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是中国中古时代一个以清河郡为郡望的崔姓士族,汉末三国时期开始崛起为山东望族。北魏时,魏孝文帝分定姓族,清河崔氏与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称为四姓。在唐朝,为五姓之一,清河崔氏有十二名宰相。
姓源
崔氏源出于齐国公族,是齐太公的后裔。[1]齐丁公的嫡子季子将继承权让给了齐乙公,以崔为采邑,于此终老[2],有子穆伯,后世便以崔为氏。[3][4][5]穆伯的十一世孙崔杼担任齐国的正卿,有子崔成、崔彊,后取齐桓公的后裔东郭姜[6]生崔明。庆封攻杀崔成、崔彊,崔杼与东郭姜自杀,崔明躲在坟墓中逃过一劫,之后出奔到鲁国。[7]崔明有子崔良,十五世孙崔意如为秦大夫,封东莱侯。有二子:崔业、崔仲牟。业字伯基,汉东莱侯,居清河东武城,后代为清河崔氏;仲牟居博陵安平,后代为博陵崔氏。[3][8]
郡望
清河崔氏郡望为清河郡,属冀州,治清阳县(今河北省清河县东南),最初由汉高祖刘邦设置。汉景帝中元三年(前147年),改为清河国,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复改为清河郡,元鼎三年(前114年)复为清河国,汉元帝永光年间又改为郡,王莽时改为平河郡。东汉时,复改为清河国,移县治于甘陵县(后改名清河县,今山东临清市东北)。曹魏时复改为清河郡,西晋又改为清河国,仍属冀州。北魏时复改为清河郡,北齐移县治于武城县(今清河县西北)。隋朝开皇初年,清河郡被废,大业及唐朝天宝、至德时又改贝州为清河郡。
发展
崔氏家族在汉初分为清河崔氏与博陵崔氏。[5]博陵崔氏在东汉时期名人辈出,[9]相较之下清河崔氏发展较晚,直至汉末三国时期,始有崔琰、崔林等人扬名史册。魏晋南北朝以后,清河崔氏快速发展,北魏时,与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称为四姓[10]崔琰有名望,先后被袁绍、曹操征辟,后因言辞上得罪曹操而被迫自杀。崔琰堂弟崔林,魏明帝时被任命为司空,封安阳亭侯,开三公封侯的先例。[11][12]
崔林的后裔一度发展极为兴盛。崔林子崔参,崔参的孙子崔悦、外孙卢谌温峤等都有名于当世。西晋末年大乱,崔悦与卢谌最初被段末波留滞,后来仕于石虎。[13][14][15]崔悦孙崔宏,曾在前秦、后燕任官,后来被北魏道武帝重用,赐爵白马侯,加周兵将军,魏明元帝拜崔宏为天部大人,进爵为白马公。崔宏子崔浩袭爵白马公,被魏太武帝重用,担任司徒。[16]崔林一系于崔宏、崔浩臻于极盛,崔浩甚至仗著自己家世隆盛,欺负同宗族人。[17]然而魏太武帝晚年,国史之狱爆发,崔浩被族诛。[16]崔浩堂弟崔蔚逃到江左,仕于刘宋,直到魏孝文帝年间才返回北方,定居郑州,其后裔称“郑州崔氏”。崔蔚子崔稚,崔稚子崔彦珍,崔彦珍女儿崔氏嫁给独孤信,生独孤伽罗。[18][19][20]崔蔚另有一子崔彧,定居许州鄢陵,别出一房号为“许州鄢陵房”。
崔琰后裔的发展,最初不如崔林后裔那般显赫。崔林后裔崔浩,就曾仗著自己的家世欺负崔琰后裔崔颐。[17]然而在北魏孝文帝时,崔琰后裔崔宗伯与范阳卢氏卢敏、荥阳郑氏郑羲、太原王氏王琼等与皇室通婚,并称“四姓”,地位上升。[21]
房支
- 郑州崔氏,北魏郢州刺史崔蔚定居于荥阳,后代号为郑州崔氏[22]
- 许州鄢陵房,崔蔚幼子崔彧居于鄢陵,别出一房号为许州鄢陵房[23]
- 南祖崔氏,包括三个支系
- 清河大房,北魏抚军将军、殿中尚书、文贞侯崔休的后代,号为清河大房[27]
- 清河小房,北魏太子舍人崔夤的后代,号为清河小房[28]
- 清河青州房,刘宋泰山太守崔辑迁居青州,后代号为清河青州房[29]
禁婚家
显庆四年,唐高宗下禁婚诏,禁止七姓十家互相通婚,崔宗伯的二子、崔元孙的二子被列入禁婚家,其中包括了清河大房、清河小房的全部以及清河青州房的一部分。
定著房
郑州崔氏、许州鄢陵房、南祖崔氏、清河大房、清河小房、清河青州房合称清河崔氏定著六房。
宰相
- 崔元综,出自郑州崔氏,武则天宰相
- 崔知温,出自许州鄢陵房,唐高宗宰相
- 崔昭纬,出自南祖崔氏乌水房,唐昭宗宰相
- 崔慎由,出自南祖崔氏乌水房,唐宣宗宰相
- 崔胤,出自南祖崔氏乌水房,唐昭宗宰相
- 崔詧,出自南祖崔氏崔群支系,武则天宰相
- 崔神基,出自南祖崔氏崔溉支系,武则天宰相
- 崔龟从,出自清河大房,唐宣宗宰相
- 崔彦昭,出自清河小房,唐僖宗宰相
- 崔群,出自清河小房,唐宪宗宰相
- 崔郸,出自清河小房,唐宣宗宰相
- 崔协,出自清河小房,后唐明宗李嗣源宰相
- 崔圆,出自清河青州房,唐肃宗宰相
另见
参考资料
- ^ 《水经注卷九‧清水》:又东过汲县北(县,故汲郡治,晋太康中立。......城东门北侧有太公庙,庙前有碑,碑云:太公望者,河内汲人也。县民故会稽太守杜宣白令崔瑗曰:太公本生于汲,旧居犹存。君与高、国同宗太公,载在经传,今临此国,宜正其位,以明尊祖之义。于是国老王喜,廷掾郑笃,功曹邠勤等咸曰:宜之。遂立坛祀,为之位主。......)
