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康居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为张骞西行报告中所描述之西域各国。被蓝色标示的国家为张骞西行时所游历过的国家。上图将康居通称为索格底亚那。

康居,或康居国,东汉以后亦简称康国,又译飒秣建国,位于今乌兹别克撒马尔罕。是古代生活在中亚地区的半游牧民族的国家或部落联盟,活动范围主要在今哈萨克东部及锡尔河中下游。唐代记载中,为昭武九姓宗主国之一,为粟特的一支。

名称

在现在主流学者中,康居这个名称,通常被认为源自粟特的变形。

学者蒲立本,认为吐火罗语的kāṅka-,被汉译为康居,其字义为石头。他认为康居由吐火罗人的一支建立。

概论

汉朝时期,居住于大宛乌孙之西北,大月氏之北,奄蔡之东,呼揭以及贝加尔湖丁零以西等地带。公元前2世纪,控弦者八九万人;公元前1世纪末年,人口达六十万,拥有军队十二万,以卑阗城作为国都和中心(今中亚泽拉夫尚河附近或锡尔河北岸[1]);据《汉书·西域传》所载,康居国的锡尔河中下游有五个小王,即苏筹王(治苏筹城)、附墨王(治附墨城)、窳匿王(治窳匿城),罽王(治罽城)和奥鞬王(治奥鞬城),这五个王以及其五座城池在康居王统治之下,一说这五座城即粟特商人城池的前身,后世中国史籍上称为昭武九姓,通称索格底亚那,关于这五座城的居民与以卑阗城为统治中心的康居王族是否属于同一族存在不同意见[2]。和所有游牧民族一样,康居人随季节的变化而迁徙。冬季他们南下于锡尔河一带,夏季北上至“蕃内”,两地相距数千里之遥。他们可能是伊朗人种

张骞西域返回汉都后,带来了很多关于康居国的信息。汉武帝太初二年(前103年)李广利第二次伐大宛时,康居王曾答应援助大宛,但见围困贵山城的汉兵处于优势未进攻。汉宣帝神爵四年(前58年),匈奴发生内乱,五单于纷争。直至五凤二年(前56年),匈奴呼屠吾斯自立为郅支单于,与其弟呼韩邪单于对敌。呼韩邪部降汉南迁。郅支部则向西北迁徙,于初元五年(前44年)以3000残兵移至康居领土,据记载郅支单于“杀康居王女及贵人、人民数百,或支解投都赖水中”,并以武力强迫康居人在都赖水(怛逻斯河)河畔兴建了郅支城(今塔拉斯[1][2]汉元帝建昭三年(前36年),西域都护甘延寿、副校尉陈汤以40,000部队穿越帕米尔围困以土木兴建的郅支城,破城杀郅支单于(郅支之战),近3000匈奴人被杀和被俘虏,但西域的康居王对汉仍报有敌对态度。公元前后,康居国开始强盛,曾一度威胁其邻大月氏。1世纪中叶,随着贵霜统一大月氏,其国势转盛,康居国则逐渐衰败。至3世纪时似依旧游牧于锡尔河中游,但势力远不如两汉时期。

据唐代《通典·康国传》记载晋武帝泰始年间康居王那鼻遣使朝贡;北魏太武帝太延中,国名为者舌,遣使朝贡;隋朝时国名康国,隋炀帝大业中期迁使朝贡[3]。后被突厥打击,被突厥化为康里。

康居国与康国、粟特城邦之别

康居国出现于汉代以前,与匈奴一样属于游牧民族,据《史记·大宛传》记载康居“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汉书·西域传》记载“大月氏本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康居国……与大月氏同俗”。康国是粟特城邦,属于定居式的经商民族,主要活动时间在曹魏至隋唐时期,粟特人有自己的文字,迄今最早的粟特文字来自东汉曹魏时期的哈萨克斯坦库勒塔佩遗址[4][5],最早的粟特文书为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1907年在敦煌发现的西晋末年粟特文信札8[6][7]。据《新唐书·西域传》记载,康居的苏薤城位于史国,其余城池分别位于何国(附墨城)、石国(窳匿城)、安国(罽城)和火寻(奥鞬城)[1]。据《晋书·康居传》记载“康居国……其王居苏薤城“,据唐代《通典·康国传》记载康居“王理乐越匿地卑阗城,亦居苏薤城”,有学者认为康居国内或部落联盟内五个小王中苏薤王统领的“苏薤城”,即南北朝至唐代的康国国都飒秣建,《魏书·西域传》称之为悉万斤,即今天撒马尔罕[2]

据北魏时期《魏书·西域传》记载“者舌国,故康居国”,“故康居国”指明和康居国有一定关系,从唐代《通典·石国传》记载“石国,隋时通焉。居于药杀水,都柘折城”,“者舌”或“柘折”即Chach,石国国都,指今塔什干;另据《隋书·西域传》“康国者,康居之后也”,“米国,都那密水西,旧康居之地也”,“史国,都独莫水南十里,旧康居之地也”,“曹国,都那密水南数里,旧是康居之地也”,“何国,都那密水南数里,旧是康居之地也”诸记载中的“康居之后”和“旧康居之地”,这些定居式粟特城邦和汉代的康居部落联盟都有一定关系,又或者这些粟特城池在汉代属康居王统治之下,有学者认为粟特城邦的前身即康居五个小王的城池。[2]

据唐代《通典·康国传》记载,位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的康国人深目高鼻多须髯,善于经商,男童五岁入学,随后学商。康国人擅长音乐,乐器有大小鼓、琵琶、五弦箜篌、笛等。出产马、驴、骡、犎牛、黄金、松香、葡萄酒等。[3]

与其他部落的关系

学者童超认为,南匈奴19种中的羌渠种来自康居部落联盟。

后裔

康居与钦察联盟时期的康里人有关,也成为哈萨克汗国大玉兹的主体。与乌孙构成联盟,是哈萨克人的重要族源,属吐火罗语支。

关连项目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郝树声,简论敦煌悬泉汉简《康居王使者册》及西汉与康居的关系,敦煌研究2009年第1期。
  2. ^ 2.0 2.1 2.2 2.3 葛承雍,敦煌悬泉汉简反映的丝绸之路再认识,西域研究2017年第2期。
  3. ^ 3.0 3.1 (唐)杜佑 《通典》卷193 《康居》
  4. ^ Nicholas Sims-Williams and Franz Grenet, The Sogdian Inscriptions of Kultobe, Shygys (Almaty), 2006, pp. 95-111.
  5. ^ New Evidence from Dunhuang, China and Central Asia for the Kangju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4-04-07. nyu.edu
  6. ^ Coulmas, Florian, The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Writing Systems, Cambridge,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471–474, 512, 1996, ISBN 0-631-19446-0 
  7. ^ Gharib, B., Sogdian Dictionary: Sogdian-Persian-English, Tehran, Iran: Farhangan Publications, xiii–xxxvi, 1995, ISBN 964-5558-06-9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康居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史记/卷123》,出自司马迁史记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晋书·卷097》,出自房玄龄晋书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旧唐书·卷198》,出自刘昫旧唐书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新唐书·卷221下》,出自《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