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林之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林之助
Lîm Chi-chō͘
林之助
出生1917年2月2日
日治台湾台中厅葫芦墩支厅栜东下堡
逝世2008年2月13日(2008岁—02—13)(91岁)
 美国加州洛杉矶
国籍 大日本帝国(1917年–1945年)
 中华民国(1945年–2008年)
民族台湾人
语言台湾话日语英语
职业绘画
配偶王彩珠
儿女林长华(长女)
林宏一(长子)
林宏次(次子)
林敬忠(三子)
受影响于
  • 山口蓬春、川崎小虎

林之助(1917年2月2日—2008年2月13日),台湾台中大雅人(现台中市大雅区),台湾画家,被称为“台湾胶彩画之父”[1][2]:11-27,早年在日本台湾参加展览,作品多以人物画及生活景物为主。老年则转以花鸟画和风景画为大宗[2]:70-77

生平

林之助任教于台中师范学校时配置的学校宿舍(柳川西路162号,1928年建),林以此处作为创作画室直至2006年迁出;2007年台中市文化局以林之助画室将其登录为历史建筑

林之助出生于今台中市大雅区上枫里。[3]:13祖父林维修为清朝秀才,自幼家境富裕,天资聪慧。父母亲虽然希望他学医,但他却选择走上绘画生涯。12岁到日本求学,及长,考进日本帝国美术学校(今东京武藏野美术大学)习画,师事奥村土牛(1889-1990年)、山口蓬春(1893-1971年)、川崎小虎(1886-1977年)、小林巢居等人。[3]:16-20[4]24岁时以作品〈朝凉〉入选日本“纪元二六○○年奉祝美术展”[注 1],后来遭逢太平洋战争爆发,林之助于1941年返回台湾,其作品先后参加“府展”连续荣获特选第一名 ,奠定了他在画坛的地位。[2]:17-18而在旅日期间,林之助除了学习绘画外,对艺术广泛的兴趣,也曾学习踢踏舞、三味弦等。[3]:28-29

二战后,林之助于1946年进入台中师范学校(今国立台中教育大学)任教,并编纂美术教科书。[3]:72-77教学与创作之馀,在1960年代中期,林之助在台中开设咖啡馆,成为当时台湾中部地区重要的艺文活动场所,且为提升中部地区美术创作水准,1954年林之助与颜水龙陈夏雨等创立“中部美术协会”,林氏多年来一直是中部画坛的核心人物。[3]:36-37, 86-871979年林之助自台中师范学校退休[2]:37-39。1985-1988年,林之助应当时东海大学美术系主任蒋勋的邀请,担任美术系胶彩画兼任老师,首开国内学院胶彩画教育的先河,后来逐渐影响到其他美术院系,这股影响力正日渐扩大中。[2]:241988年林之助便随儿子移居美国[2]:39。移居美国后,林之助仍持续创作,参加展览,往返台湾、美国之间[2]:75-76,林氏于2008年12月13日逝世于美国洛杉矶。[5]

逝世后

2007年7月,台中市文化局林之助画室登录为历史建筑[6]。2015年5月7日,由国立台湾美术馆收藏的林之助《朝凉》被文化部文化资产局登录为中华民国重要古物[7]。2015年6月6日,林之助画室与周边整修完成后以“林之助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8]

画艺

林之助于1928年负笈东瀛学习胶彩画,并参加日本画院美展、新文展等,至1941年回台后,持续参加府展全省美展等,直到1950年代初期其作品多以人物画为主。在1950年代后期开始转以花鸟画和风景画为大宗,林氏也在1950年代中期画风改变,其绘制的题材造型更加的简化,并受到“日本画的西画化”潮流影响,广纳二十世纪西方大师的创作理念及技法,为胶彩画另辟蹊径。[2]:50-50、70-73而在1970年代起,林之助的画风逐渐回归到写实表现, 其晚年作品创作量虽日渐趋缓,风格却更趋稳健。[2]:74-77

