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玛格丽特·米切尔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Margaret Mitchell
玛格丽特·米切尔
出生1900年11月8日
 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
逝世1949年8月16日(48岁)
 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
职业文学家记者
代表作乱世佳人
奖项普立兹小说奖
1937年
配偶
  • Berrien K. Upshaw
    (1922–1924)
  • John R. Marsh
    (1925–1949)
父母Eugene Mitchell
Mary Stephens

签名

玛格丽特·芒内尔林·米切尔(英语:Margaret Munnerlyn Mitchell,1900年11月8日—1949年8月16日),生于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美国文学家,世界文学名著《乱世佳人》的作者。

乱世佳人至今仍为最畅销的小说之一,至今已发行了三千多万册,尤其改编的电影于1939年上映,成为好莱坞影史上最卖座的电影,还得到十座奥斯卡的殊荣。

生平

玛格丽特·米契尔生于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父亲尤金·米契尔为一位律师,母亲为玛丽·伊丽莎白也是一名律师。哥哥拉塞尔·斯蒂芬斯·米切尔生于1894年,同年夭折;亚历山大·斯蒂芬斯·米切尔大她四岁。她的童年生活大多在其母亲的一位远房亲戚家度过。

华盛顿神学院毕业后,她进入路易斯学院就读,但在一年级时遭到退学,1918年,在她母亲死于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后,便搬回亚特兰大。之后,她无心学业,在亚特兰大新闻周刊找到工作,并用佩琪‧米契尔的笔名为杂志撰写周日专栏。

早年

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童年在亚特兰大市中心东边的杰克逊山度过[1]。一家人住在一栋维多利亚式房屋里,房子漆成鲜红色,并有黄色装饰,离外祖母安妮·斯蒂芬斯不远。[2]早在玛格丽特出生前,斯蒂芬斯太太就已经守了几年寡,其丈夫约翰·斯蒂芬斯船长于1896年去世。他死后,她便继承了玛格丽特一家人所居住的杰克逊街的房产。[3]

外祖母安妮·斯蒂芬斯很有个性,既粗俗又专横。父亲菲利普·菲茨杰拉德去世后,她便得以掌控父亲的财产,把钱都花在她的小女儿们身上,其中就有玛格丽特的母亲。安妮·斯蒂芬斯把她们都送到北方的女子精修学校去。那里她们了解到,爱尔兰裔美国人并没有受到与其他移民平等的待遇,做爱尔兰人的女儿是可耻的。[4]玛格丽特成年后常与外祖母争吵。但是,对玛格丽特来说,外祖母能够告诉她亚特兰大内战和重建的许多亲身经历,这点颇为重要。安妮·斯蒂芬斯于1934年去世。[5]

玛格丽特约三岁时,有一次,她的裙子在铁炉篦上烧了起来,她没事,但母亲因之受伤。由于害怕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母亲开始让她穿男孩子的裤子。玛格丽特获绰号“吉米”,是漫画《小吉米》中的一个角色。[6] 她的哥哥说要是她想和他一起玩,就得把自己当成一个叫吉米的男孩。玛格丽特没有姐妹一起玩,便自称是个男孩,叫吉米,一直持续到她十四岁。[7]

斯蒂芬斯·米切尔说妹妹是个假小子,偶尔会玩洋娃娃,喜欢骑她的那匹得克萨斯平原小马。 玛格丽特少时,每天下午都会和一位南部邦联的老兵和一位年轻女子一起骑马。[8]

玛格丽特成长的年代,人们十分看重孩子们的行为举止,比如周日下午一家人拜访亲戚时,她不得东奔西跑大声尖叫。[9] 通过这些次和邦联老兵的拜访,玛格丽特了解到了某些战争的具体细节。然而其实直到十岁她才知道南方打了败仗。她说:“我什么事都听说过,就是不知道南方吃了败仗。我十岁的时候,得知李将军打输以后,十分震惊。我第一次听闻,难以置信,还感到很愤怒。现在我还是很难相信,毕竟童年的印象太强烈了。”[10] 母亲罚她的时候会用梳子或者拖鞋打她。[11][12]

