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营利学校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营利学校(英语:For-profit school),泛指获得该国政府教育部认可但是以营利为导向的教育机构;或由财团所创办以营利为主的私立学校,创立宗旨为“教育商品化”、“营利性教育”(For-profit education)。这些学校每年所赚得的钱可以变成创办人或创校财团的钱。

有些营利学校为了赚取更多的金钱,常以低的入学标准来审查申请入学的学生。他们所颁授的学位或证书虽然是正规学历,不单在法律上完全没问题,亦被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一般正规大学雇主所承认,但这些学位或证书往往入学标准及考核标准都不高、以致社会的认受性不佳。虽然很多时这类学校常常会被贬称为“学店”,但绝对不应与野鸡大学混淆。

私立学校不一定是营利学校或学店,有些私立学校是非牟利性质,许多私立名校(例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可以在高收费之馀也能提供高品质毕业生,即使是牟利学校也不一定是学店,学店专指高收费但整体质素普遍低下的学校,定义也与野鸡大学不同,学店和野鸡大学虽然一样用钱买文凭,但是学店一般仍然会提供课程,与野鸡学校纯粹贩卖文凭且不被承认不同。而被称为学店的中小学往往是考试主导而不重视学生的五育平均发展,教学方面著重于应试技巧而非知识传授,甚至教唆学生以抄袭作弊等不正当手法取得成绩。(坎贝尔定律的实例)一些学店采用品味低俗的宣传手法亦为人诟病,认为对学生有不良影响。

学店的特征

免试入学

以免试入学的方式招收学生的学校。

独立招生

以单独招生之名,达成不被当地教育部门所判定出局的招生方式,专门招收各地后段学校之学生,只设简单考试,作为入学门槛,但事实上也是只交券就有学店可念的招生方式。

低入学门槛

拼命招收学生,但是不敢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1][2]这些大学反驳说:大学招生后段不等于是教学品质后段。[3]

教育素质不良

学店所提供的教育资源以及教育素质都是相当的低落,学生或学生家长每学期缴纳高额学费,而校方所提供的教学品质却是没有应当的水准,有些学店的教师没有真心要教育学生,甚至校方要求老师迎合学生的不合理要求(例如:不可严格要求学生),许多学生也很喜欢挑战法律(例如:未成年性交,抽烟,喝酒,骑车,侮辱师长和警察,也很喜欢在Instagram限时动态中分享自己的违法行为)给社会造成不少的困扰;学店的学生亦有存心混学历文凭、不肯认真学习的份子存在。客观而言:学店的学生真正具有该学阶(高中职、专科或副学士、学士、硕士)程度的学生其实有限,有不少学生其实真正的水平不到该学阶应有的水准。此外学店教师亦有其教学难处存在。

美国公立和私立学校收费比较表

学校教育经费落入私人口袋

大部份的学店的学校教育经费营运没有透明化,导致校务经费有机会落入有心人士之手。

相关重要事件

台湾

2009年10月22日,因为靠学杂费收入的几所学店大学招不到学生,台湾的大学联招会今天宣布再放宽入学标准。台湾的教育部表示要把明年大学分发由原本的门槛5%下修到3%。也就是说台湾的学生大学联招考试成绩总和不要低于3%就有学校可以念。[4]

少子化导致大学院校招生严重不足。教育部门与各界探讨是否要关闭部份招生不足的大学,以免大学沦为有钱就可以念的学店。[5]台大校长李嗣涔表示09学年开始,各大学院校可以自订最低录取分数。而被记者问到那些是这一类大学,台湾教育部高教司的专门委员杨玉蕙表示:“那些被外界骂得最凶”的学校。[6]

有部份大学的研究所没有专任教师,却广开研究所在职专班,被质疑是大学研究所学店化。[7]

澳洲

2009年12月12日,澳洲联邦政府展开澳洲杰出研究计画(Excellence in Research for Australia),已于2011年初完成。这项计划是澳洲第一个由官方发表的大学排名。驻澳大利亚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文化组组长迟耀宗认为这样的排名可以帮助学生筛选大学以避免选到学店式的大学,可以有效的减少学术被商业化。[8]

参见

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