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布袋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布袋戏
繁体字 布袋戲
简化字 布袋戏
布袋戏
汉字 布袋戲
白话字 Pò͘-tē-hì
台语罗马字Pòo-tē-hì
方音符号ㄅㆦᒻㄉㆤ⊦ㄏㄧᒻ

布袋戏(又称布袋木偶戏掌中戏小笼[1]福州称作:“串头戏”,是一种起源于起源于17世纪闽南泉州,后来在台湾广泛发展的戏剧形式。在布袋戏中,木偶的头部通常由木材或其他材料雕刻而成,除了偶头、戏偶手掌以及人偶足部等部位,偶身及四肢则由布料制成。演出时,表演者将手套穿入戏偶的服装中,进行操偶表演。

根据布袋戏学者吴明德在《布袋戏名称考述》中的说法,“布袋”这个词源自早期的单人式布袋戏,即肩担戏演出时所使用的大型布袋。这个布袋在演出时不仅可以作为遮蔽主演身体的布幕,还能让观众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因此,逐渐形成了将这种戏剧形式称为“布袋戏”。另一方面,“掌中戏”是业界布袋戏团普遍使用的称呼,因为突显了表演者能够用双手操控木偶,使之有如百万兵般翻滚、摇动,将布袋戏的表演提升到了艺术高度。因此,“掌中戏”这个称呼成为了布袋戏演员们的喜爱。而在民间则俗称为“布袋戏”。

历史上,布袋戏曾在福州[2]、泉州、漳州广东潮汕地区等地区以及华南其他地区流行,其中在台湾的发展十分蓬勃。并与宗教信仰、经济环境、流行艺术形式以及文化价值的传承密切相关。[3]

戏偶

现代布袋戏偶的小旦

布袋戏偶基本结构包括身架、服饰、盔帽(头饰),身架包括了头、布身、(文手或武手,木制),实心的布腿、子,木制),传统戏偶高度约30cm,而戏偶头尺寸以头盔偶的头围(头部圆周)尺寸来分类,传统尺寸戏偶头分为头号、二号、三号等3种,头围分别大约台寸5寸半、4寸半、3寸半,金光戏偶尺寸则有台寸6寸半、7寸、7寸半及大于7寸半等尺寸。

若就角色分类来看,布袋戏戏偶种类有“生”、“旦”、“净”、“丑”、“杂”、“北”等分类。就传统布袋戏而言,一个布袋戏班形成,起码要准备包含此六大类戏偶约60个布袋戏偶;而这就是一般布袋戏艺人所俗称的一担笼

传统偶头为木制,其制作流程为砍劈大样、雕刻粗胚、磨平、糊棉纸、打土底、粉底、上面漆、绘五官及花脸、上亮光漆、装发须、头上装饰等。不管哪角色,早期传统布袋戏的偶头木材多产自中国泉州。1920年代以后,台湾台中万里公司研发以花园头模型灌制的的赛璐珞偶头,虽广为流传,但正式演出仍以泉州进口的木制唐山头为主。战后台湾布袋戏蓬勃发展,在地戏偶雕刻师应运而生,随著两岸交通中断,以及剑侠戏、金光戏的兴盛,内台戏的应运而生,都导致戏偶尺寸变大,传统尺寸戏偶因此没落。唐山头中以涂门头和花园头最有名。涂门头的主要制造商是泉州涂门街的周冕号,台湾俗称涂头,以花脸见长。花园头主要来自泉州环山花园头村(现泉州市丰泽区清源街道环山社区)[4],该偶头主要的师傅为泉州江加走,以生、旦等素面粉彩见长。泉州产的偶头木材多采用银杏木和香梓木,台湾制的偶头以樟木、梧桐木为主,少数使用公母柴;现代戏团使用的偶头材质以进口的印尼白木为主,收藏用偶及传统尺寸戏偶则普遍采用樟木。

现代电视布袋戏木偶大小约高74~80公分左右,身架及服饰比例拉长,身材比例相当接近真人,约七~九头身,头围则多为台寸7寸。偶头(如图1)用樟木或白木雕刻而成,偶头内有特殊装置,可以用绳子拉动控制眼睛睁眨,还有用中指扳动嘴唇的控制,也有特殊的偶眼可以左右动。