母亲玛莉·伊莎贝尔·史蒂芬斯是一名女权主义者,有一天晚上她带玛格丽特出去参加嘉莉·查普曼·卡特领导的女性参政权集会,[13] 玛格丽特坐在一个平台上,身上挂着“投票给女性”的横幅,向男士们飞吻,母亲则慷慨激昂发表演讲。[14] 玛格丽特十九岁时,美国宪法第十九修正案批准,赋予妇女投票权。

玛莉·伊莎贝尔·史蒂芬斯是亚特兰大女性参政权联盟1915年主席、佐治亚州母亲大会和家长教师联谊会主席、先锋社和亚特兰大妇女俱乐部成员,以及数个教会和文学社主席。[15]

父亲尤金·马斯·米切尔不赞成学校的体罚。他担任教育委员会1911至1912年主席期间 ,废除了公立学校的体罚制度。[16]据报,尤金·米切尔上学第一天就遭到鞭打,留下极大心理创伤。[17]

杰克逊山是该城一个富裕而古老的地方。[18]杰克逊山山脚下,有一个非裔美国人区。1906年9月,当时米切尔5岁,持续四天的亚特兰大种族骚乱爆发。 当地报纸报道,几名白人妇女遭到黑人男子袭击,导致一万人上街游行示威。[19]

骚乱发生当晚,尤金·马斯·米切尔很早便上床睡觉,但被枪声惊醒,翌日上午得知有16名黑人被杀害。他写信给妻子说,暴徒想杀掉他们看到的所有黑人。骚乱持续,有传言说黑人要火烧杰克逊山。[20]在玛格丽特建议下,父亲拿把剑站岗放哨,因为家里没有枪。[21]虽然一家人并未受伤害,但20年后,玛格丽特仍清楚记得当时她有多害怕。[22]

暴乱过后不久,玛格丽特一家人决定搬离杰克逊山。[23]1912年,他们搬到了亚特兰大第十七街北边的桃树街东面,从邻居家房子过去就是森林,后面是查特胡奇河[24]米切尔以前在杰克逊山的家在1917年亚特兰大大火中烧毁。[25]

婚姻

玛格丽特·米切尔在华盛顿神学院用起“佩姬”(Peggy)这个名字,后来在史密斯学院取珀伽索斯(Pegasus)之名将其简化为“佩格”(Peg)。[26][27]1920年冬,佩姬首次出现在亚特兰大社交场合。二十年代期间,她把自己变成飞来波女郎[28]1921年,在亚特兰大一慈善舞会上,她跳了一支阿帕奇舞蹈,舞中与男舞伴亲吻,震惊亚特兰大上流社会。[29]阿帕奇和探戈当时均因其中的色情因素而令人反感。1921年无声电影启示录四骑士》使探戈流行开来,主演鲁道夫·瓦伦蒂诺因为很会跳探戈而成为一种性感象征[30][31]

米切尔说自己是一个“肆无忌惮的调情者”(unscrupulous flirt)。她发现自己已和五个男人订婚,但仍然坚称自己并没有欺骗误导他们中的任何一个。[32]

1922年4月里,玛格丽特·米切尔几乎每天都会见两个男人:贝里恩·“雷德”·金纳德·厄普肖(1901年3月10日—1949年1月13日),米切尔觉得是在1917年由一位朋友的父母主持的舞会上认识他的;约翰·罗伯特·马什(1895年10月6日—1952年3月5日),肯塔基州的一名文字编辑,曾在美联社工作。[33][34]厄普肖来自亚特兰大,比米切尔小几个月,全家于1916年搬来北卡罗来纳州罗利[35]1919年,厄普肖进美国海军学院学习,1920年1月5日因学术能力不足而退学。同年5月再次入学,1920年1月1日再次退学。此间曾在海上待了两个月。[36]厄普肖没有工作,1922年在佐治亚山区靠走私酒品赚钱。[37]

