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舰 |
---|
|
舰种 | 运输舰 |
---|
拥有国 | 中华民国 |
---|
制造厂 | 德国霍华德造船厂 |
---|
下水 | 1903年 |
---|
结局 | 1942年12月17日 于长江三峡附近被击沉 |
---|
|
标准排水量 | 771吨/1,900吨(标准/满载) |
---|
全长 | 66.69米 |
---|
全宽 | 10米 |
---|
吃水 | 最大吃水5.79米 |
---|
动力 | 1座三涨式立式蒸汽机、 4座火管锅炉、单轴推进 |
---|
功率 | 650马力 |
---|
最高速度 | 9节(最大) |
---|
乘员 | 军官13人、士官兵63人 |
---|
舰载机 | 江鹭、江凫、江雕 (均为临时) |
---|
定安舰(韦氏拼音:Ting An)(1903-1942),1903年建成于德国霍华德造船厂,原为德国捷成洋行商船成功号。在一战期间改名华壬舰。1924年改名定安,是为中华民国海军所属运输舰。1930年曾做为水上飞机母舰使用,但很快就恢复运输舰一职。1942年沉没于长江三峡。
舰历
成功号
华壬舰
- 1917年3月14日,北洋政府正式对德、奥两国宣战。中国海军随即没收了德、奥两国在华舰船10余艘,其中包括本舰,并改名为“华壬”。在整编时,将华壬舰和华癸舰(克安号)分配到同一级,是为华壬级。海军曾设立了一个租船监督处,进行营运。由于经营不善,后被撤销。
定安舰
- 1924年,租约到期后被中国海军收回,编入第一舰队成为运输舰,更名为定安。
- 1930年福建军阀卢兴邦叛乱,该舰被改造成水上飞机母舰,搭载国产水上飞机“江鹭”、“江凫”、“江雕”号前往协助平乱。就其在传言中的舰体形象,应该是使用吊臂,将飞机置于水上起飞,而非使用飞行甲板[1]。叛乱平定后,该舰解除水上飞机母舰任务,继续充当运输舰使用。
八年抗战
-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该舰随海军西撤。
- 1939年江阴海战期间,定安舰所属的中华民国海军第一舰队与日本海军激战。9月25日上午,日军战机16架猛扑逸仙舰,然而逸仙舰弹药消耗殆尽,反击能力减弱,最后舰身倾斜,搁滩下沈。海军第一舰队司令陈季良率司令部人员迁驻于定安舰上,继续坚持战斗。至此,第一舰队各主力舰均被击沉。逸仙号最后被日军打捞起来,成为俘虏,战后才归还。此次战役让中国海军损失极大,定安舰能逃出生天,属于是不容易[2][3]。
- 1942年12月17日定安舰在长江三峡附近遭日机空袭而沉没。
舰上服役军官
参考资料
- ^ 子野观史. “辽宁”前传——中国水上飞机母舰小史. 腾讯网. [2023-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2).
- ^ 马骏杰. 2004. 血战江阴:抗战中的中国海军阻遏了日军沿江而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人民网
- ^ 中国军舰博物馆 逸仙
- ^ 上海海事大学校史馆. 2015. 历任校长(九):刘永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上海海事大学校史馆
- ^ 安荣光、安宗愈. 民国十一年(1922). 胶山安黄氏宗谱.
|
---|
模板内所列舰只,皆以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仍在中国海军服役的舰只和抗日战争胜利或之前在中国海军服役的舰只为准。 1931年9月18日至1937年7月6日因各种原因损失的中国海军的舰只,恕不列入模板内。 |
水上飞机母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国产舰只
- B: 英制舰只
- C: 德制舰只
- D: 日制舰只
- E: 港制舰只
- F: 法制舰只
- G: 俄制舰只
- H: 奥匈制舰只
- I: 意制舰只
- O: 委托订造
- P: 购入
- Q: 俘获
- R: 赠送
- S: 幸存至抗战胜利
注1: 此舰原是“决川”号炮舰,约1927年至1929年间改装成水上飞机母舰,并改名为“威胜”
- 注2: 此舰原是“浚蜀”号炮舰,约1927年至1929年间改装成水上飞机母舰,并改名为“德胜”
- 注3: 此舰原是德国商船“马尼拉”号,1921年被政记轮船公司购入,改名为“祥利”。1923年6月被奉军转购,改名为“镇海”,并改装成炮舰。1926年前后改装成水上飞机母舰
- 注4: 此舰原名为“伏波”,民国初年改名为“建康”
- 注5: 此舰原名为“飞云”,民国初年改名为“同安”