在戏偶的本体方面,手可分为木制手以及现在广为使用的橡胶手,该手内置丝,并可轻易扭成特定的手型(如图2)[5] 另外,现代戏偶的脚(如图3)已普遍为塑胶制,装设有膝、踝二关节,鞋子还可以穿脱交换。至於戏偶本身穿的服装,近代偶身所著衣服变得更华丽且多层次,甚至已与真人的穿著相仿。除此之外,操控布袋戏,让其自由表演的装置为天地同;其装置设于左右手:右手控制偶头和戏偶右手,左手持一棒控制戏偶左手(如图4)[6]

剧本

布袋戏的传承著重在布偶操纵技巧与后场音乐搭配,对于演出的剧本大多是以口耳相传,或是剧团请说戏先生来跟团员们讲述故事内容,再由团员上场发挥,因此布袋戏的传统剧本保存极少。而这些口述剧本,则以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榜、水浒传等小说为主体。

1945年之后,漳泉两地布袋戏渐趋式微,惟台湾布袋戏仍继续发展。台湾布袋戏师傅黄海岱广招徒弟,为了方便传艺,便将写下了剧本纲要传授给徒弟,黄海岱著名的布袋戏剧本有《五虎战青龙》、《大唐五虎将》、《三门街》、《昆岛逸史》、《秘道遗书》。1960年代黄俊雄著名布袋戏作品《云州大儒侠》剧本,就来自黄海岱的《忠孝义勇传》。

在台湾之外,位于漳州的漳州木偶剧团1980年代经济开放后,也出现专替儿童所写的儿童剧剧本。这种创新的剧本,台湾的新生代及业馀布袋戏剧团亦尝试过。不过,大纲式剧本的纲要写法与即兴式的闽南语典雅口白仍为布袋戏剧本的主要特色。

历史

布袋戏的历史相当久远,中国古籍《武林旧事》、《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宋朝宫廷宴会的礼单上就有掌中木偶戏。不过,就现今被人熟悉的传统布袋戏而言,该戏种起源,一般来说都是来自泉州的一则传奇故事。

依据中华民国戏剧学家吕诉上在其著作《台湾电影戏剧史》的记载:传说中国明朝期间,有位屡试不中的秀才梁炳麟,在福建兴化仙游县九鲤湖一座仙公庙[7] 祈求高中后,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一位老人在他手上写下“功名归掌上”后离去。梁秀才醒后非常高兴,认为是及第的吉兆,不料当次应试又名落孙山。失落之馀,他开始向邻居学习悬丝傀儡戏,并发展出直接套在手中的人偶,凭著他的文学修养,出口成章,又能引用各种稗官野史,马上吸引了许多人来看他的表演,布袋戏从当地开始风行起来,梁秀才的名声也跟著水涨船高,此时他才领悟了“功名归掌上”这句话的意涵[8]。除此之外,尚有秀才名为孙巧仁,或梁炳麟、孙巧仁二人同行等不同说法[9]

17世纪中期,布袋戏已于闽南相当受欢迎,亦出现了类似“肩担戏”的模式。所谓肩担戏乃是由演出者肩担戏箱与舞台。至一定地点后,搭好简易舞台后,操纵者躲在布帏下,肩上简易木架舞台即成为人偶演出戏台。至18世纪,根据演出场所的不同,布袋戏不但出现职业团体,还视演出地点,分为室外演出的野台戏与在剧院演出的内台戏。其中,野台戏是戏班应邀请到各地演出,后来渐渐变成以迎神谢神祝寿为目的的表演,布景较为简单,演出人员也较少。

内台戏表演方式虽出现于18世纪,但是真正盛行是在20世纪后。内台戏布景较为华丽,操控木偶与音乐演出者也较野台戏多。然而受到电影电视等新式娱乐型态的冲击之下,1980年代之后,除了少许特例之外,内台戏于闽南及台湾各地已相当少见。

另外一方面,内台戏亦于1960年代之后,发展出了电视布袋戏的此一支流。此种将戏台架设于电视摄影棚,于棚内演出的布袋戏戏种,不但于战后盛行于台湾,造成轰动。演出媒介及场所甚至还延展到1990年代之后的有线电视录影带电影光碟多媒体