尽管家人们不同意,佩吉还是和厄普肖于1922年9月2日结婚。伴郎是约翰·马什。两人和米切尔父亲一起住在米切尔家。厄普肖酗酒,脾气暴躁,对玛格丽特家暴,使玛格丽特身心倍感不堪。12月,米切尔和厄普肖分手,厄普肖离家。厄普肖说只要约翰·马什借给他一笔钱,并且米切尔同意不告他,他就和米切尔离婚。[38]1924年10月16日,厄普肖和米切尔离婚。[39]

1925年7月4日,24岁的玛格丽特·米切尔和29岁的约翰·马什在一间一神普救派教堂结婚。[40]两人住在亚特兰大新月公寓(Crescent Apartment)一号公寓,他们亲切地称之为“垃圾场”。现改造为玛格丽特·米切尔故居博物馆。[41]

“垃圾场”,今玛格丽特·米切尔故居博物馆

逝世

亚特兰大奥克兰公墓玛格丽特·米切尔之墓

1949年8月11日晚,玛格丽特·米切尔与丈夫约翰·马什准备去看电影《夜夜春宵》,欲过桃树街时,米切尔在亚特兰大第十三街与桃树街交叉路口被一辆超速行驶的汽车撞倒。米切尔此后一直都未完全恢复意识,5天后,即8月16日,米切尔在格雷迪医院去世,享年48岁。

肇事司机休·格拉维特(Hugh Gravitt)是一名计程车司机,案发时并不当班,开的是私家车。案发后,格拉维特因酒驾被捕,交了5450美元保释金后释放,直到米切尔去世。[42]

格拉维特起初受到醉驾、超速驾驶和逆向行驶指控。1949年11月,裁定犯有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18个月徒刑。实际服刑时间将近11个月。1994年,格拉维特去世,享年73岁。[43]玛格丽特·米切尔葬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奥克兰公墓。约翰·马什于1952年去世,葬在玛格丽特旁边。

后续

玛格丽特·米切尔于1994年纳入佐治亚具成就女性(Georgia Women of Achievement),2000年纳入佐治亚作家名人堂。[44]