- ^ 李华《太子少师崔公墓志铭》“惟成于姜水,氏曰有吕。德莫厚乎粒蒸民,大庭之烈也;勋莫盛乎除暴虎,尚父之明也;让莫大乎推社稷,季子之高也。丁公之元子曰季,克让乞归,老于崔氏,宜乎其盛也。”《文苑英华‧卷九百四十》
- ^ 3.0 3.1 《新唐书卷七十二‧宰相世系二》
- ^ 刘禹锡《故朝散大夫检校尚书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清河县开国男赠太师崔公神道碑》:“太公望既封于营邱,子伋嗣侯。伋之孙曰穆伯,食邑于崔,遂以为氏。”《刘宾客文集‧卷三》
- ^ 5.0 5.1 白居易《唐故虢州刺史赠礼部尚书崔公墓志铭并序》:“其先出于炎帝,至裔孙穆伯,受封于崔,因而命氏。”《白居易集笺校‧卷七十》
-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齐棠公之妻,东郭偃之姊也。东郭偃臣崔武子,棠公死,偃御武子以吊焉,见棠姜而美之,使偃取之,偃曰:“男女辨姓。今君出自丁,臣出自桓,不可。”武子筮之,遇困之大过,史皆曰吉,……遂取之。”
-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齐崔杼生成及彊,而寡,娶东郭姜生明。东郭姜以孤入曰棠无咎,与东郭偃相崔氏。崔成有病而废之,而立明。成请老于崔,崔子许之,偃与无咎弗予,曰:“崔,宗邑也,必在宗主。”成与彊怒,将杀之,告庆封曰:“夫子之身,亦子所知也,唯无咎与偃是从,父兄莫得进矣,大恐害夫子,敢以告。”庆封曰:“子姑退,吾图之。”告卢蒲嫳,卢蒲嫳曰:“彼君之仇也。天或者将弃彼矣,彼实家乱,子何病焉。崔之薄,庆之厚也。”他日又告。庆封曰:“苟利夫子,必去之,难吾助女。”九月庚辰,崔成崔彊杀东郭偃棠无咎于崔氏之朝,崔子怒而出,其众皆逃,求人使驾不得,使圉人驾寺人御而出,且曰崔氏有福,止余犹可,遂见庆封,庆封曰:“崔庆一也,是何敢然。请为子讨之。”使卢蒲嫳帅甲以攻崔氏,崔氏堞其宫而守之,弗克,使国人助之,遂灭崔氏,杀成与彊而尽俘其家,其妻缢。嫳复命于崔子,且御而归之,至则无归矣,乃缢。崔明夜辟诸大墓,辛巳,崔明来奔。”
- ^ 郑樵《通志二十略‧氏族略第三》:崔氏,姜姓,出齐丁公嫡子季子,让国于叔乙,食采于崔,遂为崔氏。杜预云,济南东朝阳县西北有崔氏城是也。季子生穆伯。穆伯生沃。沃生野。八世孙夭,僖二十八年,晋侯,宋公,齐国归父,崔夭次于城濮。夭生杼。宣十九年,齐惠公卒,崔杼有宠于惠公,高国畏其偪也,公卒而逐之,书曰崔氏出奔卫,非其罪也。成十七年,齐侯使崔杼为大夫。襄二十三年,崔杼弑庄公。崔杼生成及彊,后妻生明,嫡庶争立,二十七年,庆封使卢蒲嫳杀成及彊,杼及其妻缢。崔明奔鲁,生良,十五世孙意如,为秦大夫,封东莱侯,二子伯基,仲牟,伯基居清河东武城,仲牟居博陵安平,并为著姓。
- ^ 《后汉书‧崔骃列传》
- ^ 《资治通鉴‧齐高宗明皇帝中建武三年》:魏主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咸纳其女以充后宫。
- ^ 《三国志‧崔琰传》
- ^ 《三国志‧崔林传》
- ^ 《晋书‧卢钦传》:谌字子谅。......中原丧乱,与清河崔悦、颖川荀绰、河东裴宪、北地傅畅并沦陷非所,虽俱显于石氏,恒以为辱。谌每谓诸子曰:“吾身没之后,但称晋司空从事中郎尔。”......悦字道儒,魏司空林曾孙,刘琨妻子之侄也。与谌俱为琨司空从事中郎,后为末波佐史。没石氏,亦居大官。