流派

一般来说,学者都大约认定布袋戏起源为福建泉州,时间则约为17世纪左右。而之后发展上,布袋戏流派因发展区域横跨闽南与台湾,加上不同时期的各自发展与交流融合,实在很难区分。若最粗概的以表演型态来论,约可分传统布袋戏与现代布袋戏。在此分类下,即使在布袋戏仍十分流行的台湾,传统布袋戏的观众远低于现代布袋戏。而普遍所称的布袋戏流派,实际往往就是指传统布袋戏的流派。

在传统布袋戏流派而言,若简单的以音乐型态区分,使用南管者称“南管布袋戏”或“南派布袋戏”,使用广东潮调者称作“潮调布袋戏”,使用北管的称“北管布袋戏”或“北派布袋戏”,“沈明正好彩头古书布袋戏”剧中,都会加入北管音乐曲牌【风入松】,是著名代表作。20世纪后,台湾又有改良自漳州,并于北管文武场加入京剧锣鼓点节奏所形成的“外江布袋戏”和采用歌仔戏唱法的“歌仔调布袋戏”;后者并从台湾传至两地。

布袋戏的流行区域:福建(漳州、泉州)、广东潮州与台湾

另一方面,若使用活跃地区再加以细分,在福建地区,擅长文戏的南派布袋戏盛行泉州,音乐采南管乐,唱腔采用南调[10],表演上则用唐代流传下来的梨园戏做派。漳州布袋戏除了邻近广东潮州的少数县属于潮调布袋戏外,其馀各地均归属于音乐使用北管乐的北派布袋戏。[11] 不过,于1980年代之后,随著布袋戏不断发展和文化不断融合,该地区的南北两派的界限已较不明显。

在台湾,传统布袋戏相同地盛行南管布袋戏及北管布袋戏。其中,南管布袋戏与泉州流行之剧种同名且型态类似,只不过传来台湾之后,有其别名为白字。该戏种相同擅长文戏;戏团发源地盛行于台湾中部之台西麦寮褒忠东势四湖等地,而盛行地点偏重台湾北部。另一者为北管派,于台湾又称乱弹,来自漳州,擅长武戏,戏团成员多来自云林县斗六西螺斗南虎尾古坑二仑,而戏种盛行地点为台湾中南部。[12]

流派名称 流派别名 流行区域 使用乐器或曲调 布袋戏团成员本籍
三山木偶剧团 福州十邑 十番伬、洋歌、逗腔、江湖 福州
南管布袋戏 南派布袋戏、白字、泉州布袋戏 泉州、台湾北部 南管 泉州、台湾中部云林县
北管布袋戏 北派布袋戏、乱弹、漳州布袋戏 漳州、台湾中南部 北管 漳州,台湾中部云林县
潮调布袋戏 潮州布袋戏 广东潮州、漳州东山等闽粤交接 广东潮调 广东、闽粤交接
外江布袋戏 京戏布袋戏 漳州、台湾(李天禄) 北管、京剧锣鼓点 漳州、台湾
歌仔调布袋戏 漳州、台湾 歌仔调 漳州、台湾

各地发展

虽说文献对于梁炳麟是否发明布袋戏,并无肯定记载。但可以确定:布袋戏的发明与泉州傀儡戏文化息息相关。泉州傀儡戏影响了泉州布袋戏的发明,泉州布袋戏又传到漳州跟台湾,中国大陆、台湾都公认泉州是布袋戏的发源地。然而在发源地的泉州,布袋戏只是木偶艺术的支流之一,较晚发展的漳州与台湾,布袋戏已凌驾发源地,1950年后的台湾,在传承与改良及观众接受度上,已经明显领先漳、泉两地。