- 注6: 此舰原是“建威”号鱼雷炮舰,1930年至1931年间改建成炮舰,并改名为“自强”,此舰武装在改建后有所改变,尤其是舰上的鱼雷发射管在改建后拆除
- 注7: 此舰原是“建安”号鱼雷炮舰,1930年至1931年间改建成炮舰,并改名为“大同”,此舰武装在改建后有所改变,尤其是舰上的鱼雷发射管在改建后拆除
- 注8: 此舰原名为“永丰”,1925年3月12日改名为“中山”,以纪念逝世的孙中山
- 注9: 此舰原名为“舞凤”,1926年改名为“武丰”
- 注10: 此舰原名为“江清”,民国成立后改名为“江汉”
- 注11: 此舰原定名为“新壁”,此舰建成之时清朝已灭亡,此舰后续的款项都由新成立的民国政府支付,定名也改为“江犀”
- 注12: 此舰原定名为“新珍”,此舰建成之时清朝已灭亡,此舰后续的款项都由新成立的民国政府支付,定名也改为“江鲲”
- 注13: 此舰原是法国海军掦子江舰队的炮舰“柏年”号,1944年赠送予中国海军,并改名为“法库”
- 注14: 此舰原是美国海军掦子江巡逻队的炮舰“图图伊拉”号,其在中国江南造船厂订造,1942年赠送予中国海军,并改名为“美原”
- 注15: 此舰原是英国海军掦子江舰队的炮舰“塘鹅”号,1942年赠送予中国海军,并改名为“英山”
- 注16: 此舰原是英国海军掦子江舰队的炮舰“隼”号,1942年赠送予中国海军,并改名为“英德”
- 注17: 此舰原是英国海军掦子江舰队的炮舰“鹬”号,1942年赠送予中国海军,并改名为“英豪”
- 注18: 此舰原是苏联在远东地区的破冰船,1924年被奉军俘获,改装成炮舰,并改名为“定海”
- 注19: 此舰原是英国海军荆棘级炮舰某艘,其在退役后,中国海军在1928年购入此舰,并改名为“海虎”
- 注20: 此舰原是英国海军南芥级扫雷舰“钓锺柳”号,1920年退役后用作商船,改名为“莱娜”。中国海军在1935年购入此舰,并改名为“海周”
- 注21: 此艇原是商用拖船“萍筹”号,1927年宁汉战争期间被唐生智的部队用作炮艇,后被南京国民政府俘获后改名为“勇胜”。1929年用作巡防艇。1937年再度用作炮艇
- 注22: 此艇原是商用拖船,1927年宁汉战争期间被唐生智的部队用作炮艇,后被南京国民政府俘获后改名为“顺胜”。1929年用作巡防艇。1937年再度用作炮艇
- 注23: 此艇原是商用拖船,可能名叫“萍强”号,1927年宁汉战争期间被唐生智的部队用作炮艇,后被南京国民政府俘获后改名为“义胜”。1929年用作巡防艇。1937年再度用作炮艇
- 注24: 此艇原是商用拖船“萍丰”号,1927年宁汉战争期间被唐生智的部队用作炮艇,后被南京国民政府俘获后改名为“正胜”。1930年用作巡防艇,并改名为“仁胜”。1938年再度用作炮艇
- 注25: 此舰原是德国商船“成功”号,1917年3月14日被中国海军接管,改名为“华壬”。1924年编入第一舰队,用作运输舰,并改名为“定安”
- 注26: 此舰原是德国商船“海伦”号,1917年3月14日被中国海军接管,改名为“华癸”。1924年编入第一舰队,用作运输舰,并改名为“克安”
- 注27: 此舰原是奥匈帝国商船“波希米亚”号,1917年3月14日被中国海军接管,改名为“华丙”。经过多次使用权转换后,1924年编入第一舰队,用作运输舰,并改名为“普安”
- 注28: 此舰原是英国客货船,1936年被中国海军购入,改装成运输舰
- 注29: 此舰初建造时舰种原拟定为军民两用巡洋舰,舰名原拟定为“建靖”。甲午战争后,舰种变更为练习舰,并改名为“通济”
- 注30: 此舰原是奥匈帝国商船“西里西亚”号,1917年3月14日被中国海军接管,改名为“华乙”。
经过多次使用权转换后,1924年编入第一舰队,用作运输舰,并改名为“华安”。1934年12月后,用作练习舰,并改名为“自由中国”
- 注31: 此舰原是“楚材”轮船,民国时期编入唐生智的部队,后被南京国民政府俘获后,用作测量舰,并改名为“武胜”
- 注32: 此舰原为英国某富商订制的私人游艇“洛蕾娜”号,1910年前后被美国某富商转购,并将其改名为“亚特兰大”。1924年7月被中国海军购入,改名为“瑞旭”,同年10月改名为“甘露”
- 注33: 此舰原是“联鲸”号炮舰,1930年11月后,用作测量舰,并改名为“皦日”
- 注34: 此舰原是商用拖船“萍富”号,1927年宁汉战争期间被唐生智的部队用作炮艇,后被南京国民政府俘获后改名为“公胜”。1930年10月将其改名为“青天”,用作测量舰
- 注35: 此艇原是商用拖船“萍通”号,1927年宁汉战争期间被唐生智的部队用作炮艇,并改名为“江通”。被南京国民政府俘获后,改名为“诚胜”。1929年用作巡防艇。1936年用作测量艇
- 注36: 此艇原是商用拖船,1927年宁汉战争期间被唐生智的部队用作炮艇,后被南京国民政府俘获后改名为“青天”,用作测量艇。
1930年10月改名为“公胜”,用作巡防艇。1936年再度用作测量艇
|