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淮西碑
平淮西碑,又名韩碑,是唐朝政府消灭割据蔡州的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后,为纪念和颂扬这场战事所雕刻的石碑。碑文出于名家韩愈之手。
历史沿革
元和十二年(817年),宰相裴度自请前往征讨吴元济的前线督师,最终,李愬雪夜入蔡州,消灭吴元济。文成,命于蔡州紫极宫磨《吴少诚德政碑》,改刻《平淮西碑》[1],立在汝南城北门外。碑文约一千八百字,全文仿照《尚书》中诰的写法,古朴雅拙。
由于碑文大力歌颂裴度功勋,“帝曰汝度功第一”,甚少提到李愬的事迹,仅以“西师跃入,道无留者”二句言之,碑文中更突出韩弘及其子韩公武之战功,得到韩弘相赠绢五百匹作为润笔。李愬的部下石孝忠不满,“作力推去其碑,仅倾移者再三”,又挥锤将碑文砸毁。石孝忠对唐宪宗说:“蔡平之后,刻石纪功,尽归乎丞相,而愬第其名也,反与光颜、重胤齿。愬固无所言矣,设不幸更有一淮西,其将略如愬者,复肯为陛下用乎?”[2]。宪宗下令翰林大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3],其一碑二文,天下少有。李商隐在《读韩碑诗》中说:“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宋代,蔡州知府陈王向命人选石,重刻韩文。苏东坡有诗曰:“淮西功业冠吾唐,吏部文章日月光,千载断碑人脍灸,不知世有段文昌。”[4]明清之际,蔡州石碑因兵燹之灾,不复存在。咸丰年间,军机大臣祁隽藻重书《平淮西碑》,共刻四石,书体集颜、欧、柳、赵四家之大成,因文、书、刻俱佳,称“三绝碑”。
现状
韩愈原碑已毁,也没有留下拓片。宋代蔡州知府陈向(陈王向?)重刻韩文,似乎同时也磨去了段文昌所撰碑。而此碑又在明清之际毁于战火。清咸丰年间复刻韩碑,为军机大臣祁隽藻所书。现在河南驻马店汝南县天中山景区有《平淮西碑》,不知何人何年所刻。近年亦传寻获宋刻韩碑残片数片,部分藏于汝南县文物局,部分为个人收藏,此类残片并无款识,真实性存疑。
评价
李商隐《韩碑》:“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将韩愈《平淮西碑》与《尚书》中的《尧典》《舜典》和《诗经》中的《周颂·清庙》《大雅·生民之什》相比,高度评价韩愈的碑文。
林纾《韩文研究法》:“《平淮西碑》,模范全出《尚书》,惟其具绝伟之气力,又泽以极古之文词。”[5]。
沈德潜称:“《淮西碑》记叛乱,记廷议,记命将,记战功,记赦宥,记论功而总归之于天子之明且断;井井整整,肃肃穆穆,如读江汉常武之诗。西京后第一篇大文字。”
张裕钊赞为“此文自秦后,殆无能为之者,……殆欲度越盛汉,与周人并席矣。”
注释
参考书目
- 丁用晦《芝田录》
- 《唐语林》卷六
- 黄楼:《平淮西碑再探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3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