参考资料

  1. ^ 霍布森,弗雷德South to the future: an American reg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雅典,佐治亚州:乔治亚大学出版社, 2002. p. 19.
  2. ^ 佩龙,达登. Southern Daughter: the life of Margaret Mitchell.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1. p. 37.
  3. ^ 沃克,玛丽安娜. Margaret Mitchell and John Marsh: the love story behind Gone With the Wind.亚特兰大,佐治亚州:桃树街出版社, 1993. p. 24.
  4. ^ 佩龙, D. A., Southern Daughter: the life of Margaret Mitchell, p. 325.
  5. ^ 法尔,菲尼斯. Margaret Mitchell of Atlanta: the author of Gone With the Wind.纽约:威廉·莫罗, 1965. p. 51-52.
  6. ^ 琼斯,安妮·古德温.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the woman writer in the South 1859–1936.巴顿鲁治,路易斯安那州:路易斯安那大学出版社, 1981. p. 322.
  7. ^ 沃克, M., Margaret Mitchell and John Marsh: the love story behind Gone With the Wind, p. 27-28.
  8. ^ 琼斯, A. G.,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the woman writer in the South 1859–1936, p. 321.
  9. ^ 1936年7月3日亚特兰大WSB广播电台采访梅多拉·菲尔德·柏克森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访问日期2012年6月9日.
  10. ^ 柏克森, 梅多拉. 玛格丽特·米切尔:美国反叛者 1936年采访玛格丽特·米切尔. 2012年3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10月14日). 
  11. ^ 法尔,菲尼斯, Margaret Mitchell of Atlanta: the author of Gone With the Wind, p. 14.
  12. ^ 佩龙, D. A., Southern Daughter: the life of Margaret Mitchell, p. 413.
  13. ^ 佩龙, D. A., Southern Daughter: the life of Margaret Mitchell, p. 56.
  14. ^ 琼斯, A. G.,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the woman writer in the South, 1859–1936, p. 323.
  15. ^ “佐治亚选举新闻”[失效链接](1915年3月3日)《雅典先驱日报》, p. 4.访问日期2013年3月1日.
  16. ^ 法菲尔德,詹姆斯·克拉克. The American Bar.明尼阿波利斯: J·C·法菲尔德公司, 1918. p. 97.
  17. ^ 霍尔纳迪,约翰·R. Atlanta: 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美国城市图书公司, 1922. p. 351-352.
  18. ^ 巴特利,纽门·V. The Evolution of Southern Culture,雅典,佐治亚州:乔治亚大学出版社, 1988. p. 89.
  19. ^ 戈沙尔克,大卫·福特. Veiled Visions: the 1906 Atlanta race riot and the reshaping of American race relations.教堂山:北卡罗来纳大学出版社, 2005. p. 38.
  20. ^ 霍布森,佛瑞德. South to the future: an American reg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 19-21.
  21. ^ 巴特利, N. V., The Evolution of Southern Culture, p. 92.
  22. ^ 佩龙, D. A., Southern Daughter: the life of Margaret Mitchell, p. 41.
  23. ^ 佩龙,D. A., Southern Daughter: the life of Margaret Mitchell, p. 69.
  24. ^ 维利福德,威廉·贝利. Peachtree Street, Atlanta.雅典,佐治亚州:乔治亚大学出版社, 1962. p. 122-123.
  25. ^ 米切尔,玛格丽特和简·埃斯克里奇. Before Scarlett: girlhood writings of Margaret Mitchell.雅典,佐治亚州:希尔街出版社, 2000. p. xxiii.
  26. ^ 弗洛拉,约瑟夫·M.,安伯尔·沃格尔和布赖恩·吉萨. Southern Writers: a new biographical dictionary巴吞鲁日,路易斯安那州: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出版社, 2006. p. 285.
  27. ^ 米切尔,玛格丽特和帕特里克·艾伦. Margaret Mitchell: reporter.雅典,佐治亚州:希尔街出版社, 2000. p. xix.
  28. ^ 沃尔夫,马哈雷特·李普利. Daughters of Canaan: a saga of southern women.列克星敦,肯塔基州:肯塔基大学出版社, 1995. p. 150.
  29. ^ 扬,伊丽莎白. Disarming the Nation: women's writing and the American Civil War.芝加哥,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1999. p. 243.
  30. ^ 格罗帕,卡洛斯·G. The Tango in the United States: a history. 杰斐逊,北卡罗来纳州:麦克法兰公司出版社, 2004. p. 82.
  31. ^ 莱德尔,埃米莉·W. Dark Lover: the life and death of Rudolph Valentino. 纽约,纽约州:法勒、斯特劳斯和吉鲁, 2003. p. 39-40.
  32. ^ 米切尔, M.,等, A Dynamo Going to Waste: Letters to Allen Edee, 1919–1921, p. 116-118.
  33. ^ 巴特利, N.V., The Evolution of Southern Culture, p. 95-96.
  34. ^ 沃克, M. Margaret Mitchell and John Marsh: the love story behind Gone With the Wind. p. 37 & 80.
  35. ^ 米切尔, M.,等,《失去的莱松岛》, p. 16.
  36. ^ 美国政府出版局(1921), Annual Register of the United States Naval Academy, Annapolis, Md, p. 57, 188, 193 & 204.
  37. ^ 巴特利, N.V., The Evolution of Southern Culture, p. 95.
  38. ^ 米切尔, M.,等, A Dynamo Going to Waste: Letters to Allen Edee, 1919–1921, p. 133.
  39. ^ 米切尔, M.,等, Margaret Mitchell: reporter, p. xx.
  40. ^ 沃克, M., Margaret Mitchell and John Marsh: the love story behind Gone With the Wind, p. 125.
  41. ^ 布朗, E.F.,等, Margaret Mitchell's Gone With the Wind: a bestseller's odyssey from Atlanta to Hollywood, p. 8.
  42. ^ 讣告: 米切尔小姐,49岁,因伤去世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949年8月17日)《纽约时报》.访问日期2011年5月14日.
  43. ^ 布朗, E.F.,等, Margaret Mitchell's Gone With the Wind: a bestseller's odyssey from Atlanta to Hollywood, p. 270.
  44. ^ 玛格丽特·米切尔. 《新佐治亚百科全书》.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