- ^ 《晋书‧卷六十二》:温峤前后表称:“姨弟刘群,内弟崔悦、卢谌等,皆在末波中,翘首南望。愚谓此等并有文思,于人之中少可湣惜。如蒙录召,继绝兴亡,则陛下更生之恩,望古无二。”......勒及季龙得公卿人士多杀之,其见擢用,终至大官者,唯有河东裴宪,渤海石璞,荥阳郑系,颍川荀绰,北地傅畅及群、悦、谌等十馀人而已。
- ^ 刘义庆编、刘孝标注《世说新语》:温公初受刘司空使劝进,母崔氏固驻之,峤绝裾而去。〈温氏谱曰:“峤父襜,娶清河崔参女。”〉
- ^ 16.0 16.1 《北史‧崔宏传》
- ^ 17.0 17.1 《北史‧卷二十四》:始崔浩与颐及荣阳太守模等,年皆相次。浩为长,次模,次颐。三人别祖,而模、颐为亲。浩恃其家世魏、晋公卿,常侮模、颐。浩不信佛道,模深所归向,虽粪壤中,礼拜形像。浩大笑曰:“持此头颅,不净处跪是胡神也!”模尝谓人曰:“桃简可欺我,何容轻我周儿也!”浩小名桃简,颐小名周儿。太武颇闻之,故浩诛时,二家获免。
- ^ 《周书‧崔彦穆传》:崔彦穆......祖蔚,遭从兄司徒浩之难,南奔江左,仕宋。......延兴初,复归于魏,拜颍川郡守,因家焉。......父稚......以献后外曾祖,追赠上开府仪同三司、新州刺史。......魏孝武西迁,彦穆时不得从。大统三年,乃与兄彦珍于成皋举义。
- ^ 《长安志‧卷八》:东南隅废普耀寺(隋开皇三年独孤皇后为外祖崔彦珍所立,开元二年废。)
- ^ 《长安志‧卷十》:西南隅纪国寺(隋开皇六年,献皇后独孤氏为母纪国夫人崔氏所立。)
- ^ 《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魏主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咸纳其女以充后宫。陇西李冲以才识见任,当朝贵重,所结姻姻,莫非清望,帝亦以其女为夫人。
- ^ 《新唐书·卷七十二·表第十二》:宇四世孙林,字德儒,魏司空、安阳孝侯。曾孙悦,前赵司徒、左长史、关内侯。三子:浑、潜、湛。湛生𫖮,后魏平东府谘议参军。生蔚,自宋奔后魏,居荥阳,号郑州崔氏。
- ^ 《新唐书·卷七十二·表第十二》:许州鄢陵房:蔚少子彧,居鄢陵。
- ^ 《新唐书·卷七十二·表第十二》:南祖崔氏:泰少子景,字子成,淮阳太守,生挺,字子建。挺生破虏将军权。权生谏议大夫济,字元先,亦称南祖。济生湫,字道初。湫生安定侯融,字子长。融生中书令温,字 道和。温生魏常山太守就,字伯玄。就生上谷太守公安。公安生晋大司徒、关内侯岳,字元嵩。岳生后赵尚书右仆射牧,字伯兰。牧生后赵征东大将军荫,字道崇。荫生聊城令怡,字少业 。怡生宋乐陵太守旷,随慕容德度河居齐郡乌水,号乌水房。
- ^ 《新唐书·卷七十二·表第十二》:伯基八世孙密。密二子:霸、琰。霸曾孙遵。
- ^ 《新唐书·卷七十二·表第十二》:琰字季珪,魏尚书。生谅,字士文。生遇。遇生瑜。瑜生逞,字叔祖。逞生祎。祎四世孙溉。
- ^ 《新唐书·卷七十二·表第十二》:清河大房:逞少子𬤇,宋青、冀二州刺史。生灵和,宋员外散骑常侍。生后魏赠清河太守宗伯。生休、寅。休号大房。
- ^ 《新唐书·卷七十二·表第十二》:清河小房:寅字敬礼,后魏太子舍人、乐安郡守。生长谦,给事中、青州刺史,生子令、公华。
- ^ 《新唐书·卷七十二·表第十二》:清河青州房:琰生钦。钦生京。京孙琼,慕容垂车骑属。生辑,宋泰山太守,徒居青州,号青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