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1年8月22日) |
渭河 | |
---|---|
流域 | |
源头 | |
• 位置 |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的鸟鼠山 |
河口 | 陕西省潼关县入黄河 |
流域面积 | 134766平方公里 |
流经国家 | 中国 |
本貌 | |
长度 | 818公里 |
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的第一大支流。发源于中国甘肃省渭源县的鸟鼠山东侧和西秦岭北侧,主要流经今甘肃省的天水、陕西省关中平原的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全长约818公里。[1] 渭河流域包括甘肃、宁夏、陕西三省区,总面积134766平方公里,其中陕西占50%,甘肃占44%。渭河南有东西走向的秦岭横亘,北有六盘山屏障。渭河流域可分为东西二部:西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东为关中平原(又叫渭河平原)区。
渭河上游以及北岸泾河、洛河等支流,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
在甘肃省境内,渭河主要支流有秦祁河、大咸河、散渡河、义陇河、榜沙河、散渡河、葫芦河、藉河、牛头河等。
陕西省境内渭河流域右岸南山支流较多,从西到东有清姜河、清水河、石头河、西汤峪、黑河、涝峪河、新河、沣河、皂河、灞河、零河、湭河、赤水河、遇仙河、罗纹河、罗敷河等,大都水清、源短、流急,较长的黑河125公里,灞河104公里,其余皆不足百公里。左岸为黄土阶地原区,支流稀少,从西向东有通关河、小水河、金陵河、千河、漆水河、泾河、石川河、洛河等,大多水量相对较小而含沙量很大,流长在百公里以上。
在西安咸阳地区的渭河河段及其在这一地区的八条支流构成了自古以来著名的八水绕长安,说明关中地区在古时候的优越的自然条件。
中国古代历代为了灌溉和水运的目的,修筑了渠道。公元前246年,秦朝的郑国渠引泾河到洛河、漕渠,汉武帝时的白公渠引泾河到渭河、泾惠渠、渭惠渠、洛惠渠等水道,这些渠道主要集中在渭河的中下游。[2]
渭河清浊考证
自古以来关于渭河跟泾河,究竟是“泾清渭浊”?还是“泾浊渭清”?学界看法各有分歧,但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研究泾河的作家李胜灵认为基本上是泾清渭浊,但会随著人为以及自然等不同因素而有所改变。
像西周时期,渭河下游就已发展为农业较发达地区,森林面积逐渐缩小,土壤自然容易受到地表径流的侵蚀,虽然这种现像只限于渭河的下游地区,但已经影响到渭河整体的清澈。而当时的泾河流域,居住在上游的戎人还过著原始的游牧生活,土壤侵蚀较少,因而泾清渭浊。
到了北魏后期泾河上游陆续增置郡县,西魏时又先后在泾河大支流马莲河流域设置朔州等三个州。隋、唐两朝,泾河上游人口皆较渭河上游稠密,农业耕耘对土壤的侵蚀十分明显,而唐朝的渭河流域由于吐蕃不断骚扰,人口显著减少,原来的森林得已保存,于是又变成泾浊渭清。
唐朝后期,泾河流域除接近源头的段落以外,其他已经下切到前第三纪基岩。也就是说泾河的河床是石头底,所以泾河平时是没有泥沙的。泾河泥沙含量大,集中在雨季和汛期,通过侵蚀黄土高原而获得大量泥沙。因此,若非大雨、暴雨之时,河旁山坡没有被侵蚀的土壤随水流下,则泾河中所含的泥沙就比较少些。但是渭河流域的情况却大不相同。渭河流淌在冲积平原上,既冲刷,又淤积,河床是自己堆积制造的,可以自己给自己供沙。唐朝中叶,大量采伐导致长安城中所需用的巨木,已经开始要远求之于吕梁山西黄河两岸[注 1]。到了北宋,岐山的森林已被摧毁无馀,只剩下一条赭色的土山。由于岐山以西的秦、陇两州山林尚相当茂盛,因而也成了采伐的集中地。渭河上游的森林基本消失,于是又再度变成泾清渭浊。
另外,促使唐朝以后渭河转浊也和当地降水量的变迁有一定关系。从《陕西省自然灾害史料》记载的资料显示,由北宋初年到清朝末年,泾河上游的大雨、暴雨仅有14次,渭河上游则为38次。大雨、暴雨次数多,土壤侵蚀必然严重,泥沙顺水流下,增加河水的浑浊程度[4]。
诗经典籍中的渭水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 〈列子·汤问〉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 〈山海经·海内东经〉
又西二百二十里,曰鸟鼠同穴之山,其上多白虎、白玉。渭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 〈山海经·海外北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 〈史记·周本纪〉 司马迁
公刘…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
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
- 〈史记·秦本纪〉 司马迁
有新生婴儿曰“秦且王”。悼武王生十九年而立。立三年,渭水赤三日。
- 〈史记·留侯世家〉 司马迁
留侯曰:“雒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刘敬说是也。”于是高帝即日驾,西都关中。
《洪范五行传》云:“赤者,火色也;水尽赤,以火沴水也。”渭水,秦大川也;阴阳乱,秦用严刑,败乱之象。
汾水蒙浊而宜麻,泲水通和而宜麦,河水中浊而宜菽,雒水轻利而宜禾,渭水多力而宜黍,汉水重安而宜竹。
六年冬,初算商车。李奇曰:“始税商贾车船,令出算。” 春,穿漕渠通渭。匈奴入上谷,杀略吏民。
- 〈汉书·沟洫志〉 班固
武帝元光六年,郑当时为大司农,言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上,度六月罢,而渭水道,九百馀里,时有难处,引渭穿渠,起长安,旁南山下至河三百馀里,径易。
安陵清者,有项仲山,饮马渭水,每投三钱。
- 〈见渭水思秦川〉 岑参
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凭添両行涙,寄向故园流。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
渭河沿岸主要城市
注释
参考文献
- ^ 李思忠,《黄河鱼类志:黄河鱼类专著及鱼类学文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水产出版社,2015年,ISBN 9789578596771;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7年,ISBN 9787567015371。
- ^ 西安市地情资料全文检索系统. xadfz.xa.gov.cn. [2018-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3).
- ^ 《唐长安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恶化关系研究》,崔玲、周若祁,2009年,第3期,《华中建筑》月刊
- ^ 孰清孰浊,泾渭真的分明吗?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