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东势 (桃园市平镇区)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东势,是台湾桃园市平镇区的一个传统地域名称,位于该区东南部。相较于今日行政区,其范围大致包括东势里不含西北部中段一小部分、建安里不含最西端一小部分、新安里、华安里东南半部、东安里东半部,以及福林里最东端一小部分。

历史

台湾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东势地区为一街庄,称为“东势庄”,隶属于桃涧堡。该庄西北与北势庄为邻,北以新街溪及陆界与社仔庄为界,东与霄里庄南兴庄为邻,南边为九座藔庄黄泥塘庄,西边为山仔顶庄南势庄[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废县厅改设二十厅,该庄隶属于桃仔园厅。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改名桃园厅。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并二十厅为十二厅,该庄隶属不变。1920年(大正九年),废十二厅改设五州二厅,该庄改制为“东势”大字,隶属于新竹州中坜郡平镇庄,大字下有“东势”、“金鸡湖”小字名[2]

战后平镇庄改制为平镇乡,隶属于新竹县,大字亦改制为村。1950年桃、竹、苗分治,平镇乡改隶属于桃园县。1992年3月,平镇乡因人口达15万而改制为平镇市,村改制为里。2014年12月,桃园县升格为直辖桃园市,平镇市改制为平镇区。

本地区因人口增加,已分拆为多个里。

聚落

本地区发展较早的聚落有大垅底、山崁仔、金鸡湖等,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图上已有记载[1]。此外,本地区尚有柑子园、曾家庄、东势、下东社、东社、大竹围、通济桥、学堂埤、金台桥、霄埤、五分车路、红圳、伯公仑(土地公仑)、杀大窝(蛇大窝)、隘寮顶(部分)、桃花庄(部分)等聚落[3]

本地区为漳州移民及惠州移民,故聚落名称有漳系闽式地名或与客式地名混用情形,如:大垅底、伯公仑、隘寮顶等。

隘寮顶 位于现今金陵路附近,隘寮是为了防番进犯而设,一般是石造或木造结构,上铺茅草,由隘勇防守,隘寮顶为“往昔为防御霄里社平埔族设隘处”。而《平镇市志》(1994年)记载:“清高宗乾隆30年(1765年),福建漳州人郭樽,率领一族人到中坜平镇一带设隘,集佃开垦下,拓荒南势与东势,但是当地接近土牛沟,更南方有番人出草威胁,于是在台地最高处的山仔顶附近设置隘寮,而旁边那个小村,就命名为‘隘寮顶’。”

五分车路 位于今日平镇东势里华隆街,地名来由是因此地早年为五分车所经之路线,故得此名,现铁轨已经拆除。

大竹围 位于今日平镇东势里内,植物名。地名来由是因当地有一吴姓人家在厝后种满一甲的桂竹,外地人途经此地,放眼望去尽是高大而茂密的绿竹林,便往往向主人买上若干竹材回去,制成各式各样的竹制品,久而久之,便称此地为大竹围。

红圳 位于今日平镇东势里内,水文名。地名来由说法有三种:一是据《平镇市志》记载,“……杀人窝,血水流入河中变色,俗称作红圳。”二是地方传说有一对相恋的年轻男女,因遭受到双方父母的对,因而相约在此地殉情,殉情当天正好下雨,两人的血水顺著雨水流入河中,染红了河水,故称此河为红圳;三亦是民间传说,红圳原只是条小水沟,几次大洪水将红圳切割成又大又深的水圳,所以称做洪圳,后讹为红圳。

大垅底 位于今日平镇金陵路四段及平东路一带。“垅”闽客混用地名,有“山冈”之意;“底”漳系闽式地名,指里面之意、或指最低点;泉州系地名常用“内”字之用;潮州系或客家系地名常用“里”字之用。

本地语言

平镇东势紧邻八德及大溪,为广东惠州裔及福建漳洲裔聚集地,惠州裔叶姓宗族可使用漳腔台湾语及客家语,东势区域通行漳腔台湾语、华语及客家语。

因平镇北势居民也可以使用漳腔台湾语及客家语,则北势、东势为平镇地区漳腔台湾语及客家语双语区。

北势、东势居民使用漳腔台湾语及客家语双语范围区、可以扩及至龙潭乌树林黄泥塘。如:广东潮州普宁翁氏为乌树林地区宗族、福建漳州游氏为黄泥塘龙潭地区家族。

交通

省道台66线为于东西向快速道路系统“东西向快速公路-观音大溪线”,大致以北北西—南南东走向转西北西—东南东走向蜿蜒经过东势地区,在市道113甲线交会处设有“平镇三交流道”。由该道路向北北西转西北可前往观音大潭以连接省道台61线(西部滨海快速道路),向东南东可前往大溪南兴接县道112甲线以前往国道3号大溪交流道

市道113甲线(金陵路四段~五段、福龙路一段)是中坜至龙潭的道路,大致以北北西—南南东走向转纵向再转北北东—南南西走向经过本地区西部。由该道路向北北西转北可前往北势、中坜市中心南侧并止于龙冈路一段路口,向南南西可前往黄泥塘并止于龙潭市区东北侧的省道台3线路口。

市道112号(龙南路)是观音至大溪崎顶的道路,大致以西北—东南走向经过本地区东北部边界地带。由该道路向西北可前往中坜、新屋、永安渔港等地,向东南转南南西再转东南可前往八德、大溪崎顶并止于省道台3线路口。

区道桃72线(平东路二段~一段、平东路)是戏棚迹至霄里的道路,大致以西北—东南走向转西南西—东北东走向蜿蜒经过本地区中北部。由该道路向西北转西可前往南势、平镇、高山顶的戏棚迹并止于区道桃102线路口,向东北东转东北可前往霄里并止于市道114号路口。

区道桃75线(金陵路六段~七段、成功路)是东势至黄泥塘的道路,其北侧端点位于本地区西部市道113甲线路口。由此向南南东转西南西蜿蜒而行,山边界后转南南西可前往黄泥塘并止于省道台3线路口。

学校

参考文献

  1. ^ 1.0 1.1 《台湾堡图》,台湾总督府,1904年
  2. ^ 《新旧对照管辖便览》,台湾总督府
  3. ^ 《桃园县平镇市行政区域图》,内政部,200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