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销员之死
推销员之死 Death of a Salesman | |
---|---|
剧作家 | 亚瑟·米勒 |
角色 | Willy Loman Linda Loman Biff Loman Happy Loman Ben Loman Bernard Charley The Woman Howard |
首演日期 | 1949年2月10日 |
首演地点 | 纽约莫罗斯科剧院 |
原语言 | 英语 |
类型 | 悲剧 |
设定 | 1940年代末的美国 |
《推销员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是剧作家亚瑟·米勒的剧本,1949年2月在百老汇剧院首演,是一部相当具有影响力的二十世纪戏剧。这部剧作被视为是一场对在资本主义下的美国梦相当严苛的批评,同时也让米勒以及剧中主角“威利·罗曼”(Willy Loman)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推销员之死》在演出之后大受好评,赢得了1949年的普立兹奖,米勒也因此成名。首演之后,它又四度在百老汇重演,并三度获得托尼奖最佳复排剧奖[1]。此外,自1951年开始,它又被改编为多部电影。
剧情简介
《推销员之死》的主角威利·罗曼(William "Willy" Loman)是一位逐渐在现实生活中失去事业能力的推销员。威利做事态度强调热心诚恳,并具交友能力,亦曾一度闻名于整个新英格兰,经常长时间开车四处兜售。他两个儿子毕甫(Biff)与哈比(Happy)让他在邻里间引以为傲,他的妻子琳达(Linda)则每天都可愉快微笑。可是,很不幸地,随著时间过去,现在他的生活逐渐失控。
威利已辛苦工作了半生,且应要退休,享受物质富裕的生活。可是在出现一连串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与情境重现(flashback)等精神症状后,他在电话中不断失去与过去顾客的交易,也失去了长途驾驶的能力。的确,威利前功尽废:他被一个年纪与他儿子相若的后生晚辈炒鱿鱼,被迫要向以前的竞争同侪查理(Charley)贷款过活;他所有的老朋友与顾客都忘记他。他34岁的儿子,毕甫,并没有跟上父亲所走过的路,小儿子哈比则总是成日无耻撒谎,假装成一个完美的罗曼家子嗣。同时,死对头查理(威利曾经对他的儿子说,这家伙并不讨人喜欢)却成为了成功的生意人,查理的儿子伯纳德(Bernard)年幼是一个不耀眼的书虫,长大后却成为出色的律师。最后,威利不断被死去的兄长班(Ben)的回忆所纠缠,对成功的哥哥的这种憧憬,使得班比起一个现实人物更像是一个象征。所有对于班的描述都不像是真实的,都那么梦幻,完美,超现实,也因是幻想而平乏。班曾在早年前往非洲时说过:“…而当我走出这森林时,我已经那么有钱了!”并且他说来说去就这几句。这句话不断在威利心头萦绕,因此即使毕甫与哈比在家束手无策,威利还是打算设法解决目前困境。他希望变得成功。
剧情分析
本剧最大的主题是威利在一次出差出轨的事,使尚且在读高中,留级不能毕业的毕甫放弃了他坚信的一切,以及他或许会成功的未来。而威利也从心底认为毕甫是恨他的,也认为是自己毁了他的人生。
这部剧作的结构使用了意识流的手法:威利不断在他的客厅、下舞台、前舞台以及在虚幻的过去中,还有在想像中与班的对话中移动。米勒透过这些不同的状态,更细腻、完整展现了威利的梦境以及在人生中的现实,以及让角色出现在温暖以及恶劣的灯光下,比较出角色的各种面向,最后铺陈出整个完整的故事,不让观众对任何角色做出某一种固定的评价。
最后问题的底层慢慢浮现了。威利相信、强调要成为受人喜欢的人,最后必能够为他带来完美的成功,而不是什么困难的梦想,他一直保持著这样的想法,而且决不放弃。他的两个儿子不但要受人喜欢,而且还要相当英俊。就威利角度来看,这样的人格特质应该是人人都需要的。他以这样的态度教导他的儿子,结果令他的两个儿子以为机运会自动降临到他们身上。当然,现实生活并不是这么的仁慈,两个儿子最后都没有办法争取机会,从事让人尊敬的工作。威利发现了他自己与他的儿子都失败,于是更加快脚步,将希望放在他的儿子身上:他或许无法成功,但是儿子们或许可以;他的悲剧性缺点(tragic flaw)就是在他从不怀疑这样的梦想是否有可能实现,哈比同样对此毫不怀疑,他继承了父亲的态度,并且在第一幕的最后,游说毕甫,说他贷款后可快速致富。但是当毕甫尝试去贷款时,他发现父亲的缺点,他们在剧中互相叫骂:毕甫不断指责父亲的精神疾病,威利则说毕甫只是在浪费生命、虚掷光阴并且伤他的心。姑且不论这一场言词战争对于他们的未来有何帮助,最后当毕甫打算放弃时,他含著眼泪说:“趁还没有出事,请你把那虚伪的梦拿去烧掉好吗?”威利深受感动:他认为毕甫的哭诉证明了他并不恨自己。
班突然出现在威利面前,和威利讨论如果毕甫离家的话,到底能够走得多远,班说,毕甫可以先得到两万美元—那正是威利人寿保险上的数字。两人说著说著进入狂喜,突然,邻居都在爆炸声中惊醒,而这爆炸声正来自威利的车:威利这位推销员,以一种最庄严而且最荒谬的方式,用他的人生“换来”、而非是在他的人生中赚取家庭经济的独立。此刻,观众以及少数参与威利·罗曼丧礼的宾客,此时便不断打量著他的墓丘,思索著他是一位怎样的人,以及他的梦想,究竟值不值得。
获奖
原版
年份 | 奖项 | 类别 | 提名 | 结果 |
---|---|---|---|---|
1949 | 托尼奖 | 最佳戏剧奖 | 获奖 | |
最佳戏剧作者 | 亚瑟·米勒 | 获奖 | ||
最佳戏剧制作人 | 克米特·布卢姆加登、沃尔特·弗雷德(Walter Fried) | 获奖 | ||
最佳戏剧男主角 | 亚瑟·肯尼迪 | 获奖 | ||
最佳导演 | 伊利亚·卡赞 | 获奖 | ||
最佳布景设计 | 乔·梅尔齐纳 | 获奖 | ||
纽约剧评人协会 | 最佳美国戏剧 | 亚瑟·米勒 | 获奖 | |
戏剧世界奖 | 卡梅伦·米歇尔 | 获奖 | ||
普利策奖 | 戏剧奖 | 亚瑟·米勒 | 获奖 |
参考文献
- ^ Death of a Salesman. [2011-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3).
- 张静二《亚瑟·米勒的戏剧研究》(1989年,台北: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