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澳门旧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639年的澳门地图

澳门旧城,又称澳门城澳门街澳城天主圣名之城(葡萄牙语:Cidade do Nome de Deus de Macau),是指澳门发展早期在葡萄牙人治理之下,逐渐由海澳发展为城市的地区,为澳门市区最早的组成部分。2005年,澳门旧城建筑遗迹以“澳门历史城区”之名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沿革

东望洋炮台的部分城墙与暸望台

最早期的澳门只有村落,没有城市。而澳门旧城的建设可追溯至明朝,葡萄牙人在澳门正式定居,并修筑永久性的建筑物开始(1557年—1605年)。当时,葡萄牙人在内港北湾至下湾一带(即现今的营地大街一带),筑成了俗称“澳门街”的一条狭长商业住宅区。

澳葡当局开始在澳门建筑城墙的时间,最早可追溯至明朝隆庆三年(即1569年)之前,不过其后被明朝政府勒令拆毁。直至1617年,澳葡当局的官员利用贿赂中国官吏的方式,成功再次筑起城墙。1622年荷兰人入侵澳门,葡萄牙人便以抵御为理由筑起一系列城墙。明天启三年(即1623年),葡萄牙人命荷兰俘虏联同西班牙士兵和华人共同进行防御工事,初筑城墙以炮台为中心向两旁伸展。同年经明政府官员强力干涉,北部城墙曾被拆毁。及至1632年,澳门北部城墙及炮台又复建完成。实际上,葡萄牙人在明朝倾覆与清朝初立(1644年)至南明灭亡(1661年)的内乱期间,仍继续建筑澳门城墙,最后在此筑成了颇具规模的城镇。据当时的澳门城市图可见,整个澳门城的北部、东部及南部均筑有城墙,而要塞更建置了大小不一的炮台。此时的澳门城,已成为军事严密的城堡,成为葡萄牙统治澳门的象征。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葡萄牙人在澳门总督亚马留的指挥下驱逐城内的清政府官员,并拆毁望厦村香山县县丞署。自此以后,澳门城完全由葡萄牙控制。及后,葡萄牙为扩张澳门的管理范围,将城墙陆续拆毁。随时代变迁,澳门城墙的作用亦随社会的发展已逐渐消失和拆卸,现存的旧城墙遗址便是昔日澳门城之一部分。

旧城墙与城门

左边为旧城墙遗址

据《澳门地理》描述昔日的城墙:“其墙所经,自今东望洋山顶天文台西侧起,下山,经水坑尾细井巷,上大炮台,连接大炮台城,复下山,再接慈幼院,北绕白鸽花园,经大三巴围营地之西,南通天街经窗门街万里长城妈阁庙之东北背、绕西望洋山城至海滨,足见葡人当时所占只限于三巴门城南之地,至今墙界,尚断续可寻。”至今,城墙只馀下小部分遗址。

香山县志》记载了城墙与城门:“夷所居地,西北枕山,高建围墙,东南倚水为界。小门三:曰小三巴门,曰沙梨头门,曰花王庙门,今俱塞;大门三:曰三巴门,曰水坑尾门,曰新开门;炮台六,最大为三巴炮台,台冠山椒,列炮四十七,铜具十六、馀铁,上宿蕃兵,下为窟室,贮焰硝……”可见早期城墙设三道主要城门,分别是三巴门、水坑门和新开门。三巴门在澳门以北,其上的大炮台有葡萄牙军队驻守。根据学者考证,三巴门位置在今天连胜街与新胜街交界处。[1]到清乾隆年间,葡萄牙人已将澳门城分四道城门,分别是大三巴门小三巴门沙梨头门花王庙门。现在,昔日的城门已不复存在了。

相关连结

参见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1. ^ 关俊雄:〈三巴门历史沿革及位置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文化杂志》第102期,第116-1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