中国大陆

福建福州

福州称作串头戏,是木偶戏剧种之一,在福州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拾遗录》记载:“南国有人,于掌中备百兽之乐,宛转屈曲于指间。”早在唐武宗会昌年间(841~846年),闽县人林滋在《木人赋》中,记述当时福州木偶“曲直不差,短长合度”,头部则“假丹粉而外周”,表演“即手舞而足蹈,必左旋而右抽”,达到“贯彼五行,超诸百戏”的艺术效果。明代,福州木偶戏艺术有很大的提高,闽县人叶继熙观看福州木偶戏,作七律一首赞道:“鼓拍频摧夜漏长,赏心乐事喜逢场。随人举动多牵挂,过眼兴亡漫感伤。面目固知非本相,绮罗底事竟新妆。矮人不省当筵事,枉把郎当笑郭郎。”清代,福州木偶戏有很大发展,府城的最早串头戏班叫“达云霄”,称儒林景戏。继后有“驾云天”、“赛月宫”等戏班。多为民间节日婚庆演出,其唱腔曲牌与闽剧大同小异,以洋歌、逗腔、江湖为主体。民国时期,府城有“新大发”、“大吉金”和南台的“双如意”戏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福州木偶戏班却逐渐消失,唯余“双如意”尚活跃在府城、南台地区。50年代,“双如意”在南门乌山路口演出《劈山救母》,颇受观众欢迎[13][14]

福建泉州

清朝乾隆年间(1730年代至1760年代),相关文献就显示布袋戏于泉州地区相当流行。此阶段泉州布袋戏的戏偶、戏箱、身段、唱做仍不脱傀儡戏戏曲模式。演出也多是谢神、迎送神、祝寿喜庆宴会、动土。直至过不久的1798年,泉州产生了全中国首个职业布袋戏团-金永成偶戏团(晋江东石),布袋戏就此分离于提线木偶自行发展,这种源自傀儡调、使用泉州南音音乐作为唱腔、擅长文戏、讲究细致偶头与身段,并以泉州闽南语口白演出的布袋戏,也就是南派布袋戏。

樟木刻的现代偶头

19世纪是泉州南派布袋戏全盛时期,也同时是将其文化输出至中国其馀各地的黄金年代。除从傀儡戏沿习更多戏种之外,泉州重视操偶技巧的梨园布袋戏也是让19世纪泉州布袋戏深受欢迎的原因之一。[15] 20世纪初,比梨园布袋戏更重视唱工的笼底戏流行于泉州。[16] 虽然此戏码身段细致,唱工讲究,但因剧本完全照本宣科毫无创意,加上诗韵饶舌,终究无法深入民间。经过一段时间沉淀改善后,这些戏码转成较活泼的章回小说。更在大幅度改善南管音乐后,泉州布袋戏配合其音乐的打点,过门做出极适合布袋戏文戏的戏码。不过,因为其进步幅度无法与台湾布袋戏与漳州布袋戏相比,至此已失去龙头的地位。

20世纪中,泉州布袋戏获得过支持和扶植,后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伤害。1980年代后,情况得以改善。这期间,最出名的泉州布袋戏职业剧团当属成立于1953年的晋江掌中木偶剧团。该团结合南管与梨园改革了本有南派布袋戏的风格,除在闽南颇有盛名外,也多次以《白龙公主》、《五里长虹》等戏剧于中国大陆其他省份及世界各地参与相关文艺活动。另外,泉州地区的布袋戏木偶头制作也相当具有代表性。从清代“西来意”等六家佛妆店的兼营,到后来涂门街“周冕号”黄良司黄才司两兄弟的专业作坊,与花园头村江加走一门的崛起,其作品迄今仍颇受好评。[17]2006年5月20日,泉州布袋戏被列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第1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建漳州

漳州布袋戏的戏箱总数、偶头、戏码与泉州相似,应属同源。不过后场音乐却与泉州不同的,使用锣鼓、唢呐等北管音乐。因为唢呐音调高亢,锣鼓喧天,不适合与文戏剧情配合,因此,该地布袋戏戏码通常为加入武打场面的的武戏。此种用北管音乐且擅长武戏的漳州布袋戏称为北管布袋戏或北派布袋戏。除此,漳州的云霄诏安东山平和等县,因与邻近广东潮州,不同于漳州其他地方的流行用潮州曲乐作为后场配乐,特别称为潮调布袋戏,不过该布袋戏仅于漳州小区域流行。

