[2][3]
- 狩猎巨蟹蛛日本亚种(学名:Heteropoda venatoria japonica),Strand于1907年命名,常生活于室内、外墙壁。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4][5]
- 狩猎巨蟹蛛东南亚种(学名:Heteropoda venatoria maculipes),Strand于1907年命名。在中国分布于广州等地,多生活于室内、外墙壁。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广州。[6][7]
称法
台语称之为“蟧蜈”(白话字:lâ-giâ[8])。台湾人也常常用华语音近汉字写做“喇牙、旯犽”。而广东人则称之为蠄蟧,此字可能源自侗台语系。
习性
白额高脚蛛形状较扁,这使得它能够钻入小的缝隙里,喜欢阴暗处[9]。白额高脚蛛体长约20mm~30mm,全长(包括脚)约100mm~130mm,张开脚时约有CD的大小,在台湾是最大型的室内栖息蜘蛛[10];头胸部前后缘各有一条黄白色横带;为夜行性动物,捕捉蟑螂或飞行的昆虫。
繁殖季节时,母蛛会将卵以丝包裹住,再挂在腹部上拖行,随时照看。
白额高脚蛛是毒性相当弱的蜘蛛,人类被咬之后只会疼痛而无生命危险。[9]。白额高脚蛛在热带地区被认为具有价值,因为它主要以捕食蟑螂、苍蝇、蛾等昆虫维生,可以消灭家中的害虫;食量不大,捕食体型较大的美洲蟑螂后可撑一周不必进食[9][11]。也有人在网路上发布影片,发现白额高脚蛛也会捕食老鼠[12]。
白额高脚蛛会吐丝但不会结网,没有定点居住的习性,所以当蟑螂等家庭害虫都被吃光时,失去食物来源的白额高脚蛛便会离去[11]。但一般而言,家里的蟑螂根本吃不完,故白额高脚蛛很少会离去,甚至还会在家里繁殖。
民间传说勘误
广东有一个民间传闻为“蠄蟧濑尿”。从前的人说,要是脸上无故出现伤口,便是因为沾到蠄蟧的尿液,或蠄蟧在趁著人睡觉时在脸上撒尿,使“蠄蟧濑尿”的传说愈描愈恐怖。或许因为这些传言及传闻,令人更加害怕蜘蛛。
民间传说接触白额高脚蛛的尿液可能造成皮肤(尤其是嘴角)溃烂,多视为害虫而人人避之唯恐不及。
与民间传说相反,台湾的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员赵世民写道,根据生物学,蜘蛛是不会沥尿的;他认为,嘴角的溃烂是由具有传染性的疱疹一型病毒所引起的唇疮[11]。而传说会让皮肤溃烂的其实是隐翅虫的体液,当这虫子在人的身上爬时,人会因搔痒难耐而徒手打,这时虫体内的体液便会因身体破裂而流出造成过敏。
其他
除了民间传说外,白额高脚蛛的外型和高速移动的习性也会让很多害怕蜘蛛的人看到起鸡皮疙瘩,因而会遭到部份人类不理性的攻击,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员赵世民先生表示白额高脚蛛对人类算是益虫,应该要理性对待白额高脚蛛的存在。可以利用看到人类会立刻躲藏的性格,简单让它逃跑至阴暗处即可。
参考资料
- ^ Jäger, P.; Yin, C.-M. Sparassidae in China. 1. Revised list of known species with new transfers, new synonymies and type designations (Arachnida: Araneae). Acta Arachnologica. 2001, 50 (2): 123–134. ISSN 1880-7852. doi:10.2476/asjaa.50.123.
-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狩猎巨蟹蛛.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5).
- ^ Heteropoda venatoria chinesica Strand, 1907. www.gbif.org. [2018-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4) (英语).
-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日狩猎巨蟹蛛.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5).
- ^ Heteropoda venatoria japonica Strand, 1907. www.gbif.org. [2018-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4) (英语).
-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斑狩猎巨蟹蛛.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5).
- ^ Heteropoda venatoria maculipes Strand, 1907. www.gbif.org. [2018-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4) (英语).
- ^ 蟧蜈. 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 中华民国教育部. [2015-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4).
参见台湾闽南语推荐用字
- ^ 9.0 9.1 9.2 Jr., G. B. Edwards,. Pantropical Huntsman Spider, Heteropoda venatoria (Linnaeus) (Arachnida: Araneae: Sparassidae). edis.ifas.ufl.edu. 2018-04-26 [2018-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英语).
- ^ 黄世仁. 屋內的捕蟑高手:白額高腳蛛. 环境资讯中心. [2020-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3).
- ^ 11.0 11.1 11.2 我家沒有蟑螂. e-info.org.tw. [2018-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 ^ 驚人畫面:超大蜘蛛叼鼠趴趴走. YouTube.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2020-08-12].
- 朱耀沂. 《蜘蛛博物學》. 台北市: 大树文化出版社. 2003: 318. ISBN 957-879-270-0 (中文(繁体)).
- 朱耀沂. 《蜘蛛博物學》. 天下文化出版社. 2007年12月28日: 318. ISBN 978-986-216-059-6 (中文(繁体)).
- Bösenberg, W. & E. Strand. 1906. Japanische Spinnen. Abh. Senck. naturf. Ges. 30:93-422.;
- Roewer, C. F. 1955. Katalog der Araneae von 1758 bis 1940, bzw. 1954. Bruxelles, 2: 1-1751.
- ADW: Heteropoda venatoria japonica: CLASSIFICATION
- ADW: Heteropoda venatoria: CLASSIFICATION
- ITIS Standard Report Page: Heteropoda venator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every Kingdo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aiBNET : Heteropoda venator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