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浮游生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浮游生物
上级分类生物 编辑
名称دروایان 编辑
研究学科浮游生物学 编辑
栖息地水体、​空气 编辑
相对概念自游生物 编辑
水生生物的四大生态位类群(由浅至深):浮水生物(neuston)、浮游生物(plankton)、自游生物(nekton)和底栖生物(benthos)
六个相对较大的各种形状的生物体,有数十个小浅色点,全部在黑暗的背景下。 一些有机体的触角比它们的身体长。
海洋浮游生物的照片

浮游生物(英语:Plankton)泛指生活于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动能力、只能跟随水流被动漂流的生物,其中分有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部分浮游生物具有一定的游动能力,但其游动速度往往比它自身所在的洋流流速来得缓慢,因而不能有效地在水中灵活游动。所有在海洋湖泊河川水域生态环境中自身没有足够移动能力,因而不能逆水流而动而是浮在水面生活的生物都可称为浮游生物。反之,可以自由逆流游动的生物称为自游生物

大多数的浮游生物体型微小,有些种类的浮游生物甚至只有幼虫阶段,而在成熟后则变成体型较大,而且具有更好的移动力,这类浮游生物称作季节性浮游生物,如:海胆海星双壳类幼鱼。其它浮游生物则一生的时间都活在浮游状态下,称为终生浮游生物,如:桡足类箭虫磷虾等。

营养分类

Photo of mostly-translucent, many-legged, bug-like creature
一个端足类浮游生物 (Hyperia macrocephala)

浮游生物主要被分为广泛的功能性(或营养级别)的群体:

该计划将浮游生物群落划分为广泛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回收者群体。 然而,确定许多浮游生物的营养水平并不总是直截了当的。例如,虽然大多数鞭毛虫是光合生产者或异养的消费者,但许多物种同时执行这两个角色。 在这种混合营养策略中 - 被称为混合营养 - 生物既可以同时作为生产者也可以作为消费者,或者同时作用或者根据环境条件在营养模式之间切换。例如,当营养和光照充足时,依靠光合作用来生长,但在生长条件较差时转向捕食。 认识到混合营养作为生态战略的重要性日益增加[2],以及这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中可能发挥的更广泛的作用[3]

尺寸分类

大型浮游生物:在茂宜岛海滩上的一只紫螺(带有飘浮气泡)。
范围恩收集器。直译为泥炭爪,是一种海洋微细生物的研究工具。

浮游生物经常用尺寸来描述[4]。通常用如下划分标准:

(Group) 尺寸范围(球直径) 示例
巨型浮游生物(Megaplankton) > 2×10−2 m (20+ mm) 后生动物,例如水母; 栉水母; 樽海鞘火体虫(浮游被囊动物); 头足动物
大型浮游生物(Macroplankton) 2×10−3 – 2×10−2 m (2–20 mm) 后生动物;如翼足目; 毛颚类动物; 磷虾目磷虾); 水母; 栉水母; 樽海鞘, doliolids与火体虫(浮游被囊动物); 头足动物
中型浮游生物(Mesoplankton) 2×10−4→2×10−3 m (0.2 mm–2 mm) 后生动物;例如桡足类; 水母; 水蚤类; 介形亚纲动物; 毛鄂类; 翼足目; 被囊动物; 异足蛛科(Heteropoda)
小型浮游生物(Microplankton) 2×10−5→2×10−4 m (20–200 µm 大型真核原生生物;大多数浮游植物; 原生动物有孔虫); 纤毛虫; 轮虫纲(Rotifera);中型浮游生物的幼虫 - 甲壳纲桡足动物无节幼体
微型浮游生物(Nanoplankton) 2×10−6→2×10−5 m (2–20 µm) 小型真核原生生物;例如:小型硅藻;小型鞭毛虫; 甲藻; 金藻; 绿藻; 黄藻
微微型浮游生物(Picoplankton) 2×10−7→2×10−6 m (0.2–2 µm) 小型真核原生生物; 细菌; 金藻
超微型浮游生物(Femtoplankton) < 2×10−7 m (< 0.2 µm) 海生病毒

但是,某些术语,特别是大尺度的那些,界限较为模糊。

微型及更小的浮游生物是1980年代才被发现,但是它们构成了浮游生物的大多数,不论是物种数量还是绝对的物质量。

小型及更小的浮游生物属于微生物并且在较低的雷诺数活动,水的黏性远比它的质量与惯性更为重要。[5]

生态意义

食物链

除了代表支持具有重要商业价值的渔业食物链最底层水平之外,浮游生物生态系统还在包括海洋碳循环在内的许多重要化学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作用[6]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 Wang, G., Wang, X., Liu, X., & Li, Q. (2012). Diversity and biogeochemical function of planktonic fungi in the ocean. In: C. Raghukumar (ed.), Biology of marine fungi.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p. 71-88,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Hartmann, M.; Grob, C.; Tarran, G.A.; Martin, A.P.; Burkill, P.H.; Scanlan, D.J.; Zubkov, M.V. Mixotrophic basis of Atlantic oligotrophic ecosystem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2, 109 (15): 5756–5760 [28 April 2017]. doi:10.1073/pnas.1118179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3. ^ Ward, B.A.; Follows, M.J. Marine mixotrophy increases trophic transfer efficiency, mean organism size, and vertical carbon flux.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6, 113 (11): 2958–2963 [28 April 2017]. doi:10.1073/pnas.1517118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5). 
  4. ^ Omori, M.; Ikeda, T. Methods in Marine Zooplankton Ecology. Malabar, USA: Krieger Publishing Company. 1992. ISBN 0-89464-653-2. 
  5. ^ Dusenbery, David B. Living at micro scale: the unexpected physics of being small.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ISBN 0-674-03116-4. 
  6. ^ Falkowski, Paul G. The role of phytoplankton photosynthesis in 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 (PDF). Photosyntheis Research. 1994, 39 (3): 235–258. doi:10.1007/BF00014586. [永久失效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