20世纪初,漳州地方士绅蓝汝汉上海引进京剧而大力推广,同时间,漳州艺人杨胜将京剧唱腔与演出身段引进布袋戏演出中。就音乐方面,此阶段的漳州布袋戏则大量加入京剧腔调,芗剧(歌仔戏)回传入闽南后,用芗剧音乐演唱,或京、芗杂用。身段方面,则重视偶戏肢体细节。1900年至1930年,漳州北派布袋戏与流行于台湾和泉州南管(派)布袋戏或者泉州梨园布袋戏分庭抗礼,并在影响力与风格上,略胜一筹。不只此,该类型布袋戏还于日后传入台湾,即李天禄之外江布袋戏。

漳州布袋戏以动物描写与热闹武打戏码见长,如:西游记之孙悟空表演。


1950年代,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大陆政权后,以国家力量大量培养布袋戏传承人员,漳州布袋戏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59年3月,漳州龙溪成立“龙溪专区木偶剧团”,[18] 该剧团集中多位布袋木偶戏艺术家,形成了民间艺术向专业艺术迈进的雏形。1960年代开始,漳州布袋戏向全国范围传播,并走向世界。1960年,于罗马尼亚举行的第2届国际木偶傀儡戏节,漳州布袋戏演出的《大名府》、《雷万春打虎》两戏码,凭借精彩表演获得表演一等奖,并荣获两枚金质奖章。惟因布袋戏发展与这时期中国无法允许的宗教信仰(例如谢神)息息相关,加上文化大革命十多年内对该艺术的禁止,让漳州布袋戏发展停滞不前。

1980年代文革结束与中国大陆实行经济开放政策后,在政府扶持下,成立了漳州木偶艺术学校,漳州最大的职业布袋戏团漳州木偶剧团重新活跃起来。同时,在国家一级演员庄陈华与新生代接班人洪惠君吴光亮等人努力下,漳州木偶剧团借由儿童木偶剧《森林的故事》等新戏码重新活跃起来。

现今包含漳州布偶戏团的多家职业漳州布袋戏剧团也如同台湾的传统布袋戏一样,面临著从未有过的挑战。没有台湾金光戏演出舞台的漳州布袋戏面对著市场萎缩,观众层面越来越窄,创新剧目资金缺乏等问题。为突破困境,漳州木偶剧团积极寻找新的发展途径,通过送戏下乡,组织演员到外地演出,开拓演出市场,同时通过各种形式,以台湾金光戏行销模式为效法对象,来提高漳州布袋戏的知名度。

2006年5月20日,漳州布袋戏与泉州布袋戏同时被列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第1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浙南温州

单档布袋戏这个剧种通行在以中国浙江南部温州平阳县苍南县(民国时的浙江平阳县,清帝国温州府平阳县)为核心的浙南闽语区,2008年6月7日被列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第1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台湾

野台布袋戏戏棚
瓦样布袋戏

1750年代,布袋戏随著闽南移民进入台湾,其剧本以古书和演义小说为主。至1920年代,多采以初新著的武侠小说为题,表现手法重视各种奇特剑招与武功的展现为主。在日治时期,因台湾总督府推行皇民化运动,布袋戏也因为皇民化运动而有了改变。

到了战后的1950年代,“金光戏”开始在中南部各地的野台戏中开始发展。除了在剧情上仍延续剑侠戏时期的武侠内容外,也开始新创剧情及主角。另外,在戏剧之外的表现手法上,金光戏采用华丽的布景、金光闪闪的戏服,并以灯光或其他特效来增加武打的效果。1960年代初期,电影戏院演出布袋戏相当普遍,野台金光布袋戏也仍是乡村地区的重要娱乐之一,并且已经与中国大陆之布袋戏有很大的不同。

然而,在2022年台北电影节将最佳动画影片颁给“素还真”布袋戏电影,以此可将布袋戏划分为动画形式的一种;台湾与日本合拍的布袋戏《东离剑游纪》,因戏偶会摆动衣服跟头发、偶的撞击、场景爆破等演出特效进行拍摄,也属于“特摄”类型之一[19]

印尼

在印尼,布袋戏一度流行于苏门答腊爪哇的华人社群。特别是在爪哇,华人原乡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产生了“土生布袋戏”(Peranakan Potehi)[20][21],现今则称“瓦样布袋戏”(Wayang Potehi,Wayang在爪哇语意指“戏偶”)。瓦样布袋戏主要被保存于中爪哇(三宝垄)与东爪哇(Gudo, Jombang印度尼西亚语Gudo, Jombang)的华人社群中[22];其对白语言大多为印尼语爪哇语

