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洲
浮洲,旧名番子园、番仔园,是台湾新北市板桥区的一个地名,为大汉溪及其支流湳仔沟间的沙洲。浮洲地区分为三个区块:北边为番子园,中央区域为欢仔园,南边为三抱竹。古代,因贸易兴盛,兴建“板桥”。此岛原为一座河中之岛,但由于环河桥、南兴桥等的交通设施能够快速的跨越湳仔沟到达市区,现已与板桥市区完全相连,又兴建特二号大量于湳仔沟填土竖立梁柱,外加捷运南港线土城机厂的建立,使湳仔沟与土城工业区(大汉溪下游)造成断流。
台铁在浮洲设置浮洲车站,为纵贯线的其中一站,另台65线快速道路沿著湳仔沟兴建并设出入口。
纪事
清代
- 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泉州人吴绍恭来台开垦荒地耕农,视地上有大竹三抱,故取名“三抱竹”(今福安里、龙安里)
- 1870年:三抱竹地区开始种植甘蔗,当时摆接堡番仔园庄设有糖厂,至清末才关闭。
- 1887年:刘铭传奏请兴建台湾铁路。当时铁路并非由本岛经过。(参见清代台湾铁路)
日治时期
- 1895年:《台北附近地形图》可见,当年岛上交通要道大致为:自大观桥经大观路一段29巷,再到大观路二段174巷102弄巷底,应为“浮洲-沙崑公渡”的浮洲端。树林端则位于今新崑路底。
- 1899年:因清代铁路条件甚差,日本政府于本岛中央地带完成选线,铁路改线工程开工。
- 1901年8月25日:铁路改线工程通车,设第一及第二大嵙崁溪桥,分别穿越湳仔沟与大嵙崁溪。第二大嵙崁溪桥,为北端8孔上承式钣梁及南端4孔下承式桁梁的铁桥。当时仅铺设单线轨道。(后属纵贯线北段东正线。现已消失。)
- 1910年代:因艋舺地区的茶叶,需要有茉莉花来调香,浮洲地区开始种植茉莉花,并发展为产业。
- 1910年代:林本源制糖厂设立于今大观路一段二十九巷的东安宫位置。
- 1918年:刘家先人自新庄地区迁移至番子园居住。
- 1920年:地方制度改正,摆接堡番仔园庄改名番子园,下设番子园、三抱竹及浮洲。(首次出现“浮洲”的名称)
- 1922年:刘家古厝落成,为浮洲地区第一座红砖房。
- 1930年代:当地制糖业没落。
- 1931年2月:铁路增设上行线(后属纵贯线北段西正线。现已消失。),在原第二大科崁溪桥的下游距离约20公尺处,新建一座21孔上承式钣梁铁桥,同样仅铺设单线,与1901年建设的铁桥平行。
- 1932年4月1日:设“浮洲仮停车场”,专停汽油车。位于今浮洲站西侧约250公尺处(今大观路一段38巷与38巷156弄路口)。当时铁路高度离地约1.5公尺,设有平交道。
- 1934年:当年铁路时刻表显示,台北板桥间,仅有客车12车次、汽油车9车次。(浮洲站仅停靠汽油车)
- 1940年:《台湾铁道旅行案内》将“浮洲仮停车场”标为“浮洲駅”,此时浮洲车站应已为正式车站。
- 1942年:因太平洋战争缺乏汽油,停驶汽油车。浮洲駅因无汽油车停靠,只能暂停营业,并已从《台北州管内图》移除。
- 1944年:透过美军航照影像,可见今大观路雏形已出现。
近代发展
二战结束后
- 1945年:太平洋战争结束,战后浮洲駅裁撤。
- 1950年代,设荣民工程处。
- 1951年:架设中兴桥(今浮洲桥),板桥端直接北转衔接大观路。原“浮洲-沙崑公渡”废渡。
- 1953年7月:铁路改建,将1901年建造的第一及第二大嵙崁溪桥东正线拆除,新桥均往大科崁溪上游偏移。第二大嵙崁溪桥东正线改建为20孔上承式钣梁桥。第一大科崁溪桥规格不明,但桥台结构未一并拆除。
- 1953年12月1日:复设浮洲车站招呼站,由板桥车站管理。位置与今日相当。
- 1955年10月21日:设“国立华侨中学”(今国立华侨高级中等学校)
- 1955年10月31日:设“国立艺术学校”(今国立台湾艺术大学)
- 1956年:设“台湾省国校教师研习会”。
- 1957年:设妇联一村(今板桥荣民之家沿大观路一侧部分,已收归国有并全面拆除)。
- 1958年:设妇联二村(今亲民公园)。
- 1958年:设中山及实验国民学校,并开始招生。
- 1959年:妇联一村设福利中心(菜市场)。
1960年代
- 1963年:浮洲地区降霜,造成茉莉花园毁损。
- 1963年9月9日至9月13日:台风葛乐礼袭台,严重毁损妇联一村,眷村自此没落,台风还彻底摧毁浮洲地区的茉莉花园。
- 1964年:台风后妇联二村改建为力行新村及慈仁一村。
- 1964年6月:湳兴桥完工通车。
- 1967年:浮洲车站招呼站裁撤。
- 1969年11月1日:成立“高级纸厂筹备处”及板桥荣誉国民之家。
1970年代
- 1970年4月30日:于花莲组成荣工少棒队。
- 1970年6月:完成“台北地区防洪计画检讨报告”,浮洲地区纳入“北区防洪三期用地”,往后建物受到各种限制。
- 1971年6月1日:设高级纸厂,称“台北纸厂”。
