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清乐邓公祠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清乐邓公祠

清乐邓公祠,又名思成堂,位于香港新界元朗锦田水尾村内,是当地邓氏四大祠堂之一,用于纪念锦田邓氏第十七世祖邓清乐(号广舍),一般认为其建筑年份可追溯至明朝中前期(公元1490年左右),现已被列为香港一级历史建筑

建筑

清乐邓公祠采用三进三间式设计,是锦田邓氏众多祠堂中最具规模且面积最大的一所。前台建有支柱,上承桁梁,斗拱及横梁上均有细致的雕刻。正脊上除有一双鳌鱼摆设外,脊上正中有青龙浮雕、左右亦有瑞兽一对。正脊与垂脊之间有一对蝙蝠,垂脊尽头则摆放了瑞兽朝天吼,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此外,祠堂内的石柱及花岗石柱础均不尽相同,提升了整座建筑的多样性。上承横梁木柱,而大门户内有一屏风,只有达官显贵到访才会开启。内有康熙皇帝御赐的“旨尝换花翎”及“钦点花翎等卫”等功名牌匾,以昭示族人于科举考核中的成就;屋顶上有多幅色彩丰富的壁画,如“八仙图”等。

清乐邓公祠中厅思成堂

乾隆五十九年重修(1794年)一次,于1981年与镇锐𫓶邓公祠再一同进行修缮工程。是次修缮虽有专家协助,提升质量较高,但缯于正门的一对门神却被涂去并绘上较差的新貌,有论者认为是一种难以弥补的损失[1]

门外大门前有一对联,为“南阳世泽 税院家声”,用以纪念邓姓族人源出自商朝时的南阳(今河南一带),及邓氏后人获封为税院郡马的一段历史。

中厅内悬的“思成堂”匾额,常被指为1794年重修时,由乾隆庚子科(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进士初彭龄所书,但在完成“思成”二字后却突然暴毙,“堂”字由其他人代替,造成匾上文字字势及风格有异。但此说似是讹传,因初彭龄实际上于1825年才病逝,不可能出现上述的情况。

添灯仪式

每年出生的男丁名字会登记在“丁口册”上,其后才正式登入族谱。每年元宵节邓族族人会在清乐邓公祠进行祠祭仪式,并为上一年出生的男丁“点灯”。

参考书目

诠释

  1. ^ 〈白德著,招绍瓒译,《香港文物志》,1991年,香港市政局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