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复国墩遗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富国墩遗址位于中华民国福建省金门县金湖镇溪湖里复国墩(原名蚵壳墩[1])聚落西方偏北100公尺处,是民国五十七年(1968年)9月台湾大学教授林朝棨所发现的遗址,内有若干陶片与贝壳,其中的贝壳经台大物理系进行碳14测定后,该遗址的年代约在距今6300年到5500年前[2][1]

该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末期( 中原地区当时已经迈入新石器时代 ), 其居民以渔捞为生,石器为打制而成,尚未有农耕技术,陶器有红陶与黑陶,以素面红陶为主[2]。考古学家张光直认为该遗址与台湾大坌坑文化有相似之处[1]。中研院史语所研究助理郭素秋的研究则认为该文化是大坌坑文化的起源之一。[3]

二次探掘

台湾大学人类学系于民国七十一年(1982年)9月6日至金门进行民间传统技艺调查时,黄士强教授曾在9月9日时对遗址进行探掘[1]。该次探掘是挖一东西长三公尺,南北宽两公尺的探坑,以每20公分一层的人工层位方式下挖,直至深80公分处因已见生土而停止[1]。其探掘成果如下[1]

深度 土质 出土物
第一层 0-20 红色砂土,土质坚硬 瓷片、贝壳;为耕土层及扰乱层
第二层 20-40 红色砂土,土质坚硬 瓷片、贝壳;似未被扰乱
第三层 40-60 红色砂土,土质坚硬 瓷片、贝壳与少量陶片(陶片于底部挖出);瓷片可能可追溯至宋元时期,陶片则为史前陶片
第四层 60-80 红色砂土,土质坚硬 贝壳与少数陶片
第五层 80公分以下 红色砂土 无贝壳与文化遗物

参考来源

  1. ^ 1.0 1.1 1.2 1.3 1.4 1.5 李增德. 《金門史話》. 出版商所在地: 金门县文化局. 2005-03-01: 54-58页. ISBN 986-00-0723-3. 
  2. ^ 2.0 2.1 郭哲铭. 《浯鄉小事典》. 出版商所在地: 金门县文化局. 2006-12-01: 11-12页. ISBN 978-986-00-6631-9. 
  3. ^ http://www.kmdn.gov.tw/1117/1271/1272/136547/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文化遗址复国墩祖型文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