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海东书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治初期的海东书院

海东书院闽南语Hái-tong Su-īⁿ客家话Hoi dung su ien)是清代位在台湾府城内的书院,设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1],后来一度荒废,乾隆五年(1740年)重建后具有准儒学的地位,由府学教授授课[2],后来有“全台文教领袖”之称[3]。此外该座书院的学田是首座由民间所捐设者,而最早捐学田给海东书院者是施士安[2]

沿革

海东书院最初是由台厦道梁文煊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所建,位置在宁南坊学宫(台南孔庙)西边,即今天忠义国小校内(靠府前路部分)[1]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台厦道陈大辇重整之,立下课士规程,但不久书院便改为岁科二试考棚使用[3]乾隆四年(1739年)巡台御史单德谟在东安坊县学宫左边兴建考院(校士院),而此时的海东书院几乎荒废[2]。乾隆五年(1740年)台湾道刘良璧重修,巡台御史杨二酉奏请仿照直省书院事例由府学教授当任书院老师,选诸生肄业其中,故海东书院具准儒学之地位[2],初任主讲是薛士中[3]。杨二酉为此撰有〈海东书院记〉,称其可与福州鳌峰书院并峙,他并为书院题有“海天云汉”匾[3]。而刘良璧则为书院制定“明大义、端学则、务实学、崇经史、正文体、慎交游”的学规六则[3]

乾隆十五年(1750年)台湾县署迁到今赤崁楼旁,海东书院则被知府方邦基与知县鲁鼎梅乃改至东安坊旧县署,旧址改设崇文书院[3]乾隆十七年(1752年)岁科校士改至道署举行,校士院因而闲置,后来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时巡道觉罗四明整修校士院,将海东书院再迁到此地,并从中国大陆聘请师资,制定“端士习、重师友、立课程、敦实行、看书理、正文体、崇诗学、习举业”的学规八则[3]

乾隆三十年(1765年)在知府蒋允焄捐俸与清廷拨款下,又于宁南坊学宫西边重建海东书院,但与初址有别[3]。此次重建于春仲动工,历时四个月,而新建的书院宽三十丈(约75公尺),长八十丈(约200公尺),方位坐北朝南,建有一百多间书斋,设有五子祠、禄位祠等[3]。之后书院于嘉庆十九年(1814年)、道光七年(1824年)亦重修过,之后又屡有整修[3]

进入日治时期后,海东书院在明治三十年(1897年)已倾圮,而日治初期曾充作守备工兵第二中队营房,后来由台南厅接管改设台南第一公学校分校,而后拆毁[3]。此处在1919年4月8日设立了“台南第三公学校”,之后在1928年4月更名为“末广公学校”,然后在1932年9月往南迁到进学国小现址[4],旧校舍在之后被规划作为台南神社外苑,建有台南武德殿台南神社休憩所等设施。二战后,1946年9月,“台南市立初级中学”(今大成国中)创立于此,并在1953年与台南市“逢甲国民学校”换地,成为现址的忠义国小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1. ^ 1.0 1.1 《臺南市市區史蹟調查報告書》. 台中市: 台湾省文献会. 1979年6月30日: 114-115页. 
  2. ^ 2.0 2.1 2.2 2.3 黄富三. 《臺灣水田化運動先驅施世榜家族史》. 南投市中兴新村: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2006年: 161-166页. ISBN 978-986-00-8146-6.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刘振维. 臺南海東書院之始末及其基本精神. 台中市雾峰区: 朝阳科技大学. 2008年. 
  4. ^ 柯, 万荣. 臺南州教育誌. 昭和新报社台南支局. 1937-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