- 1971年8月16日:台北纸厂开始兴建。
- 1972年:中山及实验国民学校合并为“中山实验国民小学”
- 1972年2月26日:中央气象局高空探测站完工启用,位于台北县板桥镇(今新北市板桥区)大观路二段265巷62号。
- 1972年10月:台北纸厂兴建完工。
- 1973年3月1日:台北纸厂开工,当时生产卷烟纸。
- 1976年:中兴桥改建并更名为浮洲桥。
- 1978年:于荣民工程处后方设“荣工棒球场”。
- 1978年:透过《正射影像》可见,浮洲桥两端的树林陆桥与新兴桥正在兴建中。
1980年代
- 1981年:台北纸厂增建生产线。
- 1982年:板桥荣誉国民之家改由退辅会管理。
- 1984年3月23日:台北纸厂开始为国家生产钞票纸。
- 1984年4月9日:为配合台北防洪计画,台铁第二大嵙崁溪桥上下行计画全面改建为双线25孔32.1公尺之下承式U型(半穿式)预力梁桥,并将桥梁增长至802.5公尺。
- 1985年:大观路拓宽工程开工,妇联一村自原大观路再退两公尺以供拓宽。
- 1985年:《二万五千分之一经建版地形图》标示,浮洲桥两端的树林陆桥及新兴桥通车。浮洲桥板桥端,设有北转大观路或直行新兴桥的交岔路口。
- 1986年:大观路拓宽工程完工、大观车行地下道通车。
- 1987年1月:湳兴桥拓宽完工通车。
- 1988年:由板桥国小筹备板桥第15国小-大观国民小学,增设于“台湾省国校教师研习会”。
1990年代
- 1990年:因台北防洪计画第三期施工,原位于大汉溪畔汛区(浮洲桥北边堤防外)的三抱竹地区民宅开始拆迁。原三抱竹今已彻底消失。
- 1990年9月前:第二大嵙崁溪桥第二次改建的西正线先行通车,东正线仍施工中。
- 1991年8月28日:第二大嵙崁溪桥第二次改建的东正线完工,新建的第二大嵙崁溪桥全面通车。(原址为今日台湾高铁的大汉溪桥)
- 1992年9月14日:台北铁路地下化专案“万华-板桥”间地下化工程动工,第一大嵙崁溪桥先改建为铁桥,供台铁临时轨使用。原第一大嵙崁溪桥于日治时期兴建的砖造桥台(原东正线),亦于本工程中全面拆除。
- 1993年:浮洲地区开始议案建大汉溪右岸板桥至土城堤防,以保护居民不再受淹水之苦。
- 1994年:台北纸厂停产卷烟纸。
- 1995年:由溪崑国中筹备板桥第10中学-大观国民中学,增设于“台湾省国校教师研习会”。
- 1995年9月1日:台北捷运土城机厂于本岛最南侧兴建动工。(原址为一座垃圾山)
- 1996年1月:台北防洪计画第三期于浮洲地区的堤防完工,浮洲桥改建工程开工。
- 1996年9月16日:浮洲桥大观路匝道改建工程开工。
- 1997年:台北纸厂停产模造纸。
- 1999年8月31日:台北纸厂停产钞票纸。至此台北纸厂已完全停工。
- 1999年7月21日:台北铁路地下化专案“万华-板桥”北隧道通车,中浮地下道改为仅供行人通行,原台铁第一大嵙崁溪铁桥拆除,空间供日后高铁兴建。
2000年代
- 2001年9月17日:纳莉台风袭台,因土城抽水站故障,造成浮洲地区龙兴街与大观路二段174巷102弄大淹水。
- 2001年10月31日:台北防洪计画浮洲桥改建工程完工启用。
- 2002年10月31日:台北铁路地下化专案“万华-板桥”南隧道通车。为今日台湾高铁所用。
- 2003年12月26日:特二号第一期工程“跨越土城机厂段”完工(尚未通车)。
- 2004年2月1日:台北纸厂正式裁撤。
- 2005年7月1日:台北纸厂停车场完工启用。
- 2005年11月26日:台北纸厂简易公园完工启用。
- 2006年5月31日:台北捷运土城机厂随著板南线东延段通车开始营运。
- 2007年:国立台湾艺术大学文化创意产学园区成立,位于台北纸厂简易公园旁。
- 2007年1月5日:台湾高铁完工通车,与台铁并行经过本岛。
- 2007年3月:特二号(台65线快速道路)第二期工程全面开工。
- 2007年6月:板桥-土城机车堤外便道通车,仅供机车通行。(自大汉桥北侧起,沿环河西路堤外铺设,终于摆接堡路与国道三号交叉处附近。今仅存北起湳仔沟越堤道至城林桥南边的越堤道路段)
- 2008年:湳仔沟水质整体改善工程。
- 2008年10月:大观车行地下道及大观人行陆桥(华侨中学前)进行拉皮翻新。
- 2009年:湳仔沟整治及绿美化工程。
- 2009年2月18日:因台铁捷运化政策,动工兴建浮洲车站。
- 2009年11月26日:浮洲桥板桥端东向衔接新兴桥的机车专用引道完工启用。
2010年代
- 2010年3月20日:亲民公园完工启用。
- 2011年:一名教师进行社区踏查课程时,于巷弄中发现“蔗车石磨子”,为清代时期制糖业所用器具。经所有人同意后,移置大观国小作为教育用途。
- 2011年1月10日:板桥荣誉国民之家开始进行改建。
- 2011年9月2日:浮洲车站第三次设站完工通车,至今仍在营运。截至2022年,乘客数量排行为第47名。
