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专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专制是一个中国史学与政治学术语,最早始于清末的梁启超,他由日本引进这个译语。这个名词是意译,可以对应到几个欧洲单字[1],包括:

这个名称随后在中国流行,通常用来描述古代中国传统君主政治的型态,即君主专制,高度中央集权,政治权力集中于君主一人,以独裁政体方式统治,政治完全取决于君主意志的独断独行[2][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这个名词又常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称为“封建君主专制”,自己则为“无产阶级专政”。但对于中国古代是否是君主专制,因为对君主专制的定义不同,在学者间仍有争论。

历史

专制这个用语在中国古代已经存在,但是通常是作为动词,控制或决定之意,未形成专门名词。专制两字连用时,主要使用在形容臣下侵夺国君权力,君主专制这个用法,在中国古代尚未出现[4][5][6][7]

1899年4月20日,梁启超在《清议报》上发表译作《各国宪法异同论》,引用何礼之的译法,提出专制政体一词。同时将monarchies译为“立宪君主”,而despot译为“专制君主”[8]。同年12月13日,梁启超在《清议报》发表〈孟德斯鸠之学说〉,将何礼之日译本中的三大类别,译为专制政体(despotisms)、立君政体(monarchies)与共和政体(democratic republics)。1901年,梁启超发表〈立宪法议〉,称专制政体为君主有无限权力的政体。[9]。1902年《译书汇编》第1卷第1期,开始译出何礼之万法精理》。其中将专制政治(despotisms)定义为,君主一人有无限权威[10]。专制、专制君主、君权专制或君主专制这些术语开始在中国流行[11],但是跟日本情况相同,也不一定会把这些名词是对应到英语:absolute monarchy或英语:despotism区分出来[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习惯用法上,受日本及民国初年译法影响,君主专制与绝对君主制类似,可以混用,例如在翻译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时,常将英语:absolute monarchy译为君主专制、专制君主制,而将英语:despotism译为专制、专制主义[13]

现代研究

传统中国是否是君主专制,现代学者有许多见解。一般皆认同这个看法,著名的反对者为钱穆[14]。钱穆认为,将中国传统政治划为君主专制,是近代欧洲人的观点,但实际上有待商榷。钱穆在北京大学教学时,首次提出这个见解[15]。其弟子余英时认为,若以政权的最终性与绝对性这二个标准来看,中国至明朝、清朝时发展为绝对君主制,才能被称为君主专制。

注释

  1. ^ 萧公权《宪政与民主》〈中国君主政体的实质〉:“专制这个名称,不见于中国的旧书。考其来源,乃由海通以后,由西文Absolute, Autocratic或Depospoit Government一名意译而成。且以中国二千年中一贯地采用了君主政体,所以清末政论家所用专制一词,实际上是指君主专制政体(在英文为Absolute Monarchy或Monarchy)。Monarchy原于希腊文Monachia,意指一人专政,Autocracy原于希腊文Autos Kratos意指自己力量。Absolute原于拉丁文Absolvere(P. P. absolutus)意指解放,Despotic源于希腊文Despotesy意指君长。综括起来,君主专制文字上的意义是:一个执政者完全凭仗自己权势去统治国家,绝对不受外力束缚的政体。 ”
  2. ^ 《东中大辞典》〈君主专制〉:“君主总揽国务,一切大小政事,均由其独断独行,恣意处理者是也。”,1908年出版。此辞典由日文辞典翻译而来,相当于英语:despotism
  3. ^ 《辞源》〈专制〉:“政令之权,全出于一国之君者,曰专制,参看专制政体条。”〈专制政体〉:“国家之元首有无限权力,可以独断独行者,谓之专制政体,为立宪政治之对。”1915年出版。
  4. ^ 《左传》〈昭公十九年〉:“若寡君之二三臣,其即世者,晋大夫而专制其位,是晋之县鄙也,何国之为。”
  5. ^ 《韩非子》〈亡征〉:“种类不寿,主数即世,婴儿为君,大臣专制,树羁旅以为党,数割地以待交者,可亡也。”
  6. ^ 史记》〈穰侯列传〉:“昭王于是用范睢。范睢言,宣太后专制,穰侯擅权于诸侯,泾阳君、高陵君之属太侈,富于王室。于是秦昭王悟,乃免相国。”
  7. ^ 崔向东. 王权与社会: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 崇文书局. 2005 [25 January 2014]. ISBN 978-7-5403-0939-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1) (中文(中国大陆)). “在先秦文献中"专制"连用者凡十二见,《左传》、《国语》、《商君书》各一,《晏子春秋》、《 管子》各二,《韩非子》五。 ”“作"独断专行"解释的"专制"最为常见,与单独使用的"专"词义相同,用例见上文。作"控制 掌管"的"专制"是一个中性词,在此仅举两例,后文再作详细分析。如《左传,昭公十九年》: "晋大夫而专制其位" ;《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 "昆莫年老国分,不能专制"。”“对于人臣的"背法专制" ,应当具体分析,不应一概而论。判断"人臣专制" ^法还是违法, 在封建正统史家看来,其标准在于是否符合君主的需要,是否触犯了君主的利益。南宋 人林栗所说切中要旨,所谓臣下的"专制之罪" ,就是不"顺君" , "履非其地,居非其位"” 
  8. ^ 《各国宪法异同论》:“故苟凡属国家之大典,无论其为专制政体(旧译为君主之国),为立宪政体(旧译为君官共主之国),为共和政体(旧译为民主之国),似皆可称为宪法。”“政体之种类,昔人虽分为多种,然按之今日之各国,实不外君主国与共和国之二大类而已。其中于君主国之内又分为专制君主、立宪君主之二小类。”
  9. ^ 梁启超〈立宪法议〉:“世界之政有二种:一曰有宪法之政(亦名立宪之政),二曰无宪法之政(亦名专制之政)。采一定之政治以治国民谓之政体。世界之政体有三种:一曰君主专制政体,二曰君主立宪政体,三曰民主立宪政体。今日全地球号称强国者十数,除俄罗斯为君主专制政体,美利坚、法兰西为民主立宪政体外,自馀各国则皆君主立宪政体也。君主立宪者,政体之最良者也。”“立宪政体,亦名为有限权之政体;专制政体,亦名为无限权之政体。”
  10. ^ 万法精理》:“专制政治之所以为专制者,君主以一人而有无限之君权,又以行此君权之权力,举而再委诸一人。其人居至尊之地,其外皆仆妾也。彼其意一若万事唯我一身,一身之外,无复有他人者,则虽欲不骄盈矜夸,不涂聪塞明,不可得也。故专制君主,怠于政务而不顾,亦出于必然之势。”
  11. ^ 孙文《孙文全书》〈民权主义〉:“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
  12. ^ 侯旭东:中国古代专制主义说的知识考古. [2014-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4). 
  13. ^ 举例来说,《共产党宣言》:“在这个阶段上,无产者不是同自己的敌人作斗争,而是同自己的敌人的敌人作斗争,即同专制君主制的残余、地主、非工业资产阶级和小资产者作斗争。”这边的专制君主制,译自英语:absolute monarchy
  14. ^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只可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 却绝不能说是君主专制。”
  15. ^ 严耕望《钱穆宾四先生与我》:“次年先生选修课,改为中国政治制度史。但历史系负责人,以为今已民主时代,此前中国君主专制,不必再讲,是以历史系学生无一人选课。但法学院院长周炳霖先生以为政治系学生只知西洋政治,不知中国政治,遂有政治系全班学生选听此课。稍后历史系学生多来旁听,乃知中国专制君主政治,亦有可讨论者。其后刊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即此课程讲义之简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