除绘画以外,林之助并有图案设计的作品,主要是替美术教科书设计封面,亦留下许多草稿。[3]:72-771964年还曾替台南大饭店描绘大厅壁画,现不存。[3]:111-1131969年,林之助为台中市立第七国民中学(今台中市立东峰国民中学)校舍墙面设计两幅壁画,作品以马赛克拼贴手法完成,由林之助亲自指导弟子谢峰生施工。作品介于具象与抽象表现之间,意涵为时值美国太空人登陆月球,期许学子重视太空发展及怀抱宽广宇宙观。1999年921大地震后,其中一幅毁损,现今仅存一幅。过去作品当中尚未留下设计者与施工者的姓名,2006年5月29日,经过林之助本人同意,在作品旁设置说明,并取名为“太空登月”。[9][10]

胶彩画定名与推广

林之助与其他胶彩画画家一样,在国民政府迁台初期,曾经被“正统国画论”所困扰。战后省展举行,林之助一直都担任国画部的评审委员,但东洋画以“国画第二部”的名称参与展览,在地位上感觉也比水墨画来的要低。虽然如此,林之助依然坚定不移地持续其胶彩风格的纵深探讨和发扬。[3]:110-114且为顾及台湾胶彩画的发展,1971年林之助与林玉山陈进黄鸥波陈慧坤等组织“长流画会”。[11]:1然而,1972年日本与台湾断交之后,省展无预警将“国画第二部”(东洋画部)取消,林之助积极协调,1977年“胶彩画”一词亦由其提出定名[注 2],使“胶彩画”之词可以正式使用在展览名称之上。1981年更林氏与林玉山、陈进、许深州、蔡草如组织“台湾省胶彩协会”并担任理事长之职,终于在1983年第37届省展将胶彩设立为独立的画部。[2]:22-24

林之助于1946年应省立台中师范学校(现国立台中教育大学)邀请前往担任美术教席至1979年,如曾得标、施华堂、黄登堂等出于其门下。退休后,于1985年受聘为东海大学美术系兼任教授指导胶彩画,并于1988年将胶彩画课程交棒给其门生詹前裕,詹氏也努力地将胶彩推广至邻近大学,并开设研究所课程。学者庄明中、曾得标等人认为胶彩画在战后日渐式微的颓势中,尤能维持现今之局面,林之助应居首功。[2]:34-35、60

参考文献

  1. ^ 林佳禾. 〈林之助膠彩畫「水影」之劣化與修復探討〉. 国立台南艺术大学古物维护研究所硕士论文 (台南市: 国立台南艺术大学). 2007 (中文(台湾)).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张, 慧玲 (编). 台灣膠彩畫的捍衛者 : 林之助特展. 台中市: 国立台湾美术馆. 2007. ISBN 9789860095609.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廖, 瑾瑗. 膠彩.雅韻.林之助. 台北市: 雄狮美术. 2003. ISBN 9789574740567. 
  4. ^ 林之助簡介. 林之助纪念馆. [2023-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3) (中文). 
  5. ^ 黄凯西. 膠彩畫家林之助逝世 享年九十二. 大纪元. 2008-12-13 [2023-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8) (中文). 
  6. ^ 林之助画室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7. ^ 林之助 朝凉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8. ^ 台湾胶彩画之父 林之助纪念馆开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国时报,2015年06月07日
  9. ^ 张晓玲. 最美的東峰景致. 台中市政府教育局. 2020-07-20 [2023-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9) (中文). 
  10. ^ 苏孟娟. 「從人類登陸月球使用到現在」的老校舍終動土改建. 自由时报. 2015-07-19 [2023-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9) (中文). 
  11. ^ 吕, 桂宾. 重生與蛻變-二十年來臺灣膠彩畫研究 (PDF). 台湾美术季刊. 2005-01, (59): 1-8 [2026-07-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7-19) –通过台湾美术知识库. 

注释

  1. ^ 1940年(昭和15年),为纪念神武天皇即位2600年,而停办新文展,改办“纪元二千六百年奉祝美术展览会”
  2. ^ 林之助说明胶彩画技法是源自唐朝以胶彩绘的古老技法,且认为颜料与油混合而成的媒材绘制的作品称为油画,与水混合的为水彩画,如此,与动物胶混和的颜料的作品应为“胶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