- 2011年10月22日:台65线 板桥-土城段通车。
- 2012年2月:因应板桥浮洲合宜住宅兴建,荣民工程处机械厂开始搬迁。
- 2013年1月31日:台65线 板桥-新庄段通车。此路段设有机车道,方便联系板桥与新庄地区(板新机车联络道桥)。
- 2015年3月:板桥浮洲合宜住宅完工并开始交屋。
- 2015年6月:番园桥开通。
- 2016年8月:大观社区迫迁事件。2010年起,中华民国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向大观社区居民提起民事诉讼,最后居民全部败诉,开始强制拆迁的事件。
- 2017年4月10日:大观社区初次拆除。退辅会拆除社区内4户同意拆除的点交户。
- 2018年12月25日:于大观路二段底堤防处增设“浮洲横移门”。
- 2019年3月14日:新北市高滩地工程管理处与大观国小、板桥文化协会于浮洲人工湿地进行会勘,将另一具“蔗车石磨子”移置大观国小作为教育用途。
- 2019年8月1日:大观社区遭全面拆除。
2020年代
- 2022年12月31日:中央气象局高空探测站,在晚间12时施放最后一颗探空气球。后于大观国中另设自动站。其馀编制迁至新店区的“台北气象站新北站区”,原站址废弃。
环境
设施
- 公园
- 眷村
- 教育
- 公共安全
-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板桥分局大观派出所
- 新北市政府消防局第一大队大观分队
- 台北市政府警察局捷运警察队第四分队
- 桥梁与隧道
- 交通
- 水利
- 湳仔沟抽水站(原四汴头抽水站)
- 湳仔沟横移门
- 浮洲横移门
- 四汴头越堤道
- 浮洲桥越堤道
- 新北市政府高滩地工程管理处
- 经济部水利署第十河川局
- 遗迹
- 保甲路(日治时期,今大观路一段38巷156弄)
- 三抱竹聚安宫(乾隆年间即存在)
- 郭家古厝(新安居)
- 李家古厝
- 杨家古厝(从善居)
- 许家古厝(太岳堂)
- 刘家古厝
- 浮洲浸信会(原妇联二村礼拜堂)
- 工程
- 荣民工程
- 板桥浮洲荣工厂周边地区都市更新计画[13]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与注释
- ^ 林金池. 板橋浮洲地區 終於有綠地. 自由时报. 2005-11-27 [2023-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1).
- ^ 浮洲藝術河濱公園. 新北市观光旅游网. [2023-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6).
- ^ 蔡雯如. 毛小孩最佳遊戲處 新北打造7座河濱寵物公園. 中时新闻网. 2022-11-04 [2023-09-19].
- ^ 浮洲橋棒球場. 全国运动场馆资讯场. [2023-09-19].
- ^ 最新消息. 板桥荣誉国民之家. [2023-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7).
- ^ 消失的力行新村. 国家文化记忆库. [2023-09-19].
- ^ 首頁. 新北市板桥区大观国民小学. [2023-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30).
- ^ 首頁. 新北市板桥区大观国民中学. [2023-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3).
- ^ 板橋浮洲圖書閱覽室. 新北市立图书馆. [2023-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2).
- ^ 站場簡介. 台北客运. [2023-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7).
- ^ 赖筱桐. 新北湳仔溝整治新工法 沿岸居民說沒那麼臭了. 自由时报. 2017-09-07 [2023-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9).
- ^ 甘孟霖. 泰板輕軌 中和、板橋、土城交界增1站. 自由时报. 2023-05-02 [2023-09-19].
- ^ 变更板桥(浮洲地区)细部计画(配合板桥浮洲荣工厂周边地区都市更新计画)专案通盘检讨书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5-09-24.,新北市政府城乡发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