著名剧团

黄海岱长子黄俊卿剧团在台中国立美术馆展示的布袋戏舞台

台湾

黄海岱出生于日治时期台中县斗六辨务署西螺堡(今云林县西螺镇),父黄马,母程扁。11岁起,由父亲送至学堂读汉学,建立起文学、音乐的基础。1915年进入父亲黄马的“锦春园”布袋戏班,与其弟程晟(随母姓)跟随父亲学习布袋戏,18岁时黄海岱已可独当一面。1926年娶妻锺罔市,翌年得子黄俊卿。

1998年黄海岱荣获成为教育部民族艺术艺师,成为全国最高龄之布袋戏宗师。1999年更获得全球中华文艺艺术薪传奖、终身奉献奖。2000年获颁中华民国行政院文化奖,2002年荣获国家文艺奖,同年国立台北艺术大学颁发名誉博士学位给黄海岱。2006年获选为探索频道《台湾人物志2》的六名主角之一。2007年云林县议会决议将黄海岱的生日1月2日定为“云林布袋戏日”。[19]

黄海岱于2007年1月16日因感冒住院,其后并发肺积水造成呼吸衰竭在2月1日进入加护病房。但因药石罔效,遂遵照民间习俗于2月10日11时30分送返家中,弥留至翌日凌晨0时15分过世,享嵩寿106岁。其告别式于3月10日云林县国立虎尾科技大学体育馆举行,公祭当天同时举办追悼会,总统陈水扁特别颁发“褒扬令”,各界代表亦以覆盖国旗仪式,表扬黄海岱对台湾布袋戏的贡献。[20]

而现今台湾布袋戏团经由国立传统艺术中心的推动,在数位化的时代中,亦有关于布袋戏系统性的数位网络建置网站-布袋戏主题知识网。台湾的布袋戏发展已经走向文化产业期,其中不乏中央补助团体和地方杰出团体,诸如:“五洲小桃源”、“桃兴阁”、“磐宇木偶剧团”、“兴洲园”等等戏班,让台湾布袋戏的展现更加有力。

闽南及其他

  • 漳州、龙溪布袋戏:杨胜、庄陈华老、洪惠君
  • 泉州晋江木偶戏团:李伯芬
  • 泉州偶头雕刻师傅:江朝铉
  • 浙江苍南、平阳(闽语):刘传代、黄朱黄、吴明月。
  • 香港:李贻新。
  • 湖南邵阳:刘永安和刘永章

相关条目

注释

  1. ^ 《台湾布袋戏》,林柳新纪念偶戏博物馆官方网站,国立台湾艺术大学 Archive.is存档,存档日期2012-07-08
  2. ^ 林聪生. 《福州傳統習俗》. 福州: 福建美术出版社. 2020.1. ISBN 978-7-5393-4057-9 (中文(中国大陆)). 
  3. ^ 林文懿:时空递嬗中的布袋戏文化
  4. ^ 台湾俗称花园头为“鸿文头”
  5. ^ 现代布袋戏木偶的手已不分文武手
  6. ^ 天地同又称天地筒,天筒为右手的铁丝操作杆;而地筒为是左手控制的木杆
  7. ^ 祭祀八仙之一吕洞宾
  8. ^ 吕诉上,《台湾电影戏剧史》,银华出版社,1961年,412页
  9. ^ 刘还月,《风华绝代掌中艺:台湾的布袋戏》,台原出版,1993年,21页
  10. ^ 傀儡戏戏曲引申过来的傀儡调
  11. ^ 北派擅长武戏且唱的是北调:如汉调、昆腔、京调等,表演上采用的是京戏做派。
  12. ^ 另外台湾的布袋戏流派,还可用“人物系统”为区分,根据此分类法,又可将台湾布袋戏大致分为阁派园派两大派门,黄海岱是园派代表,他所创立的“五洲园”直系子弟发展出布袋戏界当红的霹雳布袋戏。而由“西螺新兴阁”开始的阁派的传承与园派齐名,台湾岛上许多布袋戏班都是阁派训练出来的弟子,知名的有林边乡郑来发。
  13. ^ 民间戏曲. 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政府.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01). 
  14. ^ 林聪生. 《福州傳統習俗》. 福州: 福建美术出版社. 2020.1. ISBN 978-7-5393-4057-9 (中文(中国大陆)). 
  15. ^ “梨园”一词来自《唐书》:“唐明皇选坐部伎子弟三百人,教习于梨园,称梨园子弟”。泉州的古老剧种梨园戏沿袭“梨园”之名,并成为独有的剧种名称。而泉州布袋戏就其地缘也受其梨园戏影响,也因其典雅与细致,让泉州布袋戏得以影响漳州、台湾布袋戏。
  16. ^ 笼底戏,是指存放于戏箱箱底,代代相传的老戏码。
  17. ^ 《泉州布袋戏》,林柳新纪念偶戏博物馆官方网站,国立台湾艺术大学 Archive.is存档,存档日期2012-07-01
  18. ^ 合并国民政府时代之“漳州布袋木偶剧院”与“漳州艺校木偶科”,也就是今天漳州木偶剧团的前身。
  19. ^ 李承阳. 虛淵玄台日對談黃亮勛 把布袋戲當成特攝片. 中时新闻网. 2023-04-01 [2024-10-17] (中文(台湾)). 
  20. ^ Potehi puppets bring celebratory moo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jakartapostimages. 30-05-2016
  21. ^ In praise of puppet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jakartapost. 30-05-2016
  22. ^ (印尼文)Seni Wayang Potehi Berpusat di Gudo (Center of Wayang Potehi in Gudo)[永久失效链接], travel.kompas.com. 30-05-2016
[19] 李靜芳,《黃海岱107歲 生日訂為布袋戲節》,自田時報,2006-12-29
[20]于志旭,《布袋戲大師黃海岱公祭 驚動萬教》,2007/3/11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6-03-03.

参考资料

(按照作者姓氏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 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0,布袋戏专辑。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
  • 陈慧书,2004,霹雳布袋戏中女性形象之演变(1986~2002)。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
  • 陈龙廷,1991,黄俊雄电视布袋戏研究。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
  • 陈木杉,2000,云林县布袋戏投展史暨布袋戏宗师黄海岱传奇。ISBN 957-15-1009-2。台湾学生书局出版
  • 傅建益,1993,当前台湾野台布袋戏之研究。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
  • 洪淑珍,2004,台湾布袋戏偶雕刻之研究:以彰化“巧成真”为考察对象。国立台北大学民俗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
  • 教育部,1995,布袋戏:李天禄艺师口述剧本集(10册),国立艺术学院传统艺术研究中心策划编辑。台北:教育部。
  • 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策划,1996,布袋戏:布袋戏图录,国立艺术学院传统艺术研究中心执行编辑。台北:教育部。
  • 林盟杰,2004,文化变迁下的布袋戏玩具变貌。中原大学商业设计研究所硕士论文。
  • 林文懿,2001,时空递嬗中的布袋戏文化。辅仁大学大众传播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 吕理政,1991,布袋戏笔记,张炎宪主编。台北:台湾风物杂志社。
  • 洪盟凯,2002,从史艳文到素还真:霹雳布袋戏之文化变貌。辅仁大学大众传播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 苏世德,2001,台湾专业布袋戏偶雕刻。国立成功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
  • 奚淞、王秋香编辑,1976,布袋戏特辑。台北:雄狮美术月刊社。
  • 曾郁雯撰录,1991,戏梦人生:李天禄回忆录,李天禄口述。台北:远流出版社|远流。
  • 詹惠登,1979,古典布袋戏演出形式之研究。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
  • 张溪南,2002,黄海岱及其布袋戏剧本研究。国立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论文。
  • 张雅惠,2000,潮调布袋戏《金簪记》音乐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研究所硕士论文。
  • 谢德锡,台湾小百科 ISBN 957-0302-15-1稻田出版社出版
  • 谢德锡编,1990,戏说布袋 掌中乾坤 ISBN 957-02-7383-6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出版。

外部链接

[国立传统艺术中心:布